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这13种老人真的不适合带孩子这些老人带孩子后果不堪设

更新:09-20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低年级孩子家庭作业家长应如何对待]对于家长如何检查孩子的作业,家长们存在二种误区,一是不管,任孩子自己做,认为将错误展现出来,方便老师掌握孩子学习的第一手材料,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还有一种很多,就是天天帮...+阅读

最近《妈妈是超人》正在火热播出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生活中可以遇见的典型问题,其中最大的对比应该就是黄圣依的儿子安迪与妈妈之间感情的冷漠,以及霍思燕和儿子之间的各种有爱互动,看起来就是两个极端,随着电视的播出我们也可以知道,霍思燕的儿子从小就是跟着他们长大,所以不管是在对孩子的了解方面还是对孩子感情处理方面都是比较和谐的。

可是黄圣依的儿子从生下来3个月就一直跟着奶奶长大,在妈妈入学考试的时候,主持人问到安迪,爸爸妈妈常常忙工作,就没有时间陪他,他会不会感到孤独,安迪回答不会,因为习惯了,所以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黄圣依在想方设法的讨好安迪,但是两人却总是get不到对方的点,所以会有一点点小尴尬的感觉!

其实黄圣依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现在的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也比较快,所以很多宝妈在生完孩子以后,就需要马不停蹄的回到工作岗位上面,于是宝宝就只有交给家里面的老人来带,老人也心疼自己的孩子,再加上之前没有带过自己的孩子,现在好不容易有时间了,有个孩子陪在自己的身边,也可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缺,所以几乎都会一手承担起带孩子的责任,这种情况几乎已经变成了一种传统,奶奶带孙子,外婆带外孙几乎就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然,在很多年轻人的眼里,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有些老人真的不适合带孩子,我们之前在网络上面看到很多 熊孩子 的案列就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太过于溺爱~这种孩子长大以后也是前途堪忧啊~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不要因为这一点小小的失误就影响孩子的一生!希望宝妈宝爸们引起重视了~

十三种不适合带孩子的老人

第一种:迷信思想重的老人

有一个奶奶,说自己的孙子命里缺金,立马就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来塞到孩子的嘴里了,三个月的孩子一下子就吞下去了,差点丢了性命;还有一个奶奶,新得了孙子,高兴极了。要按照 习俗 用钱给孩子洗澡。结果孩子皮肤严重过敏,浑身起大红疙瘩,哭闹个不止。就这情况下,奶奶还不觉得有何不妥。这种案列还有很多,而这种所谓的偏方有可能就要了孩子的命,宝妈们要注意了~

第二种:一意孤行的老人

有些老人从不肯听晚辈的劝说,对于一些新的教育观念也不愿意去接受,总是用老一辈的观念来带孩子,但是一些老的观念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坑了孩子。带孩子其实也是需要跟着时代的进步而进行,切不可一意孤行,像很多老人都爱嚼碎食物再喂给孩子,过早地给孩子吃盐,过早的让孩子吃饭等等。对于这种一意孤行的老人,最好还是不要照顾孩子的好,这里不是说老人故意对孩子不好,老人也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但是如果真的根据老一辈的观念来教育,最终还是坑了孩子。

第三种:太过溺爱孩子的老人

很对老人对孩子可真是疼爱,有时甚至溺爱孩子,如果孩子长期在这种溺爱的环境中成长,不免会养成孩子蛮不讲理、叛逆等性格缺陷,如果后面想改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一味的惯着孩子,即使是孩子的不对也要维护,不懂得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危害是很大的。在上辈人的眼里是对孩子好,实际是害了孩子。

第四种:经常爆粗口的老人

有些老人动不动就把脏话挂在嘴边,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要爆粗口,要知道6岁之前的孩子有一样学一样,如果来听到大人爆粗口,也会学会的,以后改起来也不容易了。因此,大人在带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千万不要让孩子把坏毛病学了去。如果你家也有一位爱爆粗口的老人,还是不要让老人带孩子了。

第五种:盲目攀比型

总有一些老人有一些比较强势的思想,总要求孩子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在儿子辈没有实现的愿望,如今又要强压给孙子辈的。萌萌奶奶就是这样的性格,总能听到萌萌奶奶说,某某家的孩子都能说话了,你怎么还只会嗯嗯,某某家的孩子都会自己独立大小便了,你怎么还尿裤子,如此种种的。长此以往,会在孩子内心里面留下,我很不好,我很差,我比别人弱很多的不良暗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的不利。

第六种:抱怨型

老人帮忙带孩子总会让老人牺牲掉自己正常的娱乐生活,可是有一些老人,总是喜欢不停的抱怨,抱怨家里的房子太小,孙子没地方玩,抱怨因为带孙子没有自己的时间,抱怨儿女不体谅老人的难处,家里如果有这一类型的老人的话,真的是不适合带孩子的。这样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会变得自私刻薄,没有感恩之心,也不懂得去体谅他人,将来长大之后也会出现交流障碍,不懂与人为善,和睦相处。

第七种:文化素质较低型

文化素质较低的老人,因为自己语言和见识的匮乏,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也总是简单粗暴,蛋蛋的奶奶,是一个实足的农村老太太,没有上过一天学,小区里的人都知道,奶奶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你怎么又摔倒了,笨死了!或者 别动,听到没有 还有就是 你又想挨打了吧 诸如此类。这种属于比较常见的老人性格,这样的性格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因为奶奶总是会在他尝试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给他足够的打击,一句笨死了。或者又想挨打了吧,不但会压抑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还会让孩子变得畏畏缩缩。

