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家长应做些什么

更新:10-21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渴望而被肯定和被关注的心,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作为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一、个案基本情况:小彭,男,8岁,在校行为习惯较差,喜欢咬手指头,在课间,小彭会突然拉...+阅读

一、为什么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在改革开放以前长期被作为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伪科学,没有它应有的地位。学校没有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家长更是缺乏心理健康的知识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时把它看成是思想问题,有时看成是道德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心理学才受到重视,学校逐步开始注意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事实上,心理方面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比如,有的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但是他在学校生活中经常担心同学们瞧不起他,怀疑有人背后议论他;有的学生***前心情紧张、焦虑,***时心里恐慌;有的学生心情常常不愉快,自卑、情绪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等等。据调查,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卫生问题及心理障碍的学生已占中学生的13-16%。

心理不健康会给孩子人格,情绪、智力发展等方面造成影响,还会给父母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忧愁,甚至是痛苦和不幸。

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可以自行转化为心理健康的,特别是自觉地学会心理调适,一般会较快地恢复正常状态。如果我们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孩子心理问题视而不见,有可能使他心理失调加重,甚至有可能造成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要高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就像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一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以及我国心理卫生工作者的经验,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以下七条:

一、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这是国内外公认的一条重要心理健康标准。

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表现在:(1)具备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2)具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3)具备能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性格健全、人格完整

健全的性格对自己、对稳步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符合社会规范,是协调和稳定的,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既不狂妄自傲,也不妄自菲薄;在行为上能独立自主;不盲从,不轻信,能明辨是非,经得住诱惑,能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行为。

三、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胸开朗、愉快乐观;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有自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情绪稳定,具有自制、自控,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

四、智力正常

智力是大脑活动的整体性功能表现。智力正常就是能进行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如果学习时心不在焉、经常发呆、丢三落

四、神情异常,心理健康上就出现了问题。

五、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优点能作恰当的估计,对自己的缺点能努力克服和改正。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正确对待。取得成绩时不忘乎所以,受到挫折时自暴自弃。

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写着一句箴言: 认识你自己 。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不自知大多有两种表现:要么过分自信,要么过分自卑。

六、人际关系和谐

对人热情、诚恳、富有同情心,乐于与人交往,与人为善,宽以待人,与人友好相处。

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如果一个的心理特点严重地偏离他的年龄阶段,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比如,儿童本来是天真活泼,幼稚可爱,而他变成老气横秋,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方面,有生理上的,有家庭、学生、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家庭方面来看,孩子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起来的,父母的教养态度、教育方法,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1、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包括:住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条件等。居住环境拥挤、嘈杂、经济贫困、信息闭塞会阻碍孩子的心理发展。健全完整的家庭对子女的身心发展有良好的作用。相反,不完整家庭(离异或丧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在父母双全的完整家庭中,如若夫妻不和睦、经常吵架,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2、家庭教养态度的影响

不同的教养态度会对孩子的心理品格有不同的影响。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工作者将常见的教养态度概括为四种类型:(1)过分保护(也称溺爱型)。(2)专制型。(3)放任型。(4)民主型。

前三种类型的教养态度对孩子心理健康都产生不利影响。

3、家长教育方法的影响

教育方法是指家长在对子女实施教育时所选择的具体措施和手段。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反之,则起到负面效应,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三、少年期常见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

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按发生率的高低排列依次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学习困难、情绪障碍、品行障碍及少年违法。

1、各种原因所致的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一般是指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习形成障碍,表现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或因此而留级。这类孩子一般无智力缺陷。

2、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是指发生在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强迫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情绪障碍的少年儿童,女孩多于男孩,约为2.2:1。常见的少年情绪障碍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

3、品行障碍及少年违法

品行障碍是指少年时期,以反复持续性存在的、反社会行为为特点的一类行为障碍。反社会行为可表现为逃学、离家出走、说谎、偷盗、违纪、争吵斗殴、破坏物品、放火、械斗、抢劫、反抗教师或家长(反抗权威)、淫乱的性活动及严重的暴力犯罪。

触及法律禁令时称为少年违法。

品行障碍及少年违法的形成原因是非单一性的,它是生理的、家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往往还是几种消极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家长应做些什么。

1、要创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气氛。父母言行要庄重得体,家庭成员间亲密和睦,彼此信任尊重,家庭气氛要团结向上。父母要关心、爱护、理解、尊重孩子,努力营造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

2、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对孩子有明确而适当的要求,不要期望过高,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管教时,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既不娇惯溺爱,也不简单粗暴。家长要有理智,能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感情冲动。

3、鼓励孩子参加文娱活动。参加健康的文娱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使身心得到松弛,获得愉悦,缓解紧张情绪,调节压抑的心理。

4、鼓励孩子进行社会交往。善于与人友好相处,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体现。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支持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社会公益劳动。

5、家长可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家长发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家长懂得如何对待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比如,指导孩子控制不良情绪,如何宣泄、迁移、升华等。

遇到孩子有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疾病时,可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门诊。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50052.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低年级孩子家庭作业家长应如何对待对于家长如何检查孩子的作业,家长们存在二种误区,一是不管,任孩子自己做,认为将错误展现出来,方便老师掌握孩子学习的第一手材料,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还有一种很多,就是天天帮...

预防溺水家长承诺书精选5篇篇一:预防溺水家长承诺书 预防溺水家长承诺书 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夏季来临,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学生溺水事故,为做好学生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我向孩子及学校郑重承诺: 1...

中小学优秀家长家长会发言稿中小学优秀家长家长会发言稿1 台下的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好! 很荣幸可以作为此次家长会的优秀家长在此发言,其实我对这个优秀家长四个字也是有些不同的看法的。不...

五篇家长预防溺水倡议书家长预防溺水倡议书 (一) 亲爱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灵魂。目前,区堤岸整齐、水清面洁、风景秀丽,水域靓城城市景观已初步...

作为单亲的孩子的家长怎么办好父母加油站 家长提问[1]: 作为单亲的孩子的家长怎么办?怎样让这样的孩子心理更正常,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处理? 自然教育解答: 1.单亲本身不是问题,没有证据表明,单亲家庭孩子的...

做文明家长培养文明孩子有感时间如梭,不知不觉中孩子还有几个月就要结束二年级的课程,迎来三年级,我们都知道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也具有不可忽略的责任。通过这两年手机上的短信、和QQ,我体...

小学英语老师家长会发言稿精选五篇小学英语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一)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在渐渐地长大,一转眼,他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在小学学习生活中最后一个阶段,...

小学一年级家长家长发言稿五篇小学一年级家长家长发言稿 (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 你们好! 我是一年级学生某某的家长。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讨论孩子...

老师家长给小学生表扬信小学生表扬信1 xx年x月x日,我校三年级二班邓志成同学,在学校楼梯口,捡到了十元钱,他立刻把钱交到学校政教处。 邓志成同学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表现出一名小学生高尚的品质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