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教学论文 → 正文

骆驼祥子哪些语言是活的

更新:12-23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骆驼祥子》语言千锤百炼,做到了凝练、准确生动、精当传神、一丝不苟,平中有奇,经得起咀嚼推敲。动词,是一种表示动作、行为或发展的词,是语言运用中最重要的词类,是“句眼”所在。它运用得好,能使人物“活起来”,使所描写的事物“动起来”。因此,托尔斯泰曾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必须首先找到能说明物体准确动作的准确动词”。(3)《骆驼祥子》的动词正是找到了这种“能说明物体准确动作的准确动词”。老舍先生用词十分准确贴切,耐人寻味思索。例如:在烈日下,拉车的小伙子们“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大灌一气。”用“奔”不用“走”;用“灌”不用“喝”,可见其渴之甚,思水之切。通过人物缺水之苦和得水之乐的敏捷动作,映衬出天气的酷热难耐。在烈日下,有的车夫中暑发病,“一头栽到地上,永不起来。”用“栽到地上”就比“倒在地上”更能说明发病之猝,进一步突出酷热之甚。这些动词都是日常口语中很普通的,但经过作家的锤炼,用在适当的情境之中,都有了艺术化的效果

在锤炼动词时,老舍先生还力求生动形象、传神。譬如:“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用“砸”这个动词,显得雨点特别大而有力量,要是用“落”、“掉”,甚至用“打”都比不上“砸”能表现天气的恶劣。在“四面八方全响、全乱、全迷糊”的水世界里,祥子“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只能“半死不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浇、裹、拽”这些动词形神兼备地描绘了祥子在水中的“挣命”。这里用来表示祥子在暴雨中受折磨,深刻描绘了他这种“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苦难生活。这些动词表达得很有张力,准确细腻地捕捉住人物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变化莫测情景的一瞬间,让人读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29_13454.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