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宝宝知识 → 正文

帮助宝宝改掉吮指习惯

更新:04-04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让孩子享用一生的6个好习惯]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培养孩子的...+阅读

琳琳四岁了,是个人爱的小女生,每个叔叔阿姨见了都忍不住抱抱她。不过,只要和她玩上一小会儿,你就会发现,琳琳总是喜欢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妈妈把她的手指拿出来,但只要过个两三分钟,琳琳就又会把手指放进嘴里。为了这事,妈妈没少操心。有朋友告诉妈妈,吃手指有可能是因为缺锌引起的。可是,检查的结果表明,琳琳并不缺锌。妈妈只好向专家求助,希望琳琳能够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专家认为,大约75%的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就开始吃手指,这被视为正常现象。这个动作一般在2岁以后逐渐自行消失。如果这个习惯动作持续到3岁以后,就成为不良习惯,需要尽早地进行矫正。 吮指可能引发的5大问题 吮指被认为是一种不良的口腔习惯。它很不卫生。 吮指有害于宝贝牙齿的发育和排列,还会使颊肌收缩,引起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影响上下牙的咬合和外形的美观。 宝贝被吮吸的手指会感染、肿胀、增生甚至出现变形的现象。 宝贝一旦吃上手指,就会满足于吃手指的乐趣,不愿参加其他活动,对智力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生理的变化会对宝贝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比如,如果上下牙对不齐,会影响宝贝的发音,造成口齿不清。这会阻碍宝贝和其它小朋友间的交流,还可能会受到小伙伴的嘲笑。 如果在幼儿期及时消除吮指行为,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会随着宝贝的成长逐渐消失,不需要特别的矫治。但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错过了发展关键期,那么以后的矫治工作很可能

就要事倍功半了。 根据宝贝的吮指原因对症下药 吮吸反射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婴儿正是借助这一能力,顺利的吮吸母乳,快乐成长。心理学家发现,吮吸在满足婴儿生存需要的同时,还可以使他缓解饥饿感、减轻焦虑感,获得心理快感。在3岁左右,宝贝因为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的生活丰富起来,因此会逐渐放弃这种原始的、单调的获得快感的方式。但是,有些宝贝在3岁以后,甚至到十几岁依然习惯将手指含在嘴里,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一 由于成人的忽略养成了吮指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他认为,宝贝在这一时期主要通过口部的吮吸动作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时,如果妈妈喂奶方法不正确,或速度太快,未能满足宝贝吸吮的欲望,宝贝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并通过吸吮手指进行自慰式的满足。另外,有的妈妈因为忙碌,忽略了宝贝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宝贝也可能会通过频繁的吮吸自己的手指来发泄心中的不快。如果宝贝长期处于焦虑或被忽视状态,吮指习惯很容易被保留下来,成为“吮指”宝贝。 解决方案:丰富宝贝的生活内容 ●妈妈应尽量丰富宝贝的生活内容,让宝贝在多彩和充满爱意的生活中自然地抛开吮指行为。妈妈可以利用每天收拾家务和做饭的时间,与宝贝说笑逗趣,并要求宝贝做小助手和妈妈一起做家务。 ●可以为宝贝准备一些发展视、听、触觉和想象力的玩具及锻炼动作发育的器械,让宝贝感到有的可玩,有的可听,有的可看,有人交往,不感到孤独无聊。这些方法可以淡化吮指宝贝对手指的依恋,对没有形成吮指习惯的宝贝,也会令其没有机会把手指放到嘴里。 原因二 由于突发事件而养成吮指的习惯。 有些宝贝在四五岁

时突然出现吮指行为,这是一种“倒退”的行为表现。心理学家认为,过度的焦虑和紧张会使宝贝倒退回婴儿时期,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以减少其内心的忧虑。轻微的焦虑事件并不会引发宝贝的“倒退行为”,但当宝贝面临突然的精神刺激或情绪冲突,如父母离异,爸爸妈妈在教养方式上突然的变化,就可能通过吮指行为来获得精神安慰。 解决方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降低宝贝的焦虑情绪 ●要做的就是及时处理那些引发宝贝焦虑的事件,降低宝贝的焦虑情绪。

爸爸妈妈要及时向宝贝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告诉宝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影响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宝贝是妈妈的开心果”等等。 ●要注意的是,在宝贝尚没有能力理解人情事理的时候,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总会让宝贝感到压力,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来疏通这种压力。因此,如果父母能预期到变化的发生,要提前向宝贝做一些铺垫,做好宝贝的心理建设,防范不良习惯的产生。 原因三 不良的习惯造成宝贝吮指。 有一些宝贝啃手指的原因十分简单,比如,因为指甲长了不修剪,而用牙代剪,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不良习惯;或因常常用手指蘸甜酱吃而养成舔手指的习惯。 解决方案:及时发现,对症下药 这些现象只要爸爸妈妈及时发现,并对症下药,如在手上涂上辣酱或苦味剂,就可以很容易地改掉宝贝的坏习惯。 妈咪路路通 4妙招帮宝贝改掉坏习惯 下面介绍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宝贝改掉吮指习惯: 照照镜子

