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宝宝知识 → 正文

夜雨寄北李商隐教案

更新:01-0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李商隐贾生最后两句诗意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阅读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9_12221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幼儿园大班点字教案认“车”字 1、知道汉字“车”,能准确认读。 2、协助儿童了解各种各样的车,丰厚感性知道。 3、学习儿歌“车”,能完好跟念。 准备:字卡、反映儿歌内容的图像。 过程 一说话导入...

小班数学送图形宝宝回家教案设计去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临海听涛78 小班数学:《送图形宝宝回家》教案设计 -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让幼儿能正确的分辨正方形...

小班德育教案反思让自己高兴设计意图: 喜、怒、哀、乐之情人皆有之,但快乐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却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愉快的情绪既来自于成人的关怀呵护,更取决于幼儿自身的...

幼儿园科学教案怎样让冰块最快融化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

幼儿园5以内加法教案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5以内的加法运算。 2、引导孩子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练习,巩固积累5以内的加法运算的经验,感知加法的有用性。 活动准备: 教具 实物:5本书。 学具 幼儿用书、...

幼儿园学前班巜学习5的组成和加减教案怎么写更多幼教相关知识:点击“中国幼儿教育网”即可进入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字5的组成,知道5可以分成2和3,3和2,1和4,4和1。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

幼儿园15以内的加法教案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5以内的加法运算。 2、引导孩子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练习,巩固积累5以内的加法运算的经验,感知加法的有用性。活动准备:教具实物:5本书。学具幼儿用书、铅笔...

大班50以内加法详细教案怎么写方法/步骤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

一年级数学610的认识与加减法复习课教案怎么写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加深对数感的培养。 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数学知识的过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