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成长 → 成语寓言 → 正文

有关金蝉脱壳的历史故事

更新:02-1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有哪些有关历史故事的歇后语]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阅读

金蝉脱壳的故事

1、楚平王受奸臣费无极谗言欲杀太子建时,先动手抄杀太傅伍奢全家,伍奢少子伍子胥逃脱,辗转经昭关逃往吴国。《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了伍子胥“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独身步走,几不得脱”的事情。《列国志》据此描述了伍子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昭关金蝉脱壳的计策。 楚平王在全楚国悬赏捉拿子胥,令各关隘渡口挂起子胥头像,对过往行人严加盘查,务使子胥勿逃邻国。昭关在临吴之界,对行人盘查极严,伍子胥到关口后急难通过,于是暂藏身于民间医师东皋公住所,他悲愤交加,急于过关而无计可施,一夜间愁白了头。不久,东皋公约来他的友人皇甫讷,一同商定了子胥过关的计策。皇甫讷长得身高眉广,与伍子胥仿佛相像,过关前他换上子胥平素衣饰,扮作子胥,而伍子胥以药汤洗脸,变换面色,穿上仆人服装,扮作仆人模样。黄昏时分,主仆二人搭档往昭关走去。昭关守卒见皇甫讷与关前所挂子胥头像相似,又见其接受盘查时情绪慌张,怀疑即是伍子胥,急忙人报守将边越,边越在关楼上一望,亦认作子胥,遂下令捉拿。守卒不顾皇甫讷的求饶,将其抓入关上。关隘前后的守卒百姓听说国家要犯伍子胥被抓,踊跃前来观看,伍子胥则乘关门大开之际,杂于人群中溜出了关卡。皇甫讷被捉上关后受到严刑逼供,他一口咬定:“吾乃龙门山下隐士皇甫讷,欲与友人东皋公出关东游。”边越过去见过子胥一面,他仔细辨认,觉得有些不像。正疑惑间,人报东皋公入见,东皋公常被边越请来关上看病,他坐下后对边越说:“吾欲出关东游,闻将军捉得亡臣伍子胥,特来称贺!”闻听边越说囚犯不肯承认,东皋公又说:“吾与子胥亦有一面,请借此人与吾辨之,便知虚实。”边越让守卒带来囚犯。皇甫讷一见东皋公,即埋怨说:“公相期出关,何不早至,累我受辱!”东皋公亦向边越解释误会,并拿出过关文牒证明之。边越很为尴尬,他亲释皇甫讷之缚,设酒道歉,送走了两人,其后又令将士守关如故。东皋公是以金蝉脱壳计使伍子胥逃出昭关的。金蝉,即俗称“知了”的一种昆虫,它的一个生长特点是,在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金蝉脱壳计是指人们在某种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隐蔽的脱身策略,它是以分身之术制造假象,佯示存形留身,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真身却暗中脱走。 东皋公为伍子胥安排的金蝉脱壳计,乃是利用皇甫讷体型上与子胥的大略相似,对其巧作打扮,为伍子胥造出一个分身的“替身”。两人结伴过关时,充当替身的皇甫讷利用体型、服饰和情绪等各种特点向守关人制造假象,诱导他们产生辨认错觉。及守关将士认假为真,抓住了替身后,他们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了替身身上,伍子胥真身则乘机走脱。

2、公孙阅托媒人到钟离家说情,钟离秋的姐姐钟离春为使妹妹忘记疯子孙膑,收下聘礼,未曾想钟离秋痴心不改,并与姐姐大闹一场。 钟离春是个剑术高超的烈女,她为了断绝妹妹的恋情,欲杀孙膑。孙膑面对死亡,仰天长叹,叹自己空有世上无双的《孙子兵法》,却无用武之机,辜负了祖先和老师的厚望。钟离春方知孙膑是装疯。 钟离春只身来到孙膑的家乡齐国国都,遇到了齐国将军田忌,将孙膑的遭遇告诉了田忌,请田忌设法解救孙膑。田忌不信孙膑其才,田忌的门客禽滑说他到魏国一试孙膑,然后见机行事。 禽滑来到魏国,在钟离春的安排下与孙膑见面。一番交谈,禽滑与孙膑相见恨晚。禽滑用孙膑之计,让自己的仆从装扮成蓬头垢面的孙膑醉卧猪栏,孙膑乘机躲入禽滑的马车逃离魏国。

3、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摸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4、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对,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知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13_41631.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退避三舍 洛阳纸贵 草木皆兵 按图索骥 后来居上 邯郸学步 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 望梅止渴 探骊得珠 望洋兴叹 掩耳盗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请君入瓮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唇亡齿寒...

帮忙找一些有关历史的成语故事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故事 300字以上势如破竹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统一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

有关善于承认错误善于道歉的历史故事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上大夫蔺相如,还有一个英勇善战的大将军廉颇。有一年,秦王邀请赵王到渑池相会。酒宴上,秦王请赵王弹瑟。赵王弹了一曲。 作陪的蔺相如心想...

有关放下利益的历史故事有关放下利益的历史故事《放下就是快乐》一书,收集了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则则故事,每则小故事中,蕴藏着丰富感人的人生智慧,都演绎着一个不变的生命真理.读了后,感到有智慧闪现之...

汉字的发展历史及有关故事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有关比学赶超的历史故事南北朝时,李谧拜孔璠为师,过了几年,他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对此很是高兴。有时,孔璠有了疑难问题还向李谧请教,而李谧对老师的请教则觉得很不好意思。孔璠很诚恳地对他说...

与水有关的故事与人有关老子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魏征引荀子的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西门豹将巫婆投入河水的故事 曹植的"洛神赋"描述洛水之神 共工与祝融撞倒不周山致使天河崩塌,然...

我国古代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