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年龄段培养 → 正文

3岁以上儿童,应定期测量血压

更新:09-20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六课教学反思]该节课是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六课。在此节课之前,孩子们已经学习了比较要统一起点才能保证比较的公平的比较的规则,也已经体验了用手来测量、用各种不同的物体来...+阅读

高血压在成年人是一种常见又严重的疾病,可以造成心脏冠状动脉疾病与脑血管病变而造成死亡。高血压的盛行率在各国统计都有不同,大约为10~30%。一般建议四十岁以上的成人应定期测量血压,以期早期发现以及早期治疗。

但是,父母亲要知道高血压并非只发生在成人,儿童和青少年一样有高血压症的发生。各国学龄儿童高血压之盛行率约为1~3%,而在台湾,根据学者统计,国小至国中学童高血压患者约有0.13~0.5%。

尤其是近年来,儿童肥胖问题愈趋严重,为人父母通常会想办法帮孩子女减肥,但却没有同时注意到血压的变化。根据美国研究,估计有2-5%儿童有高血压,而青少年中又有两成血压超标,所以美国建议3岁就要开始量血压。儿科专家建议平时就要帮孩子养成量血压的习惯,千万不要等到长大成人再开始测量,以免延误治疗。孩子的血压指标与成人略有差异,如成人收缩压120mmHg(毫米汞柱)非常理想,但12岁以下儿童收缩压115-118mmHg已算偏高,3-5岁有110mmHg也已经偏高,所以最好定期检查血压为宜。

儿童的血压和其年龄、身高及体重都有密切的关系。过去小儿科曾调查住院儿童量血压的情形,发现小于2岁者有97.1%的人未曾量过血压,而2至6岁者有83.9,6至12岁者有93.7%,12~18岁者则全都未曾量过血压,可见台湾的家长对于儿童血压问题普遍都不重视。

进一步分析,引起儿童血压高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肥胖、高血糖症、高尿酸症、遗传、食盐、药物、环境和发育等性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称为原发性;另一种可找出潜在原因的高血压,称之为续发性高血压,例如心脏血管、肾脏、内分泌等系统出问题可引起高血压。在成人之高血压大多属于原发性,而儿童之高血压,则大多可找到原因而加以治疗的,其中起源于肾脏问题的最常见,占了72.7%,其次为心脏血管疾病(占10%),而原发性高血压只占0.5%。

由于血压会随着身高体重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因此在儿童时期高血压的定义,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新制定的标准,也即是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对于儿童与青少年而言,成人的高血压的临床标准并不适用,而应该使用百分位标准。根据年龄、身高及性别校正后,血压值高过同龄儿童或青少年血压值的95百分位者,才算做高血压。

要确定儿童血压是否偏高,先要有正常的血压曲线,由研究中我们知道儿童正常血压以及高血压分类。最后,我们要呼吁每一位家长,现在就开始注意儿童的血压问题;3岁以上,至少应每年测量一次,一旦发现血压偏高,就应持续测量,以便了解血压的变化,并请儿科医师进一步身体检查,必要时再加上X光摄影、心电图,甚至心脏超音波和心导管检查等检验程序,以确实找出病因。

不同身体组成分析的儿童族群,检查频率之建议

肥胖儿:每3个月做一次,搭配适当饮食/运动指导。

过瘦儿:每3个月做一次,搭配适当饮食/运动指导。

每3-6个月做一次,搭配适当饮食/运动指导。

正常体重儿但有过多皮下脂肪:每6个月做一次,搭配适当饮食/运动指导。

不爱运动的孩子:每6个月做一次,搭配适当饮食/运动指导。

常挑食的孩子:每6个月做一次,搭配适当饮食/运动指导。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7_6330.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3岁以上儿童,慢跑最值得推荐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自然慢跑最值得推荐。一方面,慢跑是一种较为平稳和缓慢的跑步形式,运动时心率一般为每分钟140~150次,比较适合3~6岁年龄段幼儿的生理特点。另一方面,这个年龄阶...

4岁以上儿童血压测量注意事项血压有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之分。通常所说的血压测量指的是测量动脉血压,动脉血压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心搏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小儿年龄越小血压越低,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