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浅谈如何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更新:01-1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构成品德心里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A]ABCD全选 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 知...+阅读

孩子降生后,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父母的言行开始的。由于婴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社会意识则往往通过家庭的折射进入孩子的心灵。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儿时期立一适当基础。”因此,让幼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永恒而急迫的义务和责任。现就家庭如何对0-3岁婴幼儿进行早期思想品德教育浅谈我的看法:

一、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当今社会,许多家长总以为“孩子小,不懂事,不必急于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抱有“树大自然直,长大就会好”的思想。其实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根据心理研究表明,新生儿就已经开始有社会性行为的表现,婴儿期大脑发展迅速,可塑性大,心理发展水平已具有接受品德教育的可触性。从出生到三个月的乳儿虽然听不懂成人的语言,但成人的语言是一个积极的现实信息刺激。可刺激孩子的听觉神经,训练孩子的感觉器官。凡当过妈妈的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三个月内的婴儿听到响声,身体和眼睛会同时向响声的一边;冷、饿、尿急或身体的某些地方不舒服,会发出响声或哭声,以得到大人的注意;喂糖水、奶水时会用力吸,喂药时用舌头顶住汤匙,并以哭来拒绝吃药,以脸部的表情显示“苦、不好喝”。因此,根据心理学“先入为主”的原理,思想品德教育抢在人生的春天播种,也就是从摇篮时代开始,趁早在儿童的心灵播下道德种子,收益越大;儿童的心灵犹如一片田地,播下思想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下品德种子,就会收获命运。因此,年轻的父母应尽早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深刻领会“幼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句话的含义,充分认识家庭早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是以培养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为主,也就是先教子做人。

二、多途径进行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一)家庭榜样效应。 周岁左右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特点。能观言察色、感受大人脸部的表情和暗示,注意模仿大人的谈话、走路、做事等动作。他们最初行为习惯的形成几乎都是模仿家长而来的,他们的首先观念也是在家长榜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从思想品德、工作态度、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待人接物、遵守社会公德等各方面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品令不从。”因此,家长的榜样是对儿童品德教育起着感化、启动、控制、调整、矫正的作用。

(二)从家庭小事做起。 “家财万贯,不如教儿一个好习惯”。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它告诫家长应当从小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婴儿期在生活上、心理上都依赖于成人的抚养和教育,“人之初”的心灵如洁白的纸,家长可以进行最新最美的绘画,如果对已经受污染的心灵再作清洗,将事倍功半,因此,家长应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家庭生活的全过程。从小事抓起,由近及远、由小至大,由具体到抽象。从孩子睡觉、起床、穿衣、大便、小便、洗手、洗脸、吃饭等进行行为规范的培养和训练。如:睡觉时应脸朝右、侧身睡,每天固定时间大便一次、饭前要洗手等等。把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久而久之,习惯也就成自然。

(三)从婴幼儿的兴趣爱好入手。 一周岁半的婴幼儿,“自我意识”萌芽了,认识到自己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体验到自己的情感。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和新鲜,这个时期家长可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也可通过娱乐游戏、放幼儿录像、讲故事等形式加以道德教育,如:“小华为什么哭”、“花瓶为什么会碎”、“萝卜为什么又回来了”、“老奶奶为什么摔倒”、“香蕉皮放在马路上对吗?”等故事。让他们从中得到教育,认识到“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的观念。从小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友爱、爱劳动、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从尊重孩子入手 父母要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就要从尊重孩子入手。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要和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在教育孩子时应注意做到:①要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②对孩子许下的诺言要有交待,不戏耍孩子;③不随便打断和制止孩子的说话;④放手让孩子去解决与同伴的纠纷;⑤批评孩子不应讲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⑥不要将自己过高的期望强加给孩子;⑦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如:你要搂抱、亲吻孩子也得让孩子觉得舒服,如果孩子不愿意被搂抱和亲吻,决不强加孩子。

四、从文明用语入手 从小对婴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用语的培养与教育,对幼儿品德行为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教育效果,家庭和托儿所的老师要把文明用语的学习与运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一个“请”字能唤起初离庭的婴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热情和参与;一句“谢谢”能使孩子与周围的人感情拉近;幼儿委屈时听到一声“对不起”往往会破啼而笑,并轻轻说声“没关系”。通过文明用语的使用让孩子初步懂得要尊敬师长,从而让孩子...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88256.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如何进行婴幼儿亲子游戏的指导0~3岁婴幼儿亲子游戏内容 3个月~6个月亲子游戏 游戏1 坐坐和跳跳 材料准备:无 玩法:1、教师(妈妈)坐在地垫上,让宝宝面对面坐在她们双脚上,利用膝盖关节的一伸一屈使宝宝一上一下...

婴幼儿的思维有哪些特点婴幼儿的思维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思维的动作性,这个 特点主要表现在婴儿身上,就是说婴儿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 的,一般来说,婴儿只考虑自己动作所接触的事物,只能在动 作中思考,而不...

心理学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不良品德学生的转化一般要经过什么过认知心理学对于那些混子这样的同学不爱学习的原因多是没有学习目标对于为什么而学习和为什么要学习认识不清。这样就要通过学习心理学对其进行教育。当一个人体悟到了学习很...

怎样有效促进婴幼儿视力发育长期以来,父母们由于缺乏保护婴幼儿视力发育方面的必要知识,对婴幼儿视力发育的问题,尤其是对婴幼儿视网膜的脆弱性的认识严重不足。麦宝经过研究发现,在可见光中,有一种高能量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涟水县大东中学 许文龙【内容摘要】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除了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使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呢?本文从五个方...

什么是品德测评总体印象测评法 所谓总体印象测评法,又称整体印象评判法。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随意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方法。例如,某小学要求班...

小学儿童品德说理法为什么要有科学性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人们总结出了与品德发展相适应的许多方法,其共同点都是依据品德的结构成分,从知、情、意、行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说服教育:晓之以理、提高认识、转变...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展开1全部 一、非常好动,手脚灵活,剪贴、系带、画图都很技巧地做到。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动作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增强,喜欢跑、跳、攀、钻等各种活动。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有...

如何根据实际利用微课教学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提高品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难以掌握或者容易忘记的知识,它们需要课后反思和复习。教师精心备课、搜罗素材,利用精致的微课辅助教学,定会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细致深入地研究微课,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