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宝宝知识 → 正文

会计法规里八个原则是什么

更新:04-1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会计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要求。真...+阅读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戒懒、戒惰、戒拖;热爱会计工作,敬重社会职业;安心工作,任劳任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切实对单位、对社会公众、对国家负责。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实际工作学,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摆正位置,文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会计人员的八大原则

1、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相关性原则:亦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5、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7、明晰性原则:亦称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8、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是指某些会计事项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一种不致虚增账面利润、夸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为准的原则。

扩展资料:

原会计准则还有如下几点:

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1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方面

一、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有13条原则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 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2、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 其8点要求:真实性(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及时性原则;

三、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 1)把原‘权责发生制’原则纳入了新准则-第一章 总则中进行了规定; 2)把原‘历史成本原则’纳入新准则-第九章 会计计量中进行规定; 3)因‘收入与费用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属于会计要素的具体确认与计量,因此取消了‘收入与费用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其内容体现在具体的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标准中。

4)'可比性原则'同‘一贯性原则’合并成‘可比性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就是不能主观的控制,比如收入,应交税费之类的发生多少就是多少不能主观人为的去控制。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比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租期未满之前从法律形式上讲,所有者权益并没有转移给承租方,但是从经济实质上计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实际上也能行使对该项资产的控制,因此承租人应该将其视为自有的固定资产,并提取折旧。

4、一贯性原则 :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名期应一致。比如采用加权平均法一但采用就不能随意改

6、及时性原则 :讲时效性,当月的当月及时入账

7、明晰性原则 :让人一目了然

8、权责发生制原则 :这个比较重要,对于收入而言,判断收入是否实现主要看产品是否已经完成销售过程,劳务是否已经提供,如果主品已经完成销售过程,劳务已经提供,并已取得收款的权利,收入就算实现,而不管是否已经收到货款,都应计入当期收入。

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与其同时产生的费用。 就知道这些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9_37022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什么是治疗原则正确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原则就是做某事的标准。不管大事小事均有标准,抓住这个东西,工作才不会走弯路。比如肿瘤化疗的原则就是:要合理用药,单药有效,毒性不同,作用机制不同,不同病人要区别对待。怎么理解...

内帐会计是什么?外帐会计是什么内账会计就是编辑公司内账,内账是为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员工使用的,相对应的是外账,它是为工商、税务、投资单位所使用的。而外账好像还要做成两本,一本是面对工商、税务部门尽...

破产清算会计的破产清算会计的会计原则2破产清算会计的会计原则与传统会计有一定的差异。传统会计的会计原则包括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实质重于形式以及历史成本等。破产清算...

会计六要素是什么?会计六要素是什么?具体的确认标准是什么会计六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与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负债的确认条件:1.与该...

什么是权责发生制原则?什么是配比原则?二者有何关系1、权责发生制原则。 (1)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基础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收入和费用应不应该计入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配合关系,而不考虑收入是否收到或费用是否支付。 (2)...

会计计量属性是什么?会计计量属性是什么会计计量模式是指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有机结合。其中,计量单位是指计量尺度的度量单位,主要指名义货币单位和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名义货币单位是指各国主要流通货币的法定单...

什么是解聘?原则是什么解聘是指聘任双方解除聘约的行为。具体就是解除聘任的职务,不再聘用。中文名称解聘外文名称dismiss on employee拼音jiě pìn注音ㄐㄧㄝ ˇ ㄆㄧㄣˋ词语概念基本解释[dismi...

什么是会计分录?什么是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

会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会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会计原则方面:会计核算有以下十三个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明晰性原则; 4、历史成本原则;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6、权责发生制原则; 7、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