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健康成长 → 正文

让“胖问题”引领课堂《深度学习》读后感

更新:03-1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深度学习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具有批判性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会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波普曾说过: 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知识,去实验,去观察。 ?

问题是思维的途径: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而解决问题的实质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例如:例如:在学习比较级时,比较两个学生的年龄。Who is younger?你必须知道,How old is Tom?How old is Helen?

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 去问题教育 ,学生没有问题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尤其是我们小学的英语课,由于学科性质的决定,课堂教学的思维含量越来越少,更多的只是跟读,跟说,或者是简单的问答,更是几乎看不到学生质疑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们几乎没有回答问题的兴趣了,更不用说大胆提问。

结合教学的一些实践体会,谈以下几点

就如文中所说:课堂问题可以分为 瘦问题 和 胖问题 ,非常干枯的问题是 瘦问题 ,很有价值的问题是 胖问题 ,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一、抓住有效的提问时机

1.导入新课时提问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找到接合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英语知识后一个单元很多都是前一个单元的拓展和延伸,巧妙地结合新旧知识创设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

【课例】 《More exercise》

学习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用法。在第一课时教学的引入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In your group,after the winter holiday,you are taller and bigger,who is taller than you?Who is heier than you ?Who is stronger ?

2.Can you run fast/jump high?(这是五年级学过的词组)

然后用他们课前调查的小组体育成绩进行问答引入(新的单词适当地解释)

How far/How high can you jump?How fast can you swim/run ?

然后进行总结Oh,we can say *** jumps higher than ***等

最后用:Let s see how about these children ?引出B部分其他副词。

这样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既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也符合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 的教学原则,同时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把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排除学生理解新语言的一种障碍,为新语言的教学创造条件。

2.突出重点时提问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虽然可以让教师达到心理上的满足,却不能让学生获取最主要的基本知识与情感。备课时,需在教学内容中找出重点,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惑,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起其他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抓住了重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

【课例】 《Public signs》

1.仔细观察这些标志的表达方式,它们有什么异同点吗?开头字母大写。只有Danger!和Be quiet!有标点。

2. 你可以把它们分成几类,说说你的依据?

No+动词ing ,Do not+ 动词原形, Be+形容词,

动词词组(Keep off the grass),名词(Danger!)

3.你能把No 的词组改成Do not 的词组吗?动词要注意什么?

如: No smoking Do not smoke

4.你能用We should We shouldn t 分别来解释B部分的标志吗?

【课例】《More Exercise 》

在课文学习前先提问:

Is Jim happy?Why?What is his advantages?

What is his disadvantages?What is his plan?

这些问题的回答正是本课的重点。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加以补充与纠正,并让学生反复操练,循环往复,以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3.化解难点时提问

备课时,除确定教学重点外,教师还应该找出教学难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有的在语音、语调上,有的在语法上,还有的在句子结构,课文理解上。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化解难点来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这时适时有效的提问

【课例】

《Asking the way》 在深度阅读中,下面两个问题需要学生自己阅读,寻找线索,分析和思考。

1.To get to the museum,he must get off at the second stop,right?(对话中有一句How many stops are there?Only two。

是这个问题的依据。这里正好是对数词在两个词组中的正确用法进行一个比较 at the second stop-序数词加名词单数,基数词+名词复数(除one),这是很多同学容易不理解或做错的。)

2.It is very easy(容易) to take a bus at the post office,isn t it?

(这题的依据是另个关键知识 There s a bus every five minutes.的理解

教学中通过询问乘班车到校的学生,如公交车108一般30分一班,在比较中理解easy)

这样,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逐步化解教学难点,降低理解的难度,在讨论分析中,又再次巩固和加深理解。

4.环节过渡处提问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 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 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要衔接自然,否则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课例】 《Asking the way》 部分教学

在学习了 场所单词之后,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提问:Where s Da Runfa Supermarket?Wan Da square?等。帮助学生先用简单的介词短语来回答,然后引出It s on ***Road。然后看地图回答?From our school to ...,how many crossings are there ?There are ...crossings.How can we get there ?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问,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在过渡处提问,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二、设计艺术的 胖问题

1.趣味性的问题

学生只有对探究发生兴趣,才会产生探究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因此问题的设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趣味性强的问题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 Birthday这一单元,告诉学生My birthday is on National Day,a week ago I had a birthday party, so what date is it today? 这是一个应用与综合性的问题,学生必须理解举行生日聚会那天是国庆节,10月1日,一周前,那么今天是10月8日。

如在学 there be 结构时,问学生:There are five birds in the tree,a hunter shoots one ,how many birds are there ?这其实就是一题脑筋急转弯,答案是 no birds 。

2. 实效性的问题

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预设问题时应想到学生能不能回答、可能回答什么,猜想学生回答中可能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注意问题的有效性。盲目提问或随意提问都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英语中有这样两类问题,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前者也叫yes/no问句,回答很简单。而后者更需要学生认真思考,说出具体的内容。可见后者更有问的价值。

如在六年级英语 谈论送礼物 这一单元,问:Why does grandpa give grandma a teapot and some tea?启发学生讨论What presents can you choose for different people? 在思考,讨论,回答中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送礼的注意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礼物。

在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时,我们经常会设计一些判断题。这样的题目有50%的正确概率。在教学时,我还会问why?不管判断对或是错,都要说出一个理由。让他们不只满足于答案,而是去思考、去探索真正的原因。

如学 问路 这一课,为了帮助和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几个判断题,课文内容:There are only two stops。如果问How many stops are there?学生很容易回答。但是让他们判断He must get off at the second stop.他们必须先思考,有几站,然后思考是否必须下车,为什么?这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不下车,就错过了那个地方。又如There is a bus every 5 minutes.这句,让他们判断It s very easy to take a bus.他们必须理解every 5 minutes,然后判断是否容易乘车。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6_610.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