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绘画 → 儿童画 → 正文

儿童画创作指导以“儿童为先”施海燕

更新:10-21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春节儿童画喜庆的日子]...+阅读

【摘要】儿童绘画的研究一直是美术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个性得到解放,画心中之画,表心中之情。通过对儿童画大量搜罗、对比、欣赏,我国各类儿童美术赛事往往带有很浓重的功利性,再对比国外 多元文化儿童美术教育 和我国 爱国主义教育 的传统理念下的儿童绘画有着截然不同的欣赏效果。我们的儿童为谁而画 ?我们究竟 以人为本 了吗?在课堂实践中,力求以 儿童为先 对现代儿童画特性和价值作系统全面的研究和认识

,为培养具有国际艺术气质 世界小公民 而努力。

【关键字】儿童绘画 儿童画 自由 个性 价值

儿童绘画的研究一直是美术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近来,在教育杂志上看到一位美国的儿童美术教育专家看到中国孩子的绘画作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看欧美国家的儿童画感觉很轻松,觉得画者是在自觉自愿的作画,而看到中国的儿童画感觉很精美、很专业,能看出中国孩子在作画时一定很辛苦、很累! 起初,这段话激起了我的质疑,但是纵观目前各种条线上要求的各类美术比赛,不是与学生实际年龄相差甚远的 反腐勤廉 主题,就是商家 推销广告式 的宣传画赛事,学生的绘画创作带着浓浓的功利性,创作思想多数是受各方面限制。平时通过对儿童画大量搜罗、对比、欣赏,国外 多元文化儿童美术教育 和我国 爱国主义教育 的传统理念下的儿童绘画有着截然不同的欣赏效果。由此引发对自己多年儿童美术教育工作的反思:学生为谁而画 ?作为教师,究竟 以人为本 了吗?在小学美术课堂中

,以儿童绘画应该 儿童为先 ,尊重 儿童纯真的天性 ,不贬低,不做作,让艺术自然地生发。

一、学校儿童画辅导现状分析:

社会的急躁和对美术教育的成见,滋长了人们的 实利主义 观念。

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在逐渐丧失,我们的下一代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已不满足于被动接受课本知识,他们个性鲜明,渴望自由、独立、公平。而事实上,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围绕完成自己的职责,在教材、教学方法等的选择只考虑教师怎样上好课,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教师只想改造、塑造学生,充当 园丁 角色,把学生当作 花朵 修修剪剪;把学生当作 泥巴 随意捏弄;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 容器 不断地灌输。

毕加索说,世界上只有一种人真正能画画,那就是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在绘画教学时我们要尊重和顺应儿童的天性, 在玩耍中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儿童都有绘画的潜能,因此,儿童不需要教他们怎么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画。千万不可培养孩子非人格化的习惯,也不可强求纠正坏习惯,而只需要培养人格化的习惯,不要贪多,不要过度细化,而是要全面依靠孩子,自己养成好习惯 因为,不能为了习惯而习惯,结果控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教育是一把好刀,会用的人是优质教育,不会用的人,是 凶器 。

二、现代儿童画特性和价值的再认识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绘画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孩子的画,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扇窗户。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 语言 ,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表现形式。线条、色彩、图形、人物、环境、布局

,显示着孩子的性格、气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当时的情绪特征等等。作为一个美术教师,我们一定要研究儿童绘画心理学,学会倾听这种 语言 。

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看,孩子画画大大致可以分成涂鸦期(抽象象征期)、象征期(又叫表象符号期)、主观感觉表现期和视觉写实期四个时期。我们小学阶段应该属于后面两个时期。

主观感觉期是孩子学习儿童画的黄金时期。这时期年龄小一点的孩子能够画其所想,稍大一点的画其所见。观察力进一步增强开始对细节的描绘。这一时期是儿童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儿童画创作最多的时期。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有明显的写实倾向。6岁后的孩子,就能把所见所闻的事情作为整体记下来,保存在记忆中。并能凭记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

而视觉写实期的孩子

,开始向写实方向转化,他们开始关心自己作品的好坏,否定过去自己画过的画,注重所描绘物体的逼真性,爱欣赏有立体感、有明暗变化丰富,色彩真实感强的作品。此时孩子的绘画和小时候很不同,开始进入到转型期,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开始注重客观世界的形态,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希望把一个物体画得更像那个物体。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阶段,一直到12岁之前。根据我的经验, 在这个时期仍然喜爱绘画的孩子,可以肯定地判断他具有绘画艺术的天赋,也就是神给了他这样的恩赐。

学期初,我在一年级新生中选拔美术尖子进行儿童线描画社团辅导,作品常常呈现出这样的现象:透明地表现遮挡关系;以鸟瞰、俯视的角度尽力画全场面;各个方向看到的形象表现在一张画中的多视点画法;参照邻近物体画;喜欢水平线分割画面等等。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引导儿童观察感受周围的事物,扩大知识面

,利用音乐、故事等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在感受、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自然地画出心中的线条故事。

