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更新:04-28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怎样学好地理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阅读

展开全部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

地理初二结业复习提纲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于时间差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20 22:53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总结

从世界看中国

(一)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50度),大部分——北温带,少数——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①我国陆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②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海——37万平方千米,海域——300万平方千米;③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最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第二大岛。舟山群岛——最大群岛。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000千米,

4、34个省级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县、乡我国共34个省级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本节重点: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7页图1.7)众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人口东南多西少: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10个

2、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了解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基本特征: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人均占有不足。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1)

一、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2)

二、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季风区;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1)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4.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冬雪山西南侧,注入东海。2)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3)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量占全国的1/2以上。但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现阶段开发较少。4)黄金水道:①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②干支流航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的2/3,货运量约占全国的60%。5.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划分四大区域的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三、农业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四、风俗习惯人民主食:面食;传统民居特点: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运动项目:溜冰、滑雪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二、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三、农业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水果:柑橘、

四、工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沪宁杭-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位置范围

一、 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 ⒈形成原因:深居内陆2.地表景观——干旱是本区的自然特征⑴地形:高原,盆地为主,⑵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畜...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1、56 汉 55 少数民族 壮族 满族 回族 维吾尔族 苗族 彝族 土家族 蒙古族 藏族

2、汉族 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大杂居,小聚居。

4、藏族:锅庄舞 傣族:泼水节 孔雀舞 竹楼。 朝鲜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回族和维吾尔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马头琴、冬不拉。

5、云南第二章

1、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生产活动。

2、大陆架包括:渤海、琼州海峡是全部,黄海大部、东海是一部分。

3、山地、丘陵、高原。3分之1.

4、书不一样。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三阶梯:东北、华北、山东、辽东平原。

5、.........

6、天山、阴山、昆仑、秦岭、南岭(建议写:天山、昆仑、秦岭)

7、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

8、松 水土流失。平坦、开阔,马、羊奶。冰雪。崎岖 阶梯型

9、......

10、种植果树、放牧、养鱼。

11、......

12、山顶滑坡、泥石流.....

13、

14、

15、.......第二节

1、大

2、(2)0°

3、纬度、季风、地形

4、高温

5、

6、7...... 正好下个星期期中考·······...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139611.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初二地理结业考试重点是什么个人来看,世界地理考的区域有很多,但象你所说的考非洲,几率是很小很小的,东南亚,西亚,北亚,非洲很少考,欧洲主要考德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你一定要记住这些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

初中物理全部复习提纲人教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2. 机械运动——参照物 3. 机械运动——速度 4. 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密度特点与应用 5. 认识力——力和力的测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

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我给你发过去了。。。不然太多是打不上来的、、 这是前面的一点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初中中考科学复习提纲A.物质和组成、性质、变化、分类 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氯化钠、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有固定组成。有固定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等。混合物经分离...

人教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

地理升中考复习提纲会考地理复习提纲七上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 2、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重点人教版初中地理结业考试重点人教版,2022年的中考时间是哪一天:我是过来人 我是鸡西树梁毕业的 初中结业考试不过不能考高中只是吓唬学生的 真正考的时候都是可以抄的 我们哪界基本没...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高一数学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分类归纳 一、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包括声音是如何产生与传播的、声速、回声、人耳听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