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学龄儿童品德行为

更新:09-13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学龄儿童的膳食指南]1.保证吃好早餐 2.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 3.重视户外活动 学龄儿童指的是6-12岁进入小学阶段的阶段。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逐步加强,而且可以接受成人的大部分饮食...+阅读

学龄儿童在品德行为上,常常表现出认识与行为脱节、言行不一致的特点。这种不一致,与成人不一致的性质不同。儿童期的这个特点,很大程度上具有年龄特征的性质,如果教育条件配合得好的话,这种弱点有时是可以克服和避免的。但是,儿童期的言行脱节、表里不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父母应当认真对待小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言行脱节、表里不一的现象,主要是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以及他们的生活知识贫乏,缺少生活锻炼,优良的品德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巩固有关,环境和教育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也会产生这种现象。

儿童出现言行脱节、表里不一的现象,原因是复杂的,要作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比如:儿童有时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有的儿童在父母面前听话,在其他人面前就不听话;有的儿童在班主任老师面前守纪律,在其他老师面前不守纪律。这多半是出于父母的威严和班主任的威信,并不完全是出于对品德行为规范有所认识。有的儿童明明知道一些道德要求,但是他控制不住自己,还是干出不合道德要求的事来,这是因为儿童一时还不深刻了解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的严重后果,又加上自己不成熟,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而产生的与社会道德要求不一致的行为。

诸此等等,需要父母针对儿童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总之,小学阶段着重儿童品德行为的训练,对他们的优良行为及时表扬和肯定,提高他们在行为上的是非、美丑、好坏的辨别能力是特别重要的,这有助于儿童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品德的形成。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18099.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学龄初期”指的是儿童从6~7周岁至12~13周岁这一年龄阶段。这一时间相当于小学教育阶段,也就是儿童从入学直到小学毕业。因此,学龄初期儿童也可称为“小学儿童”。 从学龄初期...

如何保证学龄期孩子的心理卫生学龄初期是指7~12岁这一时期。这时期,脑的重量在继续增加,同时,其他各种心理过程都得到增强,有意识的支配能力也加强了。这一切都为儿童进入小学学习提供了生理前提。从此,儿童开...

什么是学龄期儿童的利他行为学龄儿童对别人的需要要比学龄前儿童更加敏感,而青少年要比小学儿童更能寻找最佳的帮助策略。例如,面对啼哭的小孩,小学儿童能用言语问明原由,表示关注,而且设法安慰他们;相比之下...

学龄儿童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根据爱里克森的理论,5~11岁的儿童通过做各种事情并取得成绩培养出勤奋感和成就感。他们去学校上课、学习读书写字、发展业余爱好、结交朋友,十分忙碌,他们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拓展...

学龄儿童智力发育的特征推理能力在这一阶段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从7岁开始,儿童进入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说,孩子能够进行逻辑思维,而不是局限于事物的表象。他们逐渐理解物体重量、...

小心亚健康威胁学龄儿童冬冬今年16岁,自从上高中以后,就经常出现头晕头痛、多梦、上课无精打采的情况,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到医院做过不少检查,没有查出任何问题。医生说冬冬没有病,冬冬却不信,因为症状...

怎样培养学龄期儿童的智能学龄期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及学校,故培养此期儿童的智能需家长与教师双方共同努力;此期儿童智能发育较快,能较好地综合分析、克制自己,并在学校及社会生活中开始适应各种错综...

学龄儿童吃好早餐少吃零食年龄段:学龄儿童(6~12岁) 吃好早餐 重视户外活动 膳食原则: 1.保证吃好早餐 2.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 3.重视户外活动 学龄儿童指的是6~12岁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

学龄期宝宝如何补钙3-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钙又是宝宝身体发育的重要物质,那么这一成长阶段的儿童该如何补钙呢? 首先保证每日奶制品的摄入量,奶制品包括新鲜牛奶、酸奶、奶酪、奶油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