近来,在杂志上看到有这样一个纽约最炙手可热的抽象派画家玛拉 奥尔姆斯蒂德,年仅4岁,在纽约一家画廊专门为她举办了画展,2000多人出席了画展开幕式。她已卖出24幅作品,收获近4万美元。玛拉画画时,喜欢使用颜色鲜艳的涂料,在大块的帆布上或涂,或溅,或擦,在不经意间就创作出引人瞩目的作品。 谈这个故事并不是 拜金 ,虽然这样的艺术天才在我们教的学生当中还未曾发现,但我们不难看出,在儿童身上艺术潜能可以是无限的,儿童画的价值非比寻常。从一个儿童美术教育者的角度看,它的价值体现在儿童画创造的过程中,儿童通过各种美术创作活动,开启了智力,发展了思维

,丰富了情感,锻炼了身心,陶冶了情操,认识了美的规律,学会辨别美与丑、善与恶,并能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实践、传播和延续。为儿童能成长为更加完备的人积淀底蕴,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千万不能低估儿童画的价值。

三、新时代儿童画指导措施

让儿童自由的绘画,让他们自由表现,自由探索,使他们在创造中得到自信。在儿童画指导中,我们务必做到以下改变:

1.提供儿童自由表达情感的舒适开放的创作环境

绘画是儿童表达情绪、情感和对事物的理解的一种方式。课堂上孩子通过各种画笔、画刷等多样的创作媒介的使用,对孩子的精细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帮助。同时还鼓励孩子通过语言进行表达,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在这个过程通过分享颜料、画具等学会分享、听从指令等,也是良好社交行为的开始。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

,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渲泄,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格。

美术作品注重想象,提倡自由表达和创新,因而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失败,不会产生挫折感,儿童的心情愉悦。在尝试操作或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在完成作品时,他们又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油然而生。每次美术尝试,对儿童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新的挑战中他们所体验、感受的那份快乐、自信、成功,为他们今后能够勇敢面对新问题、新环境作好了准备。我经常在每堂课创作结束后设计一个 小小画展 。让每个小朋友对创作过程和自己的想法进行分享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公众表达能力。

2.教会儿童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并且创造性地运用。

欣赏美国儿童的绘画作品时,发现他们使用的工具很多:蜡笔、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炭笔、马克笔等等,五花八门。在内容和形式之间老师总有一样让学生自由发挥。 如果内容和绘画语言都被同时老师控制的话,出来的效果必然是一堆雷同的作业。显然,综合的美术形式更趋向于国际化,而我国儿童画常常就是在表现手法上缺乏大胆创新,材料运用上更是单一陈旧。教学中,通过对艺术基本元素的学习,探索各种艺术创作媒介,学习各种艺术技法和技能,学习艺术大师和当代艺术家,欣赏各种艺术风格流派的艺术作品,以及学习世界各国的艺术形式,培养儿童早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力。

事实上中国美术教育制度也让老师学生被迫朝同一个标准前进,这是现实所迫。结果是进学校以前艺术被标准化

,学生被迫放弃自己的个性,进学校以后则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很痛苦地挣脱那些框框套套才能展示自己的个性。在此过程种, 也许天才就已经被这样的制度淘汰了。所以不能说中国人没有创造力,我们的孩子一样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力,只是在我们这样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的创造力被慢慢扼杀掉了,只有少数幸运的人可以摆脱这样的束缚。

3.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范画和示范

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是不会把成人化的想法硬塞给儿童的,也不会亮出一些 范作 让儿童们去 借鉴 或 复制 。因为这样一来,儿童的思维、灵感乃至个性都会囿于教师先入为主的 框定 和那些 范作 之中。现代教育中有一个观点: 不教而教 。 不教 ,就是不把成人的想法、模式、技法过早地灌输给儿童; 教

,就是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正确的引导去激励儿童依据自己的想法自信地去作画。

在高年级绘画教学中,临摹添加不乏应用。切记不让儿童死板地临摹范图,而是引导儿童借助范围,进行联想、加工、创造,在对临的基础上添加自己喜欢的内容或者表现方法、表现形式等。例如,指导六年级学生进行《添画人像》临摹添加时,可以指导学生搜集正面人像印刷照片或作品,画面剪去一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添加另一半,告诉学生可以从造型、色彩、表现方法上创新,当然也可以异想天开,学生非常乐意去创作,作业效果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天性:幽默搞怪的作品比比皆是,非常有趣,教师指导时引导学生要尊重人像,以美为宗旨,让创作尽显孩子们的个性与灵性。

4. 用 童眼去看 、用 童心去品味 儿童画

在评价儿童作品时,需要教师 蹲下来 看儿童的画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25_6352.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关于春节的儿童画我和朋友看烟花...

正确认识儿童画,注重创造力的培养陈鹤琴先生的 活教育 原则中认为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

让儿童的画像“儿童画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的像一个儿童。 这是毕加索的名言,大师更多是成人的理性世界,有了更多的阅历,但是心也有了更多的束缚,一般可以依靠技法和...

迎新年儿童画过年放烟花...

过春节的儿童画图片欢乐中国年...

春节为主题的儿童画新年大团圆...

美术技能学习——线描画、儿童画活动背景: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线描画、儿童画这两个画种对我们来说比较熟悉,我们日常接触得比较多,特别是儿童画,可以说是每周都在接触,老师们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学习这两种类型的...

过春节低年级儿童画春节舞龙师...

儿童画欢度春节图片大家一起舞龙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