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写作范文 → 正文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更新:03-08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哪些基本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 (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以及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保障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阅读

(1)合议制度。即由3名以上的审判人员组成审判集体(合议庭),代表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法院在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时,除适用简易程序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外,其他案件都由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同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发回重审的案件、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都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实行合议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审判人员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同时,还可以防止审判人员独断专行,保证案件公正审判。 (2)回避制度。即法院审判某一民事案件时,执行审判任务的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与案件有一定利害关系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退出审理活动的制度。 实行回避制度可以保证审判人员公正审理,依法办案,避免以权谋私或者徇私枉法,违法审判,从而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公开审判制度。即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审理过程应向社会公开;即使不公开审理,也要公开宣判的制度。 实行公开审判制度,将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可以增加审判透明度,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感,保证审判质量,并起到法制宣传教育、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作用。 (4)两审终审制。

即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裁判不服可以提起上诉,有利于法院对一审确有错误的裁判及时纠正,也有利于法院较快地审结案件,及时确定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维护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还可以避免缠讼和累诉。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裁判,当事人不能再行上诉。

为什么说英美法系的诉讼模式是当事人主义

当事人主义又称对抗制,其诉讼模式对证据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当事人对各自诉辩请求所依赖的基础事实有主张责任,当事人未主张的事实法院不得代为主张。比如,在美国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是通过诉答程序来主张各自的事实的。在诉答程序中,原告提出事实主张,被告则针对该事实主张进行答辩。原告如果针对答辩还有新的事实主张,则还可以进行再次答辩。在普通法上,这种交替性事实主张还可以继续进行下去。当事人履行主张责任,被认为是当事人负担证明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双方当事人通过交替性的事实主张和答辩,达到形成争议焦点的目的。如果没有争议焦点,诉讼程序便不再进行下去。第二,双方当事人有形成各自案情的责任。

原告对自己提出的事实主张,被告对自己提出的抗辩主张,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至表面可信的程度,从而形成自己的案情(case)。如果其所提供的证据没有达到该程度,对方则无反驳之责任,而且可以申请法院基于诉答文书作出判决或作出简易判决。这就是英美法系独特的证明责任含义之一,称之为提供证据的责任,或者称之为提供证据推进诉讼的责任。这种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在证明程度上只要求达到20-30%即可。第三,法院作出裁判所依赖的证据资料来源于当事人的提供,法院一般不代为提供证据。也就是说,根据对抗制要求,当事人有收集证据的责任。美国的发现程序就是为当事人收集证据而设置的。当事人是发现程序中的主体,依靠发现程序,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占有证据或了解案情的任何人或单位进行收集证据的活动。

这是一种自动的收集证据的诉讼机制,当事人使用它来收集证据不必取得法院的首先同意或批准。按照美国联邦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美国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当事人可以使用五种手段收集证据。这五种手段是:笔录证言;书面询问;要求提供书证和物证;要求自认;要求检查身体和精神状况。第四,当事人在庭审程序中负有调查证据的责任。调查证据意指当事人当庭提供证据,并引导出证据的内容。比如,询问证人就是由当事人进行的,法院一般不询问证人。这是对抗制诉讼程序对证据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对抗制诉讼程序必然要实行以上基本的证据原则和证据制度。这就是所谓的当事人主导原则和当事人控制原则。根据这些原则,法院处在相对消极的位置。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在诉讼程序中对有关证据的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司法程序

最近正好翻译了一篇,应该很适合你。司法程序是主体法,管理并提供诉讼法的构架。诉讼法,对应地,指导了法庭如何对法律纠纷做出裁定,或者,如法律学者所定义,司法程序是由法院根据基于法律和正义的理性而不是基于个人的考虑对个人间(或个人和国家问)争议的裁决。这些定义还远远不够,但他们可能满足我们的目的,当我们从下面几点来理解1.司法程序不是处理抽象的问题或者假设的情况,而在真实的各位当事人身上发生的确有争议。2.这些争议不能够通过社区集体的力量得到解决。3.该判决程序不是仲裁性的,而是建立在普遍接受的一些标准。4.这些标准被用于遵循某些固定原则的诉讼,而这些 固定原则又由一套被称为程序法的规则确定。程序法规对诉讼律师来说既是规范性法规又是授权性法规:规则告知或设法告知当事人,哪些是律师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并提供可供律师使用的手段,或设法得到所追求的结果。

