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绘画 → 儿童画 → 正文

中国工笔画的纸张和绢知识

更新:09-2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王其华讲解葡萄画法工笔葡萄画法]第三章工笔葡萄画法1.用笔:工笔葡萄的勾线,宜用细而长的勾线笔(传统用的衣纹、叶筋笔也可以)。画时用中锋,笔和宣纸成垂直角度,画出圆而有力、粗细自如的线条。用中锋一定要“挫...+阅读

国画所用的纸,主要的叫“宣纸”,是以安徽宣城命名的。实际上是出自安徽的泾县。宣纸从性质上分生熟两种,生宣纸是用作大写意和小写意国画的;熟宣纸是用作工笔画的。从面积上分为四尺、五尺、六尺,最大有丈二匹,至于丈六,则是特别的了,都是生宣。熟宣只有四尺、六尺两种。从质量上分,生宣纸粗、细、厚、薄等区别。由于其有粗细厚薄,其绘画的效果,也各有不同,作者在于积累经验、掌握性能。

生宣纸四、五、六尺都有单夹之分。夹宣有双夹和三层夹。其实夹宣作画的效果,一概不如单宣。即玉版、煮垂,看起来既细而厚,也只是写字为好。作画的效果嫌滞,似乎有半生半熟的状态。作起画来,不免有些板滞。一般地用作大、小写意花鸟画,以四、五、六尺特净类、棉料类、净皮类三种单宣均可。此外有一些草料纸均不可用。凡作工笔花鸟画,必须用熟宣。熟宣有蝉羽(又名蝉翼)、云母、簪花、清水书画、冰雪(又叫雨雪)等品种,我所爱用的是蝉翼、簪花、次清水书画。至于云母、冰雪,质地较差,不如自己使矾,以净皮单宣矾成使用(熟纸方法于第九讲内祥述)。

生宣纸的特征是:一着水色,便向四外渗化,控制不好,无法收拾。问题就在于利用其特性,能达到无穷奥妙的程序。如齐老的画虾,那样的透明感是任何熟宣纸所不能奏效的。我们用在生宣纸作大、小写意画时,一笔下去,马上向四外跑水,再压一笔下去,在第一笔向四外跑出的水纹上,就不再沾色了,这样便特别容易呈现我们国画的笔墨趣味。因此,不同的用笔、用墨、用色等等方面,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奥妙无穷的趣味,或厚重,或灵秀,或苍老古拙,或如腾云兴雾,是文字所难形容的。

熟宣纸的特性是不渗水,与生宣纸正相反,所以用画工笔为好。用为“勾线填彩”的工笔花鸟画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可说的。然而如用为“没骨”花鸟画时,以及小写意花鸟画,其特殊表现在充分用水时,水色干时,每一笔的边沿,都呈现一条很自然的细线,是专门着意勾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画绢,都是熟的。用法与熟宣纸一样,由于比熟宣纸有光泽,故效果特别好。凡爱画工笔花鸟画的都喜用之。不过所谓“千年陈丝不如草”,用绢不如用纸延年。

生宣纸,也可以画工笔花鸟。但必须于勾线之后,于轮廓内先用轻粉平涂,干后再画,或通幅用水湿一遍,干后再画,或用胶矾水,局部做成熟宣再画。熟宣、熟绢,也可画写意,惟效果与趣味不同。用熟纸与熟绢作画,我的方法是,把纸、绢用水糊在平滑的板上,画工笔,随心所欲,效果最好,惟须背染时,则等正面完全画好后,揭下来,再染背面。

此外,还有叫皮纸的,性质介于生熟之间,对于水色也溶化,容易控制,效果很好。惟嫌轻薄,不够浑厚。还有日本宣纸、高丽纸,都很好使。不过这种类纸,以作山水为好。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25_138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工笔人物创作始末原作:蓝鲸 嘉盟:绷画之前把画稿拷贝在画纸上,注意的是;线条也要分五色,头发深,毛衣灰,脸和白衣都是浅,线也要用这种基调。脸部内所有的线条不仅是浅的,而且留有飞白,所以水分一定要...

工笔花鸟鸟类画法袁牧诗画舫(: .yuanmuart.) A.鸟类的结构: 无论鸟类的种类有多大的差异,但其生长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在描绘鸟类 之前首先应该了解鸟类骨骼的结构和羽毛的生长规律,只有熟悉了它的...

工笔花鸟画法设色袁牧诗画舫(: .yuanmuart.) 工笔画具有造型严谨、形象生动、线条谨细、刻画深入、色墨晕泽、层次丰富的形式特征。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主要采用线条勾勒和色墨润染相结合的方法...

工笔画中国画色彩工笔国画色彩种类、色彩性质、色彩用法、色彩的对比作用,就我个人所知的,介绍如下: 工笔国画色彩的种类 分植物色、矿物色、动物色三种。(现有的所谓“化学色“,我不懂,无从谈到)...

工笔画墨的用法五大技巧中国画极其重视用墨,我们中华民族也极为善于用墨。古今不少人,单独用墨作画,或以墨为主。总之,中国画没有不用墨的。以墨为主,成为中国画的特点之一。而画油画和水彩中基本上没有...

工笔画渲染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 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

浅谈工笔画的笔墨和色彩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其精勾细染的艺术技法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其意象造型的表现手法,在艺术处理上精微而不失匠气,工致而富有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