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重视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读

更新:10-2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让学生直观、简单的学会一节课的知识《小学数学教育》]每次阅读小学数学教育杂志,我都会有新的收获。最近我在研究小学数学中如何合理利用主教材中的主题图。我查了很多的资料,我觉得《小学数学教育》上,写的特别好给了我很多的灵感...+阅读

利用平时教学的间隙时间,我读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本书是通过剖析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事例,阐述了数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技能有哪些、怎么教等内容。下面就来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重视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

小学阶段学的基本概念都是最基本的,孩子容易接受的,但是往往最基本的反而是最重要的,所以一定要让孩子理解概念的本质。

书中的一个例子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那是一节减法新授课,学生已经得出减法算式之后,老师请学生自己编一道减法应用题,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意外,一个女生编的一道应用题用到的算式还是和原来的算式一样,这时有个男生反对,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面对这样课堂上的随时 生成 ,我们的老师是简单的一句 都是同一个式子,咱就不写在黑板上了 还是说 孩子们,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题是不是重复呢?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我很赞同这位老师这样处理方法,他问: 你们谁还能想一个事情,也用这个算式来表示 多么好的一个问题啊!孩子们开动小脑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尽管孩子们说的都是不一样的事情,但是都能用同一个算式来计算。这时孩子们他们终于发现了,虽然所说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但是所表示的意思相同,也感悟出了算式的奇妙之处。这位老师的处理方法就是抓住了减法的本质----减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一个模型。这个案例也使我明白了,教师要能有效地处理课堂上的生成,一定要自己对概念的本质有准确的把握。

二、注重学生的研究

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课前精心设计,估计着学生应该会认真学的。结果有时我在上面生动地讲着,自以为很精彩,学生们却不耐烦;有时我认为的很简单的知识,学生们接受起来却很难;同一份教学设计,这个班的教学很顺利,在另一个班却一塌糊涂,课堂上乱七八糟。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明白了,或许这都是因为我缺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研究。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的理解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思维的障碍在哪里,才能想方设法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进行真正的思考。书中介绍这样一个课例,是 平行四边形面积 这一课创设的两个情境,本意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 转化 思想的同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创设的两个情境都是求实际生活中王奶奶家的两块地的面积。

第一块地,教师想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将凸出来的 半圆 补到凹进去的 半圆 中去,渗透 转化 思想。但是学生却想 地移不动啊,怎么补? 当提出疑问时,老师说: 这不是真的地,我们是在做数学题。 紧接着又出示一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地,目的是想让学生把它看成平行四边形来求它的面积,但是学生的思想还停留在 怎么补 的上面,于是学生问: 这地凹凸不平怎么补啊? 老师又说: 不都说了吗,这不是真的地,我们是在做数学题。 在这个例子中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学生疑惑的本质在哪里,不经意的回答并没有解决学生的疑惑,而是给学生了一个错觉: 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都是假的,其实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做题,与实际联系不大。学生的第一次的困惑是将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和 数学 问题混为一谈,不知道到先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运用数学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然后再将答案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师上的多边形面积的练习课,其中一题是:先将20本练习本摞成一个长方体,量出前面长方形的长和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再把他们斜放,两次的面积有变化吗?孩子们大部分认为有变化,这位老师并没有急着给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测量斜放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面积没变,也和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区分开来。

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同样重要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 乐学之下无负担 。教学中,教师应设法使学生时时处于对知识的渴求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原动力,促进积极思维。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更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成功的良好体验为学生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上,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不过我相信,只要能把握数学的本质,并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并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每个老师都可以打造一个优质且有效的教学课堂。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51871.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Unit 6 Period 1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型Words教学准备 1.挂图和单词卡片, 2.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及录音带。 3.教师准备一大张空白画纸,一个玩具。 教学目标 1、借助PPT图片、创设情境,能听、说、读、写单词:angry, af...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评估试卷 分数: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8分) 1、算式80+80 8-81,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得( )。 2、32 8=4,那么( )能被( )整除。 3、( )不能做除数。 4、两个...

以核心素养为“教”——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提高学【摘要】:自 核心素养 概念的出现,将素质教育推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阶段。音乐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发展性、终身性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若能深化对音乐核心素养内容的研究、树...

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学习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 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新课程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

《合理运用技能建构型游戏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王璨] 一、研究缘起。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觉得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对于练习课更是没劲去听、不愿去做,从而造成数学成绩不理想,进而转...

2013年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翡翠山湖小学2013年春季第三次月考 二年级数学试卷 一、口算。(共16分) 600+800= 2800-700= 22+61= 34-18= 8 3= 7000+1000= 95-50= 700+40= 24 4= 7800-1800= 36+42= 9800-41...

立足学情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有设计的课堂才有魅周金莲,内容摘要:科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前提。立足学情,学会利用各种因素,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立足文本,设计独具学科特色的学习方案;立足目标,设计有效达成学科价值的学习方案:这...

发展核心素养探寻高效课堂之我见李昱,冬日渐深,花事虽落,然心花不败,伴着蒙蒙细雨, 2019年12月16日,丰县乡村骨干教师第九次暨第11期培训活动在单楼初级中学开展,来自扬州的特级教师王清,带领其团队部分成员,与学生...

学习资源支持型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是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因此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以及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而分层教学是提升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