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年龄段培养 → 正文

4岁内小儿常见病-脱肛

更新:09-14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912个月宝宝常见病防治]宝宝营养不良 病症:小儿营养不良,中医又称为“疳积症”,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通常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消瘦,毛发干枯无光泽,面色发黄,食欲不振,抵抗力低,极易患病等。...+阅读

脱肛的早期表现仅在排便时有一团红色的又湿、又软的肿块在肛站口,便后肿块很快架缩到肛门内。反复发作后,肿块不能立即回缩,必须用手帮助把肿块回复。由于经常脱重,粘膜受到磨擦刺激,粘液分泌增多,粘膜出现充血、水肿、出血、溃疡,甚至坏死。 肛管、直肠向外翻而脱出肛门外,称为肛管直肠脱重,简称脱肛。多发生在4岁以内的小儿,但1岁以内的婴儿很少见到患此病,这个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可自行痊愈。

脱肛的原因有两大类

1、先天因素:与上儿直肠的解剖特点有关,即小儿的先天性因素是盆腔组织结构发育未完善,支持直肠的周围组织相通薄弱、固定不牢。

2、后天因素:为腹腔内的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状态,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呕吐、频繁腹泻;排便习惯不良,坐便盆时间过长等,都可以促使直肠脱重。这种情况不妨打个比喻,袖口看作肛门,如果夹里与里子连接不牢,夹里就容易从袖口脱出,脱肛的发生就是这个道理。

脱肛的早期表现仅在排便时有一团红色的又湿、又软的肿块在肛站口,便后肿块很快架缩到肛门内。反复发作后,肿块不能立即回缩,必须用手帮助把肿块回复。由于经常脱重,粘膜受到磨擦刺激,粘液分泌增多,粘膜出现充血、水肿、出血、溃疡,甚至坏死。

那么如何避免脱肛的发生呢?

1、要使小儿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切忌坐便盆时间过长。

2、有便秘小儿,平时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3、有咳嗽及反复腹泻的病儿,积极治疗原发病为主,以预防脱肛的发生。

对经常脱肛不能自行回复的,必须去医院进行治疗。如果一般的保守治疗仍然没有效果,那就必须进行手术。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7_2850.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4岁以内的小儿易患脱肛脱肛的早期表现仅在排便时有一团红色的又湿、又软的肿块在肛站口,便后肿块很快架缩到肛门内。反复发作后,肿块不能立即回缩,必须用手帮助把肿块回复。由于经常脱重,粘膜受到磨擦...

脱肛是4岁内小儿的常见病肛管、直肠向外翻而脱出肛门外,称为肛管直肠脱重,简称脱肛。多发生在4岁以内的小儿,但1岁以内的婴儿很少见到患此病,这个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可自行痊愈。 脱肛的原因有两大...

四岁内的小儿易患脱肛脱肛的早期表现仅在排便时有一团红色的又湿、又软的肿块在肛站口,便后肿块很快架缩到肛门内。反复发作后,肿块不能立即回缩,必须用手帮助把肿块回复。由于经常脱重,粘膜受到磨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