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宝宝知识 → 正文

文言文断句技巧有哪些

更新:01-11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翻译文言文闲情记趣节选急!]你看看行不? 译文: 一次,我在山中扫墓,捡了些有山峦纹路很好看的石头。回家和芸商量说:“用油灰在白石盆中叠宣州石,看中的就是它的颜色均匀。我们这座山的黄石虽然古朴,但如果也用...+阅读

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然后再考虑什么人,为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以此为突破口,断句就比较容易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

提示: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断句: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三、看虚词,找位置。(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5、对话标志的词语: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6、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断句: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7、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四、用语法,辩句式。

1、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

2、……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

3、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4、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5、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例: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

断句: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

五、明修辞,巧判断。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短句时可以利用。

如对偶: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断句: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如顶真句: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

如对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9_161569.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文言文记铭说表的文学常识说: 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说,也称杂说。 是一种文体说这种文体很象现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2616438在的杂文或短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去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陈洁YU 《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shào)长(zhǎng)咸集。...

劝说巜荀孑文言文及翻译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

文言文巜狗亦有灵翻译和原文原文: 杨生养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于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见井中有人。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便当出尔。”生曰:“...

文言文巜为学一首致子侄谁知道整篇文章题目应该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谁知道文言文中三飨士的翻译原文: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

文言文两篇求翻译需正确一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一) (一)(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

文言文断句技巧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

文言文怎么断句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