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教育部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什么要求

更新:03-28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过程记录,综合实践活动正在超越传统的学习方式,它的评价体系也必须超越传统的***文化陈旧范式,逐步转向 关注学习 提升教学智慧;培养 反思的 、 主动构建 的学习方式,增益学生的...+阅读

要求:

1、多措并举确保开设到位。各地和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所需要的教师、场地设施、网络资源、经费投入等,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为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必要条件。要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激励、课程实施过程督查、师生安全保障等机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2、不断提高研修水平。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指导纲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防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教师培训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按照《指导纲要》精神,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管理和指导的机构及专业人员,推动建立校际间及学校与社会相关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实施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为重要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各学校要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强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 扩展资料: 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说明

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克服了以往封闭、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模式,改变了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状况,注重把学生在校内生活极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起来加以实施,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我校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的规定,今年秋季从三年级起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紧紧抓住机遇,统一思想,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一、理解内涵,转变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开学,我们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使每位老师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提升了教育理念。

1、目标定位。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定位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内容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它强调与社会发展、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重视体验和探究对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社区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及课题。因此,我们结合学校地域特色和学生年龄特征,把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当代科技教育等融为一体,本学期以“争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设了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在实施时,要求教师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内容加以融合。

3、实施形式。我校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小组合作活动、个人独立活动、全年级或全班集体活动。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4、活动评价。我们综合实践活动中突出了评价机制的改革,做到:强调过程、倡导多元、注重反思。我们认为,活动只是一个载体,更注重的是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而不一味地追求解决问题的结果。

二、有效组织,规范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新生之物”,它的实施,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因此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们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验小组,由分管教导、骨干教师组成。实验组的教师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鼓励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实践研究,探索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策略,提高指导水平。

三、尝试体验,升华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也深深地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是师生相互启迪和提升的过程,学生的内在潜力是巨大的,可挖掘的资源是无穷的。 在十月份,吴晓宏老师率先上了一节《公民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先行课。这节课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也让广大老师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结构。

1、体现了主体性,激发了学习动机。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对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有了更多个性发展的空间。通过活动,他们反映自己更注意关注周围的环境变化,对大自然的了解越来越多。

2、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交往能力。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了自我的潜能,树立了信心。尤其一些后进生,在活动中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自卑感也消失了。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彼此交流的机会多了,他们已能坦诚地面对各自的优缺点,同学间更团结友爱了。多数同学反映:能与别人合作是件愉快的事,自己能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可见,他们的交往能力提高了。

3、实验推动了教师素质的提高。许多教师能对照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有了重大转变。教师已明显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指导能力应不断提高。所以,教师间探讨协作、继续学习的氛围逐渐形成。 我们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还有许多课题又摆在我们面前,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解决。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

一 活动背景作为一门开放性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各学校可以立足于校园建设和周边社区环境等有利条件开展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在我校附近,有西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四维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油溪的各个小企业纷纷兴起;油溪直达重庆的国家三级公路开通已久,而江津长江大桥的建成,连通了油溪至江津、油溪至白沙的陆路;而油溪至朱杨、油溪至石门的公路即将通车,本地的交通十分便捷。于此,我校与油溪派出所搭成了警校共建单位,常开展一些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事实上,孩子们对于这南来北往的汽车也很有兴趣。实践活动兴趣是先导,我校周围的环境又给我们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和孩子们的讨论交流,我们确定了活动的大主题——汽车知多少。二 活动目标本主题活动建构于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好奇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而对于知识的了解本身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实践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勇于探究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同时,也为学生从多方面去认知和了解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契机。具体目标如下:情感态度方面1 通过自选主题展开实践研究,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2 能互相帮助,在和谐气氛中共同完成任务;3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和积极实践的态度。能力方法方面1 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2 采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和信息;3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知识技能方面1 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了解我们重庆汽车产业的基本状况和本地区交通情况,由此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我们城市的经济情况,从而更深入的认识我们的城市;2 了解汽车与交通安全的关系,进行安全教育;3 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一些采访和交往技巧。

