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评语心得 → 正文

如何评价小学语文的朗读背诵能力

更新:01-0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摘要:阅读与背诵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教给学生科学的背诵方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背诵能力;习惯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的背诵要求是: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了识字教学和品读感悟教学,而忽视了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本达不到课标规定的背诵要求。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背诵优秀诗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背诵效率呢?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1.培养认真背诵的习惯。首先,表现在背诵的时候能够聚精会神,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背诵的诗文上,防止漫不经心、匆匆过目、不求甚解的背诵。这要求教师从低年级培养学生抵制外界干扰的能力,形成专心背诵的习惯。认真背诵的习惯越好,背诵的效果也越好。2.培养一边背一边想的习惯。“熟读精思,学而不思则罔。”学起于思是我国传统的阅读经验。背诵离不开动脑思考,没有思维的背诵,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背诵主要是靠思维接受文章的信息,思维是影响背诵效果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条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背诵时边背边琢磨或背后掩卷而思,慢慢地就会养成一边背诵一边想的习惯,这样背诵效果非常好。3.主动克服背诵困难的习惯。背诵过程是十分枯燥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为他们在背诵中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是属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方面的,有的属于知识方面的。这就需要学生不怕困难,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如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翻查工具书,不理解的问题向别人请教,解决背诵中的问题,在这种自觉的背诵活动中,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砺,背诵的信心得到增强,背诵的能力得到提高。4.培养课外背诵的习惯。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在课内凭借课文学会背诵。但是,课内背诵时间、数量都很有限,需要靠课外背诵来扩大背诵量,进一步提高背诵能力。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课外背诵为学生开辟了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巩固课内学习,培养背诵能力的广阔天地。然而,课外背诵不像课内那样,有规定的时间和内容,是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学生一旦养成课外背诵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

二、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1.利用绘画,快乐背诵。有些优秀诗文,意境很美,文章里包含着诗、情、画、意。在背诵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把课文内容用画笔描绘下来,虽然有的学生画技不是很好,但这样可以使背诵内容形象化,降低了背诵的难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背诵兴趣。2.情境表演,让学生体会背诵之乐。教师可以创造轻松、愉快的背诵环境,把学生从枯燥的背诵中解放出来,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背诵。有些诗文在背诵之前,不仅告诉学生要进行情境表演,还要评选表演明星。教师对背诵的内容再适当点拨,学生就能认真背诵,积极排练,然后进行课堂表演。利用这样的形式进行背诵,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背诵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表演中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巩固背诵内容。3.目标分层,让学生体会成功之乐。收获成功,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兴趣的动力。在背诵过程中,教师设立不同的背诵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比如优秀生,由于他们的基础好,思维反应敏捷,背诵也快,就应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而是要设立新的目标,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妨帮助他们定一个更为实际可行的目标,比如,长一点的文章可分几次背,每次背诵的错误不多于5个,并在他们达到目标时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对背诵产生兴趣,充满自信,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背诵。4.师生互背,调动学生的背诵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背诵能力的培养,启发于低年级,得益于高年级。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背诵时有畏难情绪,教师可以把背诵的诗文示范性地背给学生听,然后再要求学生背,在课堂上师生相互比一比,看谁能既有感情,又能准确流利地背诵下来,这样学生的背诵兴趣一下子提高了,而且会产生一种想要背诵的渴望,这种强烈的渴望之情一直延续下去,将终身受益。

三、指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1.利用联想法指导背诵。联想就是搭起一座记忆的桥梁,利用我们熟悉的事物去连接新的信息,并能节约时间并强化记忆效果的方法。在背诵的过程中,联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指导学生背诵三年级《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找出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联系点,然后让学生联想这些相关的知识点,对课文内容进行集中背诵,避免死记硬背,从而使课文内容记忆深刻。学会联想的方法,不但有助于背诵,而且有助于迅速回想起所背的内...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0_2621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