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剖宫产术后如何预防栓塞性疾病

更新:09-1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羊水栓塞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预防]有些准妈妈在孕期会遇到一些状况,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羊水栓塞吗?羊水栓塞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预防?羊水栓塞的原因是什么羊水栓塞如何预防? 怀孕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如果遇...+阅读

要点:

1.孕期易合并栓塞性疾病,应积极预防。

2.为防止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孕期避免久坐久站、应穿着宽:松、适量运动、避免妊娠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及早治疗。

3.术后积极应用预防血栓药物,如低分子肝素。

剖宫产术后血栓性疾病分为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及血栓形成后所致血栓性静脉炎。有资料报道,产褥期血栓病的发生率比孕期高49倍,剖宫产术后血栓病的比率又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的产妇。

(一)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1.孕期孕妇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加上妊娠子宫压迫使下腔静脉受压,盆腔和下肢的血管扩张,血液减慢。许多妊娠并发症如子痫前期、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痕疮、感染、糖尿病等使血液浓缩、血管痉挛,使产妇处于低血管床容量、低血容量、高血黏度状态,易诱发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可促使血小板凝集,加速凝血,易在盆腔或下肢血管内形成血栓。年龄大于35岁、肥胖及术前长期住院,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常伴有静脉血流缓慢,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加大。

2.剖官产术分娩时造成的血管损伤,麻醉时静脉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细胞受牵拉致胶原暴露,术时出血输血,或产妇手术后较长时间卧床,未能及早起来活动,加上手术后有肠胀气及伤口疼痛,使呼吸浅慢致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造成血液循环变得缓慢,血液淤积在深部静脉血管中,在静脉血管中凝结并形成栓子。这些是剖宫产术后发生栓塞性疾病机会较阴道分娩的原因。

3.产后静脉栓塞多发于产后第一周,以下肢最为常见,由于解剖原因,左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率较高。静脉栓塞还可发生于门腔静脉、肠系膜静脉、肾静脉、卵巢静脉及肺静脉等。当血液循环变得缓慢时,非常容易在下肢静脉血管中形成血栓,引起静脉曲张或进一步加重孕期原有的静脉曲张,导致血栓性静脉炎。静脉炎症可通过顺行繁衍或逆行扩展累及整个肢体,临床表现为腿部疼痛、压痛、肿胀和发白,造成疼痛和行走困难。如果栓塞性静脉炎发生在子宫与盆腔血管,产妇会出现腹痛、高烧等症状,并伴有下肢压痛、皮肤发红和水肿等不适。静脉血栓形成后,常因产妇下床活动、排便、下肢肌肉收缩、腹压增加等,造成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而发生猝死,也可发生心、脑及其他脏器的动脉栓塞,出现相应症状。

(二)预防

预防血栓形成是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形成的关键。如何有效地预防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对于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孕产妇需从孕期就开始预防:

1.孕期避免久站久坐,尤其在妊娠晚期,不要长久地站立、久坐不动或经常盘腿而坐,也要避免时常步行走远路。平时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最好半个小时站起来走动一下,使脚部得到活动。久站时要注意不时地调整姿势。条件允许时白天亦可时常把双腿抬高,睡眠时特别是夜间,要用枕头将脚垫得略高一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顺畅回流。

2.内衣、内裤要宽松,不要过紧地勒腹部;要防止或及时纠正便秘,每次蹲厕时间不要太长;有咳嗽或气喘时应积极治愈。如果刚刚形成静脉曲张,每天起床后趁着静脉曲张和下肢水肿较轻时,穿上高弹力袜子,或在小腿由下而上缠上弹力绷带,晚上临睡前取下。当下肢出现静脉瘤时,行动要小心,避免磕碰静脉瘤。

3.避免过度劳累,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情绪要稳定;安排均衡合理饮食,不要让体重过度增长和胎儿长得太大;睡眠时应左侧卧位,促使下肢血液回流,避免发生静脉曲张或静脉瘤。

