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如何发挥好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更新:01-29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数学核心素养内涵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是现代人们适应社会、迎接挑战的必备素养。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数学能力,不能简单地描述。我们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阅读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的确我们的学生正是借助于我们安排的各种练习题的刺激,积极进行思维活动,进而完成其学习任务的,它对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课堂内容起关键作用。练习的目的,就是获取知识。设计好练习,也就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所在。要使课堂练习真正起作用,教师针对本班学生情况的、特有的、有效的练习需要我们精力地设计。做到适度、高效,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练起来才会更省时更有成效。 在平常的教学中,有好多的老师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认识上有误区,第一认为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如学生哪个字写错了,就罚他抄十遍。在听一次公开课中,有位老师布置的作业

(1)、4小时行8千米,1小时行多少千米?

(2)、6小时行3千米,1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第一题学生很快就做出 8÷4 =2的正确答案;第二题学生一看与第一题一样的,没多想就说是6÷3=2的错误答案。第二是认为要形成技能,越多越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人形成技能,不是越多越好,它有一个衰退点。如六年级的复习考试,考多了,他不投入,相反是越考越差。我们试想一下:一节新授课下来,给学生布置同类型10道练习题做,如果学生会做,做这么多只是机械的重复,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呢?如果连一题都不会做,让他做更多的题又有何意义?数学课应该是重“质”而不是“量”!为什么有的学生不需要课下做很多的习题,照样会做,而有的学生每天徜徉在题海中,却没有什么提高?原因就是“质”和“量”区别。所以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的练习是非常重要,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练习要重算理。 如在教两位数除以一位数42÷3时,师可以利用画小棒给学生讲明算理,先一人一捆(10根),然后拆开一捆再进行分配。学生在明白天算理后,再引入竖式除法,学生就能轻松接受。

二、练习要突出重点。 数学教学是分单元进行的,每一单元可划分为几个“知识块”,同一“知识块”的几个教学课时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或叫“知识点”。课堂练习就是要围绕每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设计。例如,教学“两位数的除法笔算”前两课时,重点、难点是试商。新课前的练习应为学习试商方法作知识铺垫,可这样设计: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24*() 基本练习:7 3 =( )% 、 80%=( )填小数。 综合练习:从小到大43 、0.745 、 7.5% 创新练习: (5 4 -45%)*(40%-4%) 通过上述几个层次的练习,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同时也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有收益。

四、练习要有创新。 多途径、多角度地训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学生个体素质的需要,是课堂练习设计的重要依据。要达到这一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设置创新的情境。

1、设计联想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可从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和逆向联想等方面设计练习题。如看到“a是b的5/6”,要求学生联想到:

(1)a与b的比是5∶6(横向);

(2)b与a的比是6∶5(逆向);

(3)b是a的1 1/5倍(横向、逆向);

(4)a比b少它的1/6(纵向);

(5)b比a多它的1/5(纵向、逆向);

(6)a增加它的1/5与b相等(纵向);

(7)b减少它的1/6与a相等(纵向)。

2、设计多解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例如,学习分数应用题后,教师可出示应用题:“一根长64米的铁丝,剪去总长的5/8做了20个周长相等的方框架,余下的还可以做同样的方框架多少个?”并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

(1)用分数应用题解法求解:①20÷5/8-20=12;②64*(1-5/8)÷(64*5/8÷20)=12;③64 ÷(64*5/8÷20)-20=12;④20÷〔5/8÷(1-5/8)〕=12;⑤20÷(5/8÷1)-20=12;⑥20*〔 (1-5/8)÷5/8〕=12;⑦20*(1÷5/8)-20=12。 (2)用比例方法求解:设还可以做x个方框架,得5/8∶20 =(1-5/8)∶x。 (3)用工程问题解法求解:①(1-5/8)÷(5/8÷20)=12;②1÷(5/8÷20)-20=12。

3、设计多变题(或多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一题多问”和“一题多变”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例如,

(1)、公鸡有120 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3 1 ,母鸡有多少只?

(2)、公鸡有120 只,是母鸡只数的31 ,母鸡有多少只?

(3)、公鸡有120 只,母鸡比公鸡多31 ,母鸡有多少只?

(4)、公鸡有120 只,比母鸡多3 1 ,母鸡有多少只?

(5)、公鸡有120 只,母鸡比公鸡少31 ,母鸡有多少只?

(6)、公鸡有120 只,比母鸡少3 1 ,母鸡有多少只?

(7)、公鸡有120 只,母鸡比公鸡多31 ,公鸡比母鸡少几分之几?

(8)、公鸡有120 只,公鸡比母鸡少3 1 ,母鸡比公鸡多几分之几? 4.设计开放式习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在下面式中的()内填上适当的数,要求连续进位:235*( )。学生通过观察、尝试,最后得到只要看数字2,能进位就可以连续进位了。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94884.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及至整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探寻的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崭新的发展道路,追求的是社会的和谐发展,它...

如何更好的发挥小朋友的动手操作能力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关键在于表扬! 他们动手的基点是家长对他们动手的认同。家长能认同孩子的动手能力会让孩子觉得他这样做是可以让父母高兴的,而他也能从中得到她想要的!这就是...

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如何发挥评价在阅读教学中的激励作用评价作为一种促使学生转变和发展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积极的评价总会给学生愉悦感,从而产生一种不断向上的动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如何突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主题研讨结论1.抓住知识间的衔接,运用迁移的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我们先来关注数学的学科特点。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性很强,每项新知识往往和旧知识紧密相连,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

数学教学点活动的特点对幼儿的影响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好处反思就是教师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后的总结,总结这一节课的经验与不足,使自己的经验更丰富,减少失误,获取更大成功。 人的思维具有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特性,在数学教学...

如何发挥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育界的人士通常把教师、教材、教具统称为“教育中的三大基本条件”,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和基础。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教具可节省时间与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高...

小学数学教学在运用信息技术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教师如何合理又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试着从以下方面来论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

兴趣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会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变化。对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布阵设疑、创设问题情景,具有调控讲课节奏和课堂气氛的能力是必不可缺的。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