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年龄段培养 → 正文

论文浅谈儿童美术的特点1200字

更新:01-0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摘要】美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实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民审美素质的提高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相对的可行性与紧迫性。纵观我国当今的教育现状,素质教育已深入到学校各个领域,已经引起包括美术教师在内的许多科任教师的深切关注和认真思索。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学生审美意识的启蒙者,小学美术教师应着重致力于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造思维与审美意识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在创作的同时就极为注意对事物的观察和对科学器械的研究,所以他才能画出如《最后的晚餐》等一幅幅严谨而传神的画作。 在大力提高和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因为学生审美的心理认识是随着年龄而逐渐增强的,只有把握好儿童的年龄特征,才由于儿童美术教育的开展,才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思维与动手能力。 【关键词】年龄 想象力 创造力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儿童审美思维与实际的动手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但长期以来,不少小学的美术教师却只注重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尤其是临摹技巧,而忽视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低段到高段学生的美术课,学生所进行的活动一直都是对教师指定画作的模仿,缺乏丰富的相对性的教学方式变化。所以长期以来,学生对一幅画美与丑的评价始终是画得“像”还是“不像”。除了眼与手的活动,根本谈不上心灵的参与,整堂课更像是枯燥的理论复习课。不少教师甚至没有认真研究过儿童所在年龄段实际的审美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就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更是没有达到美学教育的目的。 在一次中段年级学生的教学课上,我出示的课件上有两只花盆,我要求学生将这两只花盆想象组合成一个民族的传统乐器,结果许多学生绞尽脑汁都未能想出这两只花盆竟能组合组合成朝鲜族的传统乐器长鼓。于是我又在黑板上画很多图设法启示他们,结果许多学生都拿出美术本进行摹画(以为是我布置给他们的作业),临到下课竟有学生将本子递给我,问我他画得“像”还是“不像”。因为他们确实不知道怎么去想象,在应试教育中,老师说的就是圣旨(也或许是我忽视了学生这个年龄实际的接受能力)。也难怪,现在孩子活动的空间很少,生活方式单调,整天奔走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陪伴他们是严厉的师长与家长,冰冷的电视、电脑,还有重复而繁重的各项培训。童年失去了丰富的色彩,大自然失去了灵性,直接的影响了孩子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挥。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要多抽时间陪孩子尤其是低段年龄的孩子去亲近自然,说不定一根小草就能激发孩子的灵感和兴趣,哪怕他暂时还不能将小草描绘出来。或许在不久以后,他的灵感就会随着这种积累而爆发。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条件的制约,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矛盾。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从某种程度上仔细观察这种局部特征,多留心,就会很顺利的解决这种矛盾。儿童的审美意识不是生来就具有的,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心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要美术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才能形成各种良好的审美品质。所以美术教师在儿童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充分掌握儿童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才能有利于儿童美术教育的开展。

一、 造型阶段(5-8岁) 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画的初始阶段,在幼儿园教师和父母的引导下,他们头脑中储存了一定的线条和形状的概念,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表达自己对美的认识,但由于对握笔和线条的掌握程度仍有差异,所以部分物体形状仍然不够准确,线条断断续续。这个阶段的学生的绘画称为有意识的描绘。对于造型阶段的学生,教师应采取让学生摹画与游戏所结合的方式,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并不完全愿意在大人的严格指导下进行作画,而是希望自己自由的绘画,并且希望自己的涂鸦能够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采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游戏是调动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最佳方式,能充分的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比如在《摇滚小精灵》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对各种卡通人物进行摹画,然后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短时间的球类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圆形物体的滚动原理。让以绘画手工为主的课堂变的有静有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

二、 写实阶段(9-10岁) 这个阶段的学生造型能力比低年级的学生要进步许多,但偶尔仍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他们已经能对部分简单易懂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并且对色彩开始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色彩的爱好往往是情绪化的,主要表现为:

1、用色大胆;果断单纯。他们所使用的颜色和颜料都是依托自己的爱好,与生活中物体的真实色彩和将要表现的物体的特征严重不符。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加强学生有关方面的严格的思维训练,从而引发学生对颜色的思考,发现问题,启发自己进行学习。

三、 转型阶段(10-13岁) 这个阶段的学生的造型能力、色彩...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7_1789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