美国诉讼程序远不止解决法律纠纷,一个显著要素是适用于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抗辩式体系,这也是普通法国家庭审诉讼的特殊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由法官(或法官加陪审团)根据双方辩护人所提出的证据认 定事实并适用法律。在这个庭审诉讼程序中,从诉讼开始,事情发展,乃至取得证据,双方当事人负几乎负全部责任。法庭基本不加干涉。其本身不做调查。甚至不提问题。多数情况下,其只负责章指导指导程序,并当对法律上产生争议时做出决定。这个体系对应了采用司法人员司法人员侦审制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在司法人员侦审制的庭审中,法官自己积极调查,在法庭上询问,贯彻法律,认定事实。在抗辩制中,律师的权力范围和责任很广。正是律师做出最初的决定,通常也是最终决定选择哪个法庭,赔偿多少,书面诉讼性质,哪几个当事人,庭审前调查的范围和种类,庭审的形式(是否有陪审团或非陪审团),提出调解,证据的范围和种类,发言和争辩的方式,在允许的范围内,发言的语速和激情。

庭审主要是由律师编导。他们作为演员提供脚本,凭借被传召来的目击者,和直接质问和交叉质问目击者得出的证词。法官们的打断偶尔并简要,确保所有的法定程序得到落实并取得实质性的公平。他们判定证据是否可被接受,但这起的是一种否定作用来排除不可靠证据,而不是积极地提供决定案件结果的事实。抗辩制得到普遍应用的原因很多,但有四点肯定是最重要的。1.人们认为更真实的判决产生于双方当事人直接参与的辩论。一方当事人自然是寻找,发现和表达证据效率最高的人,通过证据体现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揭露对方弱点。2.当事人双方总归是最希望解决纠纷的人,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投入时间,经历和金钱,如果需要的话。3.尽管在不需要作出最终决定的时候不偏不倚的调查可能更合适,但树立对立面使诉讼所必须的是或否的判决更为简单。

4.因为依靠法律已经去掉了依靠被定性为原始时期使用的暴力,人类好战的天性更能通过双方当事人亲手解决纠纷的方式得到满足。相比科学或历史研究的方法,这种寻求法律纠纷结果的体系有时候看上去令人不满。抗辩制下胜诉往往不取决于案件本身的实体问题而取决于其他因素,想到这点,人们便有理由对其产生怀疑。抗辩式体系的批评家指出它倾向于把诉讼沦落到一场昂贵的游戏,游戏中,律师变成主要的玩家,结果取决于他们的技巧而不是司法公正或者案件本身的真相。在当今时代,有种向着增加法庭担任肯定或积极作用发展的趋势,反映出与体育或游戏式诉讼理论大相廷径的趋势。然而,不容置疑,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司法程序各个阶段中的主要责任和控制权还在双方当事人手中。

从份理解美国法律程序要求我们不断关注抗辩式体系的存在,关注对其缺点的重要分析。

法律对抗制和询问制的比较

诉讼法中的对抗制是与纠问制相对的一种民事诉讼程序制度。该制度下,主要由律师为当事人出庭辩护,而法官所起的作用相对被动。理论上,当事人承担提出法律和事实的全部责任;法官仅有确认或拒绝当事人主张的义务。

该制度主要应用在普通法系,是美国民事诉讼法最主要的特征。

询问制是指纠问制。纠问式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不论是否有被害人控告,均依职权主动进行追究和审判的诉讼制度。在纠问式诉讼中,法院不再是中立的第三方,而成为对危害公共秩序和君主利益的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追究者。

特点

(1)审判官集侦查、控诉、审判职能于一身,不论是否有被害人或其他控告,根据职权主动追究犯罪;

(2)司法机关负责调查事实,侦查和审判秘密进行;

(3)原告人只是告发人,几乎不负法律责任。被告人只是诉讼客体,没有任何诉讼权利,只是被审问,受追诉的对象;

(4)被告人的口供是最佳证据。刑讯逼供合法化、制度化。最典型的纠问式程序见于德国1532年的《加洛林纳法典》。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3_8480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有哪些第六条 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

关于民事诉讼的调解方法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调解规定》民事诉讼调解的方式可以根据案件的难以程度和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调...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调解原则: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始终;自愿、合法基础上进行调解;不成要及时判决; 调解一般应当双方自愿同意。但离婚案件,法院应当依职权主动调解。 1、调解内容不受诉讼请求限制,调...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包括哪些呢1)合议制度。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包括哪些内容民事诉讼中有四项基本制度: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 1.合议制度是指由三人以上审判人员组成审判集体对案件进行审理,合议制是相对于独任制而言的,独任制度是指由一名...

民事诉讼保障制度要知道哪些(一)财产保全 1.财产保全的概念和种类 诉讼中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是:需要对争议的财产采取诉讼中财产保全的案件必须是给付之诉,即该案的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将来的生效判...

民事基本制度包括哪些事项“民事基本制度”即指民事活动中最主要的民事行为准则。民事活 动是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最广泛、最活跃的方面,因而有关规范各类民 事活动的规则也是丰富多样的。但为保证国家经...

我国民事诉讼公开审判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第一,对公民公开的程度不够。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法院不重视对公民的信息公开。表现在:在法院内部的公告栏张贴案件开庭审理的公告,当事人没有机会看到,并且不遵守公告中规定的时间...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有什么重要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有什么重要性,环境公益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性或必要性 1、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