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年龄段培养 → 正文

湿疹荨麻疹

更新:09-20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我女儿54天大了,前段时间就发现脸上出现了红斑,早上醒来特别明显,下午后会减淡,现在又出了红点点,医生说是湿疹和丘疹性荨麻疹。怎么办呢?另外她脸上还呈现血管扩张状,不知道要不要紧啊?

荨麻疹可发生在皮肤的任何部位,在十几分钟内延及全身,也可在1-2小时内消失,正所谓“来得快、去得快”。皮疹处奇痒以致常常去抓,抓后出现一条条抓痕,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时一天发几次,也有数天发一次。 有时除了皮肤上出现荨麻疹外,还伴有一阵阵剧烈的腹痛,这种现象说明胃肠道黏膜也受到过敏原的影响,出现水肿、充血。最为严重的是喉部黏膜也可因过敏而出现水肿,引起喉梗阻,影响呼吸尤其是吸气发生困难。此时需要将气管切开,进行抢救。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要提高警惕。 预防: 如果有荨麻疹发作频繁的小儿,家长最好记录小儿一天的生活内容(例如吃过什么食品,到哪里去过,闻到过什么气味等等),希望找到过敏原,今后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减少荨麻疹的发生。 有的家长认为荨麻疹是吃海鲜引起的,因而禁止小儿吃这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正确。过敏原有许许多多,在没有明显证据时,最好不要随便禁食某类食品。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 提示: 过敏的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某些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吃进去的过敏原或吸入花粉、霉菌、动物皮屑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症状就立刻表现在皮肤上。治疗的根本不是要从数不清的物质中测试出过敏原,去回避它,而是要完善宝宝的胃肠道系统。且现在医学上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因此平时可以吃一些妈咪爱或合生元等有益菌(有益菌不是药,可以常吃),改善宝宝的胃肠道系统,等宝宝胃肠道系统趋于完善,病情当会有所好转。 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多见于肥胖婴儿,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一)病因和发病 病因比较复杂,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营养失调。营养过多、消化不良、衣着不当,外部刺激等都是本病的好发因素。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有3/4的患者父母双方或单方有过敏性疾病病史。 (二)病人表现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四)注意事项 1.婴儿湿疹皮损勿用水洗,严禁用肥皂水或热水烫洗,可用植物油擦干净,且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2.婴儿睡前应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 3.衣着应宽大,清洁,以棉织品为好,婴儿尿布应勤换洗。 4.激素类软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积长期应用可产生副作用。婴儿皮肤比较嫩,用药不当往往加重病情。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五)预防常识 1.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等。 2.温度适宜。室内温度不要过高,衣服不要过暖,减少汗液分泌的刺激。 3.注意饮食的性质、调配和喂哺间隔时间,不要喂的过饱,尽量避免吃牛奶,鸡蛋等异性蛋白食物。 小儿湿疹的治疗 婴幼儿由于对某种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肝油等异性蛋白过敏而发病。外界温度突然变化,穿化纤、毛织品等衣服,肥皂的刺激以及消化不良、便秘等也可致病。有时还可以是多种致敏源共同引起,患儿大多为遗传性的过敏体质者。 婴幼儿由于年龄小,过敏时不能使用副作用很大的成人使用的常规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由于皮肤太嫩,也不能使用外用涂抹药物,防止引起皮肤硬化,留下疤痕。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7_4867.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