和宝贝一起站在镜子前面,观察他边吮手指边微笑和不吮手指时的微笑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漂亮?然后进一步向他解释,如果他今后还总是把手指放进嘴里用力嘬,牙齿可能就不好看了,想想上嘴唇突出会是什么样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宝贝也不会例外呀! 借助“显微镜”帮忙 对吃手指头的危害,宝贝往往似懂非懂,虽然妈妈常说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得病,可宝贝对细菌没有感受,常把妈妈的话当耳边风。因此妈妈可以带宝贝到有显微镜的地方从他手上取一点甲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游动。这时再配合上面的说教,宝贝对亲眼见到的东西印象深刻,下次吃手指头前就会犹豫,甚至还会向其他小朋友说教。 赏识教育 宝贝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成人的认可,家长可以充分挖掘宝贝自尊心的潜能。比如,妈妈可以和宝贝做“打赌”游戏,看看宝贝会不会将手指放进嘴里。当妈妈发现宝贝有将手指放到嘴角里的意图时,可以采用激将法:“宝宝真是棒呀,今天真的不啃手指了吗? 妈妈就要盯着你,看你是不是一天都不咬手指。” 丰富宝贝的生活 当然,这些方法只在一段时间内有效,还需要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如丰富宝贝的生活,让他的小手忙起来,或教宝贝做手指游戏等。总之,基本的原则是,让宝贝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兴趣,逐渐淡化对手指的依恋。

和宝贝一起站在镜子前面,观察他边吮手指边微笑和不吮手指时的微笑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漂亮?然后进一步向他解释,如果他今后还总是把手指放进嘴里用力嘬,牙齿可能就不好看了,想想上嘴唇突出会是什么样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宝贝也不会例外呀! 借助“显微镜”帮忙 对吃手指头的危害,宝贝往往似懂非懂,虽然妈妈常说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得病,可宝贝对细菌没有感受,常把妈妈的话当耳边风。因此妈妈可以带宝贝到有显微镜的地方从他手上取一点甲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游动。这时再配合上面的说教,宝贝对亲眼见到的东西印象深刻,下次吃手指头前就会犹豫,甚至还会向其他小朋友说教。 赏识教育 宝贝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成人的认可,家长可以充分挖掘宝贝自尊心的潜能。比如,妈妈可以和宝贝做“打赌”游戏,看看宝贝会不会将手指放进嘴里。当妈妈发现宝贝有将手指放到嘴角里的意图时,可以采用激将法:“宝宝真是棒呀,今天真的不啃手指了吗? 妈妈就要盯着你,看你是不是一天都不咬手指。” 丰富宝贝的生活 当然,这些方法只在一段时间内有效,还需要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如丰富宝贝的生活,让他的小手忙起来,或教宝贝做手指游戏等。总之,基本的原则是,让宝贝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兴趣,逐渐淡化对手指的依恋。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9_20134.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燃放花炮常见不良习惯终于解禁,想必大多北京人还会记起小时候放鞭炮时的快乐情形。但,请别急,无论把小鞭撅折玩儿“刺花架大炮”,还是点燃鞭炮往别人跟前扔,这些小时候淘气的招现在可都不该用了。毕竟...

宝宝习惯吃着奶睡觉怎么办特别到了晚上,她就特粘我,一定要给奶头才肯吃着睡觉,否则就哭得很伤心,现在宝宝7个多月了,还这么依赖,以后断奶怎么办呀?有什么好办法哄宝宝睡觉呀?怎么才能让宝宝晚上睡得安稳一些?...

小孩吸手指的坏习惯该怎么办我小孩现在1岁半了,一直以来都有吸手指的坏习惯(一般在睡觉前才吸)试过很多办法让她改正都没在成功,现在真是想不到怎样才能让她改正.请专家指点一下,跪谢了! 宝宝刚出生时,口唇接触...

外国孩子的好习惯外国孩子的好习惯 看到别人需要帮忙你会不会立刻“挺身而出”?电梯里遇见不认识的邻居会不会对他微笑?家里的垃圾每天都是你去倒的吗?有些细节,看似不经意,实际上是孩子们在父母...

良好读书习惯应从小抓起午餐时,小朋友们吃饭速度总是快慢不一,快的小朋友一会儿就吃完了,而慢的小朋友碗里才缺了一个口。于是我们就组织先吃完的小朋友进行看图书活动。 可每次活动时,孩子们总是频繁...

改掉吮吸手指的习惯大于3岁的孩子,不应该再使用奶瓶、吸奶头及吮吸手指,要改掉这种习惯。如果孩子将吮吸奶头、拇指或其他物品作为生活中的主要的内容,这对口腔、牙齿、发音都有害处。这种习惯必...

睡觉要有好习惯活动对于新入园的幼儿,稳定幼儿的情绪是我们老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新生的午睡也是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有好多小朋友第一次在园午睡时都是大哭大闹,不愿意一个人入睡,就是愿意睡的...

父母惯出来的4个坏习惯宝宝坏习惯宝宝很健康,可就是不爱吃东西,经常要大人追着喂。为什么? 1.婴儿时期未能及时添加辅食:在婴儿辅食添加的关键时期,没有给宝宝适宜的的锻炼,使宝宝的咀嚼能力、味觉发育...

让沟通成为园长的职业习惯沟通是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是人际交往的核心,是每一位园长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园长能否合理运用沟通,将直接影响其自身的管理质量和水平。那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