第八种:不讲卫生型

现在的老人一般都很讲卫生,可是总有那么一些老人,觉得不脏不经吃了没病。子浩的奶奶就是这样大大咧咧的性格,任何时候剪刀子浩,都是嘴角脸蛋黑乎乎,小手更是不能看,衣服,裤子都是土,有时候就是这样的黑手就直接拿着东西在吃,子浩妈妈说要给孩子讲卫生的时候,奶奶总是一句,你们小时候不都是这样过来的。这样粗心大意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不仅看起来邋遢随意,还容易因为误食不干净食物,引发肠胃不适,甚至发生一些严重的疾病。这类的老人,也是不适合带孩子的。

第九种:顽固不化型

如果你家的老人有以上四种特征,您觉得还可以容忍的话,那么最后这一种,估计大多数的妈妈都忍受不了,那就是顽固不化,无论是带孩子的方式还是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对于老人来说,都有自己所谓的一套好用的方式。可是这种传统的方式,也许并不是最适合现在的孩子,如果老人顽固不化,思想也跟不上潮流,那轩妈真心的劝您,还是别麻烦老人来帮您带孩子了吧!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在老人的教育下,变成一个小顽固。

第十种:给吃东西追着孩子

在幼儿园里头,在游乐场里头,孩子玩得特别高兴的时候,老人趁他不注意嘴里塞一个水果。在老人看来:只有这个时候,孩子不会轻易抗拒,塞一个,孩子就会吃一个。吃一个,就算一个。老人做得对不对呢?实际上这个小小动作极易破坏了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有些孩子上学的时候,为什么他的注意力不好?实际上就跟他小时候一点一滴的这种 被打扰 有关。

第十种:毫无限制给孩子吃零食

孩子一哭闹,什么糖、汽水、零食都给孩子吃了,疼爱孩子到无节制的地步。老人也不知道什么食品添加剂,也不知道零食危害孩子健康,更不知道添加剂会损害孩子的大脑。

第十一种:欺骗孩子

你将这碗饭吃了,奶奶等下带你去买糖 , 你去睡觉,爷爷明天带你去公园 结果,孩子欢天喜地吃完了、去睡觉了,但是爷爷奶奶故意将承诺忘记了,或者干脆说 下次再给你买 , 下次再带你去玩 ,孩子也是有自尊的,被骗多了,会养成怀疑的习惯,逐渐地,也学会去骗别人。

第十二种:老人缺乏活力

现在大城市中,很多家庭中的老人年岁都比较高。因为大城市中的年轻人,结婚和生孩子的时间本就愈来愈推迟,上班后陪伴孩子也少。这些缺乏活力的老人带孩子,他们跟孩子身体上的接触偏少,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母婴肌肤的接触,是婴儿建立安全感的基础。这类孩子长大后不会主动跟别人交流,也不知道怎么跟人沟通,他们往往会内向,甚至抑郁。

第十三种:孩子摔倒追究桌子的责任

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赶紧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来, 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宝宝,打它 这是育儿还是害儿呢?这样的教导,让孩子是非不分,长大后,往往将自己的失误和过错推到客观环境或者别人身上,这样的孩子,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也终究会变得自欺欺人。

虽然现在的生活压力比较大,爸妈也是非常的无奈,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大家自己带孩子,因为孩子在三岁以前都是比较缺乏安全感的,而父母在身边,不管是对孩子的智商发育还是情商发育都有很好的作用,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34019.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看?不看?——如何指导孩子看电视电视是每家每户的必备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它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但有的时候我们家长出于各种原由,不知不觉中让电视成了孩子的伙伴、朋友。近日我从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如...

抓住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很重要因为社会上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太多,刚拿到该书,我不以为然,但当我看完目录并直接翻看《方法篇》中的部分内容后,我立刻精神一振:很实用!我立刻从头至尾几乎一口气看完,然后又回...

让环保走近孩子,走近家庭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又到了。我们大班组的老师为了让幼儿积极地投入到6.5世界环境日中。先后设计一些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教师利用一些污...

孩子在阅读中享受成长有人说:好书是打开智慧的钥匙,好书是解读人生的工具,好书是决定胜负的武器。在崇尚知识的今天,阅读能力的高低,阅读面的宽广与狭窄,阅读量的多寡等,已成为一个人成才与否的重要因素...

读《给孩子最好的家庭家庭教育》有感读完了王修文博士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我反复思考着,就像俞敏洪董事长总结的,阅读王博士的这本书,就像听一位知心朋友娓娓讲述心里话,语言平实但都发自内心,让人受益...

明朗低段孩子的心理环境刚进小学的孩子内心也充满着矛盾,虽然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好奇、思维活泼、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由于年龄小,知识不足、自制力差、意志力差、认识和行为很难统...

孩子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刘老师的推荐下,我细心地阅读了《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事后,对孩子的教育认知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以前,可以说只是要于表面,现在可以由表及里了。 对孩子的教育,我...

孩子抢到最好的教育资源——2019年春晚的《抢座位》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李卫红 ,家长总以为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并没有正真理解孩子,家长的陪伴和家长的自身素质以及对教育的态度,替孩子抢到的这...

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切的教育这次由苏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发起的 家访月 活动,确实给老师们留下了不一样的感受。我们沪太外国语小学接管了新区四小,一年级78名新生,在9月中要全面家访一次。学校全体行政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