三 实施过程与方法中的指导 “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指出“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师生关系是一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是引导者,是参与者,是协调者……”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做学生的指导者;做活动的参与者;做学生的咨询者;做学生的促进者。A 指导设立实践研究点,确立活动项目、方案,指导合作学习。(教师的指导提纲领)在确立了实践活动的大主题后,我们就应该指导学生找到一个“切合点”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而这个研究的“点”应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正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由于小学生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师需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帮助小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我决定向孩子们播放2005年北京车展的录象,琳琅满目的各种展车缤纷呈现,将会使学生兴奋不已、跃跃欲试。

时机已经成熟,我便将这兴趣转化为研究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学生已经产生了想去收集、了解汽车的欲望。但他们只想到去收集汽车图片、汽车模型、汽车标志等。我又抛出问题“汽车对于我们有没有不利的影响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师生就针对这些问题的可操作性及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和我们自己的能力爱好,自由组合成了“汽车的种类”、“汽车与安全”、“汽车与环保”几个研究小组,把发现性课题转化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既尊重学生各自的意愿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确定研究性活动的主题,自选组长,自定计划,分工合作,也要注意以下指导策略:兴趣相近特长互补 合 作 规模适中组织协调B 过程性指导和研究活动的组织引导(教师的指导细致全面)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时期,指导纲要指出教师指导学生“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索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我作为活动的一员,轮番参加或巡视学生个人或小组的活动,从中更准确更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需要、困难、问题,从而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指导和帮助。活动开始之初,我就积极地与各小组同学展开讨论,针对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修改,并提醒他们抓住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如在“汽车与安全”的问题上,学生可能想到去研究汽车本身的安全装置,而这距离孩子们较远,且对于安全重要性的说明不具说服力。我引导他们看交通事故方面的录像,一起商议讨论、集思广益,最后确立调查的重点:寻找一些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法规,并组织学生去交警队调查近年来交通事故的情况。还和学生一起商量制定采访提纲,为他们联系交警队有关人员,指导采访活动顺利完成。在“汽车与环保”问题上,学生往往只想到汽车尾气污染。

我启发学生还有严重的汽车噪声污染,拓宽他们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关注汽车给我们带来的尾气和噪声双重污染。而调查汽车种类的孩子如果没有学过做调查报告,我就采用范例指路、树立信心的办法,给学生举同龄人成功的例子激发他们投入活动的兴趣,增强成功的信心。并和他们一起讨论制定表格,然后指导学生去分析结果,如通过实践后分析结果可以大致了解本地交通状况和经济情况。 正如郭元祥教授所说“综合实践...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136219.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让绿色走向未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说明 第一节 课程教学的设计建议 为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学校教育应在客观上改变传统的知识接受教学方式,而导向学生自...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介绍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克服了以往封闭、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模式,改变了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

简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涵义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哪些内容组成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在课时安排上,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怎么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我初三急求综合实践课程主题实施案例范()首先我要宽容态度综合实践课程新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试行课改种教育实验综合实践内涵需要家实践理解、拓展断完善要始用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住教师手脚要充肯定...

什么是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与研究在我国迅速展开。就实践层面而言,学生普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感兴趣,积极参与活...

家长对幼儿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加强家园沟通,提升家园联系。 (1)坚持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工作,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 (2)严格执行教师上门家访制度,各班上门家访率需达到20%,要求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活动主题:《花卉与生活》 学校:辽宁省沈阳市法库 县慈恩寺乡中心校 年级:五年级 主讲教师:史克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活动主题:《花卉与生活》 活动目标...

教育部明确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吗“作业基本不出校门在小学阶段并非不可能,事实上一些学校已经做到了。”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集团总校长刘良华告诉记者。这一要求,实际上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