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评语心得 → 正文

《分数的意义》听课记录

更新:03-1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小学语文教师听课随感]3月15日,又一次前往实小听课。每次的外出学习,都会给我带来不小的收获,这次也不例外。上午听课两节,一节是龚老师的《三打白骨精》另外一节是范老师上的作文课《这里有个颠倒的...+阅读

学校里每年都举行教学比武,有一年抽到的是《分数的意义》,虽然只有半天时间准备,但我丝毫不担心,因为这一课是比较典型的课,网上参考教案与课件比比皆是,再者我已经听过师父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自认为已心中有数,再怎么着,依葫芦画瓢还是会的。所以那一个下午,我只是把听课记录稍作整理,做了一个简单不过的课件便草草了事。

第二天早上,踏上讲台之前,心中便开始忐忑,由于自己并没有认真钻研课本与教参,感觉思绪混乱,重点难点在哪儿都不知道,这一课到底想让学生掌握些什么,自己该教些什么,根本理不出一个头绪。后悔已晚,只得硬着头皮佯装信心十足喊了声 上课!

师:这个你们认识吗?(板书1/2)

由于课前没做丝毫的铺垫,而之前一直学的是前一单元《数的整除》,所以对于这个三年级时接触的分数,学生一时没反应过来,于是我急忙补充: 它是一个? 分数。 总算稀稀落落有了回应。成功的一半已经丢了,接下来的设计便越发显得单薄。

师指着2:2是?生:分母。

师:1是?生:分子。

师:中间的一横是?生:分数线

师切苹果:现在我把这个苹果平均切成2份,这一半就是这个苹果的?生:1/2。

师:那1/2表示什么呢?

生:把一个苹果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叫做1/2。

下面便有学生喊 平均分! 感谢前任老师所打下的扎实基础。

下面的内容更是让我无地自容,我让他们分四人小组用带来的材料把自

己想要说的分数摆出来或者折出来,并出示了活动顺序和要求。

由于对学生的基础估计错误,很多学生都不会摆,没有平均分,除此之外,学生的情绪也没调动起来,活动失去了积极性。我走了一圈,没找到合适的小组进行展示,所以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就悄然变成了全程 指导 ,然后就请这个学习小组到前面来,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

台上的学生机械地分析着:把一张纸平均分4份表示1份;1分米线段平均分5份表示4份;10个围棋子平均分2份表示1份;12根小棒平均分3份表示2份。台下的学生无精打采地听着,然后我根据板书作了个机械地小结:我们把一个实物(如一个苹果、一个饼)一个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一个计量单位(比如一分米、10米)都可以看作单位 1 ,同样我们刚才也把小棒棋子都看作了一个整体,这时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是?生:单位 1 。(板书)

对于难点 一个整体 的理解我就这样一语带过,便接着往下上了。因为自己心中没底,所以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一旦没回答到点上,我就生拉硬扯死活把答案拉回教案,一来二去,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我也教得头皮发麻,最后在下课铃声中狼狈收场。

后来教学比武时再一次抽到了《分数的意义》,既是不幸也是幸运。不幸的是一想到那汗颜的一幕,心中便有点发怵,但自己有机会亲手抹去心中的阴影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有了上一次教训,这一次不敢再掉以轻心,在半天的时间里,我从网上、书上查看了很多关于这课的资料,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我反复结合课本与教参来看,思路从一片混沌逐渐地清晰起来。

最后,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以及平常上课的习惯,我把筛选出来的教案整合成一份,再认真制作了一个课件才安下心来。第二天走上讲台,由于自信起码自己对这课已有了较全面的把握,所以从头到脚都感觉踏实。

师:认识吗?(师板书1/4)

吸取了上一年的教训,这次课前作好了铺垫,所以学生回答得很爽快,我

也很开心: 既然认识就响亮地跟老朋友打个招呼吧!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分数。(板书:课题)关于1/4你知道些什么?

省去了去年第一个环节的繁琐,直接进入正题我感觉好了很多,对于第二个环节

单位 1 的教学我也进行了重新设计。

师:那老师这儿有一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1/4吗?

(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

师:那请大家想一想,在表示1/4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平均分成了4份。(板书:平均分)

师: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1米平均分、有的是把12个五角星、8面旗帜平均分。

师:它们平均分的对象不同。先前提到的像一个苹果、一个西瓜我们称作一个实物,一个圆,我们把它叫做一个图形,(板书),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像12个五角星、8面旗帜等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个整体(板书)。

师:像这样的一个实物、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 1 。(板书:单位 1 )单位 1 可以指哪一些呢?

生:单位 1 可以指一个实物、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

师:一个计量单位除了1米还可以是哪些?

生:1千克,1小时等。

师:关于这个整体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生举例(如56个人组成一个整体,8个苹果组成一个整体等)。

通过先由实物提出概念,再由概念扩散到实物的反复练习,顺利突破了 一个整体 的教学,进而加深了学生对单位 1 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后记:这两堂课,让我深刻体验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虽然第一次上到一半时恨不得走人了,但主要原因是自己准备不充分,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战,我咎由自取了一回,不过无论上得好坏只要从中有点收获也就算值得了。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0_950.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反思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在朱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

《秋天的雨》一课听课反思《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

如何抓住听课、评课的关注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开展多种形式的听课、评课活动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传统的听评课制度多...

怎样记听课笔记导读:怎样记听课笔记? 听课前,要初步了解讲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特点:如文化程度,教龄年限,讲何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效果等等,有助于在听课过程中准确地抓住教师的教学特点,体会...

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例谈分数乘除应用题教学时经常通过画线段图或面积图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拓宽解题思路,能引导学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一: 绿化造林可降低噪音1/8,现在汽车发出80分贝的...

《军神》听课心得在这个桂花飘香的九月,我有幸参加了青岛市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感触颇深。今天,围绕胶州李绢老师执教的《军神》一课,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军神》这篇课文主要写刘...

听课,我收获《诚实与信任》听课心得今天,我有幸听了荆老师执教的《诚实与信任》一课,从中受益匪浅。整节课上,荆老师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彰显老师对教材理解得很到位,驾驭教材的能力很强,也显示出了一个青年教师的风采...

大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听课感想4月18日,听了平湖市第一幼儿园陈冬梅老师执教的大班语言活动《逃家小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逃家小兔》是一本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的绘本故事。故事中小兔总是不停地变...

语言活动《理发店》听课反思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能够依据画面的线索进行推理。 2.在阅读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有很多动物朋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二、 逐页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