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小学数学如何备课

更新:01-23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始终是寻找起点与目标之间的最短距离,每一过程都是师生选用一定的材料与学习形式,通过互动、对话,从起点迈向终点的过程。 • 有效教学: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阅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备课? 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性的备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都能注入属于自己创新的火花,要从根本上改变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上到哪里算哪里”的不负责任的思想,或备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年复一年的抄旧教案本,没有一点创新的成分,抄现成的教案设计导致只能得其“形”,而不能悟其“神”,因此,我将自己几十年的备课经验,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备好一节课的几点体会。

一、走进学生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才能准确有有效地上好每节课,而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就务必要对每一节课如何组织、如何引导加以仔细的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学生“犯错误”,因为学生的不同认识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

最后通过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老师的整理和点拨,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正确的认识。 例如:小学一年级下下册数学《左右》章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一般要在7~9岁,才能逐渐形成以他人为标准辨别左右的能力。所以这部分学习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本课时的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和探索中观察、感知“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所以可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设计一些游戏逐步进行深化,让他们初步感知体会相对左右和同向左右的区别。比如设计两个同学面对面,老师发口令:拍拍自己的左(右)肩,拍拍对面同学的左(右)肩……学生按口令活动。也可以我面对学生举起右手,让学生说说老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开始会条件反射地认为老师举的是左手,这时我不宜立即予以纠正,可以转过身去,让同学们看看有什么不同。

通过学生直观的游戏,让学生自主认识到左右会因为参照标准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二、钻研教材 数学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就需要在课前对教材有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很不明确地写在教材中,是一条暗线。

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例如小学一年级下册9+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从教材的表层看有几种不同的算法,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我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分析,提倡学习“凑十法”进行计算,进行深层次挖掘。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以“十”为单位进行计算的思想,也是为以后后续学习的需要。

因为在人类认识的历史长河里,有两次的飞跃,从逐一计数到按群计数是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按群计数到以“十”为单位进行计数。 另外,钻研教材还要钻研练习题,练习题是数学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并有助于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与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要首先把课本中习题都做一遍,以此分清哪些题是与新课相联系的基本题 ,哪些是加深理解的变式题,哪些又是综合题。

另外,还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题目,以提高练习效果。

二、活用教材 知识无处不在,教学的阵地也可以无处不在。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提供的静止的教学资料转变成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素材,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知识。让数学知识转化成实践知识,通过实践知识又进一步深化数学知识,相得益彰。

让教材的内容情景化、动态化、生活化。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学习《左右》章节中当学生对“下楼梯时是靠左走还是靠右走”发生争议时,我在备课时就根据自己班学生正好在一楼,平时上下楼梯的机会不是很多的情况下,现场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活动——爬楼梯。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我感到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程度比模拟教学、抽象教学更到位,并且进行这项活动并不是一件难事,从而起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

当学生得出“上、下楼梯都是靠右走”的结论时,进一步渗透了安全教育,并且在此情况下我设计让学生想想在马路上应该怎么走。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拓宽教学思路,初步建立“大数学”...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91272.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初中学业考试指导与训练数学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

小学数学乘法口决和加减法九九乘法表和口诀 乘法表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中班数学一年四季变变变活动反思活动过程 1.先提问幼儿知不知道一年分为几个季节? 2.出示“一年四季我知道”的儿歌。教幼儿读,启发幼儿从儿歌中找答案。 3.找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出示挂图让幼儿...

浅谈如何培养数学尖子生数学尖子生的培优策略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出类拔萃的人才,没有这样的人才就谈不到文化科学的进步。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当前社会正是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

初一数学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1\当这六条线段为一个正四面体的各棱时有最大值n=42\\\设X为5,Y为2:2(5X-8Y-4)=10 10/9=1余1 设X为7,Y为1: 2(5X-8Y-4)=46 46/9=5余1 所以余数为13\任意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是k...

初一数学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1由六条长度均为2cm的线段可爱1当这六条线段为一个正四面体的各棱时有最大值n=42\设X为5,Y为2:2(5X-8Y-4)=10 10/9=1余1设X为7,Y为1:2(5X-8Y-4)=46 46/9=5余1所以余数为13任意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是k,k 1,k...

谁有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八年级数学学科能力解题技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 八年级数学学科能力解题技能初赛试题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计15题,满分为120分;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5分,合计30分) 1、...

怎样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1.提问要讲究层次性.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铺垫性的子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并解决问题.讲究问题的层次性,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可供不同层次...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备课工作一、备好教师 我们都知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要教好一堂课,备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如何备好教师自己,在我看来,首先就是自己内在的知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