4.对于孕产妇来说,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最好办法是运动。运动可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预防产后静脉淤血及血栓形成。因此,即使在怀孕后期,也应坚持适量运动。在每天起床前,先活动脚趾,再活动脚和四肢,然后下床。产后第一周内是栓塞多发期,产妇应及早下床,并做适量运动。掌握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的运动原则,以不感到疲劳为限度。特别是剖宫产术后的产妇,术后鼓励病人深呼吸,每小时12~15次,以增加横膈肌运动,减小胸腔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鼓励病人在床上多翻身或屈伸膝、踝、趾关节。如果会阴部无裂伤、疲劳已消除、身体没其他严重疾病,可在产后12小时坐起进餐进水。起床第一天,早晚先在床边坐上半小时,第二天起在房间里慢慢行走,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随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和时间,即使是剖腹产手术后也不宜静卧,知觉恢复后应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的半卧位,必要时可下肢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产妇可在24小时后练习翻身和伸屈肢体,从床上坐起并下床慢慢地活动,保证深部静脉血液不停流动。

5.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由于身体消耗大,进食较少,易发生脱水,易导致血液浓缩,加之孕期血液呈高凝状态,故易形成血栓。因此,术后应常规输液,补足水分,纠正脱水,进行扩容以改善血液黏滞,同时需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一些流质食物;术后第2天肠道正常排气后,可半流质饮食。输液时尽量采用上肢静脉输液,以防补液中的葡萄糖和某些药物刺激静脉壁,诱发血栓形成。下肢静脉如果被损伤,更容易促使血栓形成。

6.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的许多并发症会增加静脉栓塞的几率。因此,孕期要充分注意避免并发症,定期产检,及早发现、早期处理妊娠并发症,减少静脉栓塞发生的可能。对于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痕疮、抗磷脂综合征等易致静脉栓塞形成的疾病,应从早孕开始抗凝治疗持续至产后第6周,以降低母体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对于合并子痫前期、糖尿病等病的产妇,术后要积极使用药物预防血液高凝状态,如低分子肝素(如速必凝)、小剂量阿司匹林、潘生丁、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可大大地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一旦产妇出现发热,必须警惕是否发生静脉炎,特别是发现下肢出现肿胀、疼痛等现象时更要及时就医。如果早期进行抗凝和溶栓、抗生素并输液扩容等治疗,可以尽量避免手术治疗。对于广大的孕产妇来说,孕产期积极预防是防止栓塞性疾病发生的最佳策略。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27192.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及时预防羊水栓塞做好预防措施1、一定要定时做产前检查,因为,通过做超声波检查可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使用分娩监视装置可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及早发现妊娠高血压症,一旦有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症状,一定要积极...

羊水栓塞怎么预防产前:1.孕妈妈一定要定时做产前检查,因为,通过做超声波检查可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使用分娩监视装置可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及早发现妊娠高血压症,一旦有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症状,...

2006年度执业护士指导之妇产科剖宫产术一第二节 剖宫产剖宫产是经腹部取胎的手术。考虑手术时,应从母婴的安全出发,如不能兼顾,应以母亲的安全为主。一、手术适应症(一)头盆不称较明显,可在临产时或在临近预产期时手...

2006年执业护士资格之剖宫产率的阶段分析针对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及自然分娩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对我院20年的分娩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产科工作者对剖宫产的认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1 临床资料对19...

预防剖宫产粘连的中国专家共识作者:段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剖宫产粘连是指剖宫产手术后盆腹腔组织和器官之间的异常纤维连接,根据部位和涉及组织和器官不同,粘连可能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如疼痛、不孕...

羊水栓塞这样预防,生娃恐惧帮你破!怀胎十月的妈妈们越是临近生产越是害怕,妈妈们的恐惧来源于对生产的未知。其实生孩子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么波折,但爸爸妈妈们也要知道一些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如何...

弥补剖宫产儿的心理缺欠由于生育年龄推迟和一些观念上的原因,更多的妇女选择剖宫产来生孩子。但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剖宫产的孩子在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缺乏必要的触觉和本体感觉的学习,虽然他们...

疼痛和剖宫产率的关系硬膜外镇痛和剖宫产率之问难以界定的关系引起了临床医师的进一步思考,产妇由于难以忍受的宫缩痛,选择了硬膜外镇痛,是疼痛和剖宫产率相关,还是镇痛和剖宫产率相关? Hess的研究认...

剖宫产术预防仰卧位低血压非常重要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hypotensivesyndrome,SHS)是由于孕妇平卧位时巨大的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骤然下降,严重低心排所致。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