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宝宝知识 → 正文

《本草纲目拾遗》和其中的化学知识

更新:11-08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本草纲目》与其中的化学知识]本草学到了明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2)的巨著《本草纲目》(1596年),对我国古代本草学作了一次历史性总结。作者是在贫苦环境中长大的民间医生,对...+阅读

《本草纲目》问世后,也成为我国本草学者的研究对象和重要的参考书。以此书为主题先后又出现了不少著作。例如1765年清代学者赵学敏曾为此书作了增补,写成《本草纲目拾遗》。所载药物增至2608种,比《纲目》又多出776种,其中无机药增至335种。特别应指出的是,《拾遗》介绍了一些无机酸、碱,如硝酸、氨水等。在《拾遗》中的“强水”条目下,有下列记载:“强水……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其水至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漏,惟玻璃可盛”。接着又谈到它对铜板的腐蚀作用,并以此应用于镂刻铜版。这里所说的“强水”当是指硝酸无疑。

《本草纲目拾遗》中还载有另一药物,名“鼻冲水”。在谈到其特性时,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

岛夷遇头风伤寒等症,不服药,唯以此水瓶口对鼻吸其气,即遍身麻颤出汗而愈,虚弱者忌之”。这里所说的“鼻冲水”,显然指的是氨水。书中还记载了治疗疟疾病的特效药金鸡纳霜(“金鸡勒”)。按此物中含有奎宁,在国外多用以抗疟。十七世纪时我国已从国外引入,赵学敏则把它正式作为药品记载在《拾遗》之中。

两千多年来,中国本草学从《本草经》到《本草纲目拾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找药、用药方面的丰富经验,成了中国医药学的一个伟大宝库,对世界医药学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个宝库中,无机药有335种,有机药有2273种。无机药中包括金属、非金属单质、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多种多样的化学物质。以上主要介绍了本草学中的无机化学知识。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9_30946.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本草学的系统化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即在战国以至秦汉之际,本草学知识趋于系统化了,这是和当时医学以及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秦代统一中国后,国内经济、文化获得长足的发展。据《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