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宝宝知识 → 正文

在饭馆里东奔西跑

更新:09-1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我儿子3岁半,每次带他去饭店吃饭,他都特别不听话,喜欢到处乱跑。有一次还将服务员端的菜碰掉地上了,害得我们一个劲儿地跟人家赔不是,还得花钱买下别人被碰掉的菜,周围的人也都用责怪的目光看着我们。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当时说他、打他几下能老实一会儿,可过后还是老样子。现在我们都害怕带他出去吃饭了。怎样做才能让他安静一点呢?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有的儿童过分好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以致影响了学业及发展,他们有的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有的被扣上问题儿童的“帽子”,对此家长十分担心和烦恼。其实很多儿童并非人们所说的“多动症”,而是儿童的多动行为,通过耐心的教育和引导,正确的矫治和影响,随着儿童的不断成长,会逐渐改掉多动行为的毛病,慢慢养成注意力集中和做事认真的好品质的。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对多动儿童的个案研究与实践探索,谈谈儿童多动行为的克服及矫治。一、端正认识,爱心呵护首先要正确认识多动行为。多动儿童活动过度是由一定原因导致的,并非多动儿童自身故意所为、有意对抗,切不能对多动儿童表示厌恶或歧视,以免他们产生自责而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也不能经常说他们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免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强化,即越说越好动,加剧多动行为。假如一位老师对一会乱跑打翻花盆,一会乱动损坏玩具的儿童非常反感,一把拉住并按他坐下说“你就不能老实一会儿吗!”在这种态度和语气下,这个儿童会真像她说的一样,就不能老实一会,且越来越不老实。人们不会忘记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吧,成人的态度和期望对儿童的影响具有神奇的力量,“说你行,你就行”对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儿童来说具有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作用,教师要怀着一颗拳拳爱心,对儿童备加关心和呵护,给予宽容和理解,寄予期望,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活动过失,不批评指责儿童,多关注其优点,多鼓励其进步,给予他们以深深的热爱和期望,相信这样的期望和力量,定会产生神奇的效果。二、耐心教育,正确引导首先,帮助多动儿童认识到多动行为的危害性,增强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内心的体验和反应,要转变儿童的多动行为,必须让儿童对多动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针对多动儿童的多动行为采取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如“小猫钓鱼”、“学好样”、“为啥学不会”等内容,通过角色不同表现、不同效果的对比,使儿童懂得好动不专心是学不好本领的,是不受人欢迎的。当多动儿童做错事或当多动行为带来不良后果时,不要责怪他人,而要针对其事,明确指出这都是由于多动造成的,使多动儿童对多动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以增强儿童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其次,提出要求,积极暗示。儿童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常常没有“记性”,多动儿童更是如此。因此在活动前,教师要找多动儿童谈话,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道理,要求他专心听讲,认真做事。但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师可有意识地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给予积极的暗示,及时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逐步养成专心做事、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再次,引导他们将过多的活动精力投入到有益的活动中。多动儿童身上有过多的活动精力,似乎他们有永远使不完的劲,从不知道什么叫累,只有将这些过多的精力发泄掉,他们才会安详自得,因此应给这些过多的精力者寻找合理的出路,如可让他们擦桌子、摆椅子、浇花、整理玩具等,还可让他们玩跳绳、踢球等一些活动性游戏。老师密切关注他们的活动,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将他们引导到有益的活动中,培养他们正确有序、认真做事的习惯。三、采取措施,积极矫治行为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异常行为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学习的结果。既然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就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除。因此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进行积极的矫治,可以消除儿童的多动行为,并代之以更有效的行为。1.行为强化当儿童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应立即进行强化,如给予表扬、鼓励或奖励等,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习惯。如当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回答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掌声鼓励,当他们游戏中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和大家一起友好游戏时,教师也应当场进行赞赏和奖励。教师要时时关注这些儿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他们有点进步就及时抓住并给予表扬,使他们产生被信任感,以增强其信心,强化其良好行为。2.选择与多动不相容的行为进行间歇强化针对儿童多动的具体行为,可选择与多动不相容的正确行为作为目标进行间歇强化,如对于上课乱动不专心的幼儿,提出上课要坐端正不离开座位,不做小动作的要求,若能安静坐上5分钟就奖励;对于乱跑乱动、故意捣乱的幼儿提出遵守游戏规则、好好玩游戏的要求,若能坚持一次好好玩游戏就奖励。但要注意,达到目标一定要奖励强化;不达目标,也应看到儿童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并指出哪儿不足,应该怎样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一达目标立即奖励。待稳定一段时间,巩固这一效果后,再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如宁静坐10分钟,坚持两次、三次好好玩游戏等。教师一定要耐心观察、反复要求、积极鼓励,激励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3.消退有时对儿童的多动行为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天早上幼儿正在活动室玩游戏,多动的冬冬(化名)非常兴奋,开始时乱跑乱跳,后又躺在地上乱打滚,还将自己的鞋子乱扔,老师带着幼儿做游戏,有意不去理睬他,并暗示其他幼儿也躲开他,他躺了一会,看大家都在快乐地游戏,就知趣地自己起来了。由于教师不去注意,儿童的多动行为因得不到强化而消退。当然此种方法也可以和榜样示范法相结合,如让多动儿童和比较守纪律、自制力较强的儿童坐在一起,当他们乱动时,不去理睬他,而有意表扬他旁边坐得好的儿童,让其受到感染和教育,他自己就会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四、有目的地训练1.利用兴趣培养注意力多动儿童的最大特点是对其感兴趣的活动注意力集中,因此可利用其兴趣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如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看图书、下棋、画画等多动儿童感兴趣的静态活动,使他们安静下来,集中精神,投入活动,来锻炼儿童的注意力。2.塑造新的行为要求多动儿童每天用一定时间,专心练习书法和画画。如可先从短时间(如每天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也可先由成人陪练,以后由儿童独立完成;还可要求坚持一定的时间,然后再要求做好,当儿童按规定完成时,就给予奖励,以巩固成绩。这样持之以恒,可以促进儿童注意力的发展。3.进行集中训练如走迷宫、找异同等智力游戏,或让儿童连续拍球和手持球拍往墙上推乒乓球,数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使儿童注意的稳定性、专一性得到很好的训练,从而矫正儿童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9_5094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