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体现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成性的特点的案例分析

更新:01-11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如何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科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阅读

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科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学科教育向现代科学教育转变,产生了现代科学教育的新概念。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前后,幼儿园教育中也出现了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近十年来,幼教界一直交叉使用着“科学教育”和“常识教育”这两个概念。目前,人们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教育”与“常识教育”没有什么区别,“科学教育活动”就是原来“常识课”的替换词;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教育”比“常识教育”增加了现代科技、环境保护等新内容,注意让幼儿了解事物间的关系,增加了幼儿的亲身活动和动手操作。但目前人们对幼儿科学教育的认识仍很模糊,教育实践没有改观,多数教师仍然“用上常识课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要认清幼儿科学教育的本质特征,必须首先研究和澄清科学是什么和幼儿的认识特点是什么。

一、科学是什么提及科学,人们一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知识,或者是在头脑中浮现出科学家们进行实验研究的情景。但对于科学是什么,人们没有一致的看法,也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而且科学已有那样漫长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科学通过多种方式与社会相互作用,其本身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改变着自身的涵义。尽管如此,人们对科学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还是在日益深刻和趋于全面。19世纪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把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包括概念、原则和理论。这样的定义是从结果、从既成的形态上概括科学本质的,自有其深刻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仅仅把科学定义为知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科学更是一种探求知识的活动。爱因斯坦曾把科学定义为一种“探求意义的经历”。这提示我们:科学不仅仅是已经获得的知识体系,它更是一种通过亲身经历去探求自然事物的意义,进而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科学作为认识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探索、解释、检验。对于科学即成果、科学即过程两种观点的争论,又有许多学者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科学既是成果也是过程,而且也是一种价值或态度,包括对世界的好奇心、相信世界可以被认知、实事求是、创新性、合作等。所以,科学的内涵包括科学态度和价值、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三个基本要素。

二、幼儿的认识特点是什么在探讨幼儿的认识特点时,许多学者提出:每一个幼儿都是小小的科学家。确实,在人生的长河中,入学前的孩子们与科学家的相似之处最多,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许多影响和压制,相似之处越来越少了。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孩子们有着与科学家一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说是我们从祖先那里承袭来的。小孩子个个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好奇、好探索,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的世界。正因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没有什么东西能逃出孩子们的注意之外,尤其是越不知道或越被禁止触摸的东西,孩子们就越想探个究竟或试试自己的想法。听完了有趣的故事,为了知道谁在录音机里说话,他们会设法打开;下雨之后,我们越告诫孩子踩进水坑会弄湿鞋和裤子,孩子们越要往水坑里踩......这样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决不亚于科学家。只要留心,我们还会发现,孩子们最初关心的问题都和自然环境有关。天为什么是蓝的?小草为什么是绿的?天为什么会下雨?月亮为什么会住在天上?太阳为什么是圆的?鸟儿为什么在天上飞......孩子们所关心的这些现象和问题,恰恰是最基本的科学问题。可以说,科学家们在以专业的方式从事着孩子们自然而然在做的事,寻找着孩子们最关心的问题的答案。

(二)孩子们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幼儿除了好奇、好问、好探索,关心许多”高深的科学问题“外,还是个勇于行动的实践者,一个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的人。心理学研究一再证明,幼儿的年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和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例如,面对一摊烂泥时,孩子可能会想:“如果我一脚踩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泥巴踩起来会怎么样?会不会从我的脚趾缝挤上来?”紧接着,他便一脚踩下去,以证实他的想法。又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下雨之后,我们越是不让孩子们去踩水坑,孩子们越要往水坑里走,一试高低!孩子们正是通过与物的直接相互作用来获得有关认识的。正如皮亚杰所说:认识既不来源于客体,也不来源于主体,而是发生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不仅如此,孩子们和科学家一样,也使用科学探究方法,只是不自觉而已。而且,由于经验水平和思维特点所限,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具有很大的试误性。他们对事物特点的认识和对事物间关系的发现。需要尝试多次,或不断排除无关因素,才能接近答案。一个3岁半的幼儿在...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8615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如何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一、“生活教育”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便是其中有机的结合点。我们应让幼儿走出园门,走向生活,带领...

幼儿园课程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The curriculum theory of kingergarden the mathematics educa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后面依次把数学换成language 、science、 social 、art就行了括号里的就直接写m...

如何借鉴国外的科学教育观点一:拿来主义模式。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教育模式一定要借鉴。不管如何,先拿来,拿来后使用,然后了解它的优缺点,再对它进行改造和利用,进行本土化。这种观点的根据是:科学的成果是没...

家庭教育除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外还具有哪些特点我们知道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家庭教育有哪些特点呢? 经过总结,结论如下:决定性,长期性,隐蔽性和阶段性。 决定性,正如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中所说的那样,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权...

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有哪些新的理解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新理解我认为,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启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乐学、会学...

幼儿园科学教育具体活动方案有什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春夏和秋冬》 一、活动设计思路: 随着主题活动《春夏和秋冬》的开展,幼儿对四季的季节特征以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欣赏了故事《魔法奶奶的电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怎样使冰花化得快的活动反思学习科学有利于幼儿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开发创造他们的潜能。 材料准备: 小碗、棉线、亮光纸纸屑、水。 制作方法: (1)在小碗中...

试论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有哪些意义一个国家的发达兴旺,除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以外,还需要培养大批的科学技术专门人才。从小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将有利于培养科技的专门人才。 首先,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科学教育如何启示儿童的创造精第一,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发挥儿童的创造精神。行知提到了充分的营养、良好的习惯及因材施教三点:首先要为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体力的与心理的充分的营养,包括健康的体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