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绘画 → 节日画 → 正文

元宵节赏灯习俗

更新:02-28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春节元宵节手抄报元宵节的习俗]...+阅读

关于元宵赏灯的来历

汉武帝时,有个足智多谋、诙谐滑稽的东方朔,武帝十分信任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53931他。宫门森严,他却可以随便出入,以随时取悦皇上。他外表随便,内心善良,常为宫中彩女向武帝求情。

这年腊月,一连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去御花园给武帝折几枝梅花,忽见一个宫女哭着向玩月池中跳去,慌忙上前拉住。细细一问,她叫元宵,家住长安城外山上,家里还有父母、妹妹,进宫之后再没见过他们。每逢佳节倍思亲,近几日风雪交加,愁闷不堪,想与家人见见面,又怕武帝不允。思来想去,还不如一死了之,黄泉之下再与父母相会。

东方朔安慰了她一番,答应设法让她与家人团聚。他出皇宫,离长安,到元宵家里如此这般地安排了一下,然后就回到长安,在大街上卖起卦来。人们久仰东方朔的大名,争着前来求签问卜,得到的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语。众人大惊,纷纷求教解脱的方法。东方朔郑重地说:“正月十三日,火神君会来长安察看地形,你们可到城西北十里的大路口等候。天到未时(约下午一时到三时),会过来一个骑红色毛驴的红衣姑娘,她就是奉旨焚烧长安的火神君。你们前去拦路哭求,或许有救。”

人们听了,互相串联,相约多邀一些人,去十里铺大道口等候。正月十三未时,果见从西北方向过来一个骑着红色毛驴的红衣女子,众人连忙上前苦苦哀求。姑娘道:“我是领旨火烧长安的,玉帝到时候要亲自站在南天门察看的。你们既然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皇上想想办法。”

人们拿了火神君赐给的红贴,回到长安跪在午门前,要把贴子献给皇上。汉武帝接过侍卫们传进来的红贴,见上面写着四句偈语:“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武帝看了吓得魂飞魄散,忙请东方朔商量应付的办法。东方朔禀道:“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里的元宵做得一手好汤圆,火神君也会知道的。皇上可在十五晚上,让元宵做汤圆祭献天神,再传谕全城百姓家家做汤圆,一齐敬奉驾临长安上空的火神君,想来她会心软下来不再放火的。同时,您再下旨让京城臣民一齐动手做花灯,于十五、十六晚上在大街小巷、内屋外院一齐挂上红灯,从天上看起来就好像满城大火,这样,便能骗过在南天门察看的玉帝。此外,再令城外臣民届时进城观灯,皇上与皇后、妃子、宫女,分散在人群中去街上赏灯,驱灾解难。”

武帝大喜,依言而行。正月十五,太阳刚向西天斜挂下去,人们已纷纷张灯结彩准备起来。武帝带了皇后、妃子,皆穿便服,在几个也穿着便服的亲近大臣和侍卫的保护下,混在人群中去街上观灯。宫女、太监们也三三两两上街而去。华灯初上,万灯争辉,各种火伞、火马、转子莲、花筒、炮打四门、火龙摆尾等花灯呈奇争彩,颇为壮观。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也来长安观灯,当她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忙叫姐姐的名字。元宵早在这里等候,见父母妹妹果然赶来,忙扑到母亲身上。亲上团聚,互叙衷肠。

十五夜平安过去了,十六夜也平安过去了,元宵与亲人团聚了两个晚上,心情十分欣慰。由于东方朔的努力,以后每到正月十五,人们就过灯节,并逐渐流传到各地。这一节日因元宵而起,故称“元宵节”。又因元宵节要吃汤圆,汤圆以元宵做得最好,所以也称“元宵”。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60左右

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

元宵节为什么要赏灯

元宵赏灯相传始于东汉明帝刘庄笃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点灯敬佛的仪式,于是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点灯敬佛。此后这种佛教礼仪逐渐演变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元宵佳节,除了吃元宵,还要赏灯猜谜,方不负这一个喜气洋洋的传统节日。在古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前挂上喜气洋洋的灯笼,闹街之上,各商家店铺更是会搭上各种争奇斗艳的灯笼,然后,在元宵月圆之夜,万家灯火点亮,又人人手持花灯游街,锦簇灯海,便如潮水般涌入眼中,当真是美轮美奂,宛若仙境。时至今日,赏花灯的习俗依然没有落下,很多城市会在元宵之夜,在城市商业中心、广场等地方布置上美轮美奂的花灯,让市民赏花灯闹元宵。可是,这赏花灯的习俗如何而来,你知道吗?

起源一、燃灯表佛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起源二、道教“三元说”

在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即张天师在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并举行的“燃灯祭斗”仪式,这是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灯会。南朝时期,国都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这个习俗由此开始传承下来,至唐宋,元宵赏灯已经非常兴盛普遍了。 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时期,乃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的。而元宵燃灯的习俗则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这“三元”节日都是要举行各种求神赐福的祭祀活动的。而在正月十五这日,要燃灯祈求天官赐福,正是元宵燃灯的起源。

花灯的传说

自古代始,花灯即为节庆之物,火树银花、灯影重重、热闹赏灯的场面,不仅热闹,而且喜庆。关于元宵花灯,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猛兽经常肆虐人间,造成很多伤害,于是很多人组织起来对付这些猛兽,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安全。有一天,人们发现一只神鸟落入人间,一位这只神鸟也是来伤害他们的猛兽,便将它射死了。

没想到这只鸟的来历大不简单,乃是天帝心爱神鸟。天帝得知爱鸟死讯,震怒非常,下令天兵天将要在正月十五这日要到人间去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烧个干净。

天帝的女儿得知了这件事,于心不忍,便偷偷跑到人间,告诉人类这个消息,并给人们出来个主意,让所有人类在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这三天晚上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用以瞒天过海。人们纷纷按照天女的办法行事,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人间便万灯齐亮,灯海如潮。天帝从上面往下一看,人间是一片红光,响声震天,并且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于是便以为人间正在被大火燃烧,心中大快。而人类也借此逃过一劫,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财产。

后来,为了纪念这次成功,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燃放爆竹来庆祝这个节日。

元宵节赏灯是什么年代开始的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24_35369.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元宵节习俗有哪些元宵节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舞龙,舞狮子等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正月是农历的...

元宵节有哪些传统习俗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

元宵节习俗20字左右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

元宵节春节的由来习俗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

元宵节习俗有什么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1)吃元宵 一谈到元宵节,人们很快就会想到吃元宵。这是因为在我国很多地方,繁复 的元宵节俗已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了。元宵节吃汤圆,最早见于宋代周必大的 《平园续稿》,书中...

元宵节习俗要写手抄报一:猜灯谜我国的谜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频繁,为外交上的操胜券,往往要测试对方君臣的智能,方法之一就是说几句隐语,让对方猜,以猜中与否判...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不过吃元宵这件事情,就很少有例外了。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春节元宵节习俗和食俗春节元宵节习俗和食俗,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的各三个民俗每个习俗100字:元宵节习俗;吃元宵、赏花灯、猜谜面 春节习俗:压岁钱、拜年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