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宝宝知识 → 正文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更新:12-1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孩子常说这句话,是情商报表的表现!]“对不起”是日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在教孩子讲礼貌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孩子,多说“对不起”对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有帮助的。有多少人,憋红脸、咬着唇最难说出的估计就是“对...+阅读

1、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前提准备事项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涉及到数个法人企业实体,为了使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集团的真实情况,必须做好以下前提准备事项:

(1)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决算日及会计期间。

(2)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3)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4)对子公司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会计报表进行折算。

2、合并会计报表的种类及编制原则

合并会计报表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企业集团的经营情况,构成一个完整的合并会计报表体系。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除了要符合一般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以外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1)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

(2)一体性原则。

(3)重要性原则。

3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

(1)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2)将母公司以及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各项目的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并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进行加总,得出个别资产负债表、个别利润表及个别利润分配表各项目合计数额。

(3)编制抵销分录,将母公司与子公司、各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个别会计报表项目的影响进行抵销处理。

(4)计算合并会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数额。

(5)填制合并会计报表。

4、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

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主要有: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母公司与子公司、各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债权债务之间的项目;存货项目,即内部购进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固定资产项目,即内部购进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无形资产项目,即内部购进无形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盈余公积项目。

(1)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①在全资子公司情况下,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数额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数额应当全额抵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时,借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当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不一致时,其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处理。

②在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为非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应当将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拥有的数额相抵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则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处理。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抵销分录时,借记"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和"少数股东权益"项目。

"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反映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中的权益,表示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拥有的份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单独列示。我国规定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应当在"负债"类项目与"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之间单列一类反映。

当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拥有的数额不一致时,其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处理。

(2)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母公司与子公司,各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和债务项目,是指母公司与子公司、各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应付债券与长期债权投资项目。

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内部债权、债务项目主要包括: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长期债权投资与应付债券;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3)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将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予以抵销。编制抵销分录时,按照集团内部销售企业销售该商品的销售收入,借记"主营业务收入"等项目,按照其销售成本,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等项目,按照当期期末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数额,贷记"存货"项目。

(4)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必须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中包含的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予以抵销,下面以固定资产为例来说明其抵销处理,无形资产的未实现销售利润的抵销处理与此相似。

(5)盈余公积的抵销。

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时,已经将子公司提取的所有盈余公积全部予以抵销,但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由单个企业按照当期实现的税后利润(即净利润)计提。

对于母公司与子公司所构成的企业集团来说,则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别计提盈余公积。子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以其当期净利润作为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在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由于子公司的净利润对应的就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母公司当期提取盈余公积的计提基数中已经包括对子公司投资收益的数额,即包括了子公司当期净利润的数额。这样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子公司当期净利润在母公司和子公司都分别作为其计提盈余公积的基数计提两次盈余公积。

子公司当期提取的盈余公积,作为其利润分配一部分,意味着子公司本期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少,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情况下则意味着企业集团本期可供分配利润的减少。因此,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应当在合并报表中予以反映,调整合并盈余公积的数额。

5、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

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时需要抵销处理的项目主要有: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项目;内部投资收益项目,包括内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项目、内部权益性资本投资收益项目;管理费用项目,即管理费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等;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

(1)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的抵销。

在进货企业将内部购进的商品用于对外销售时,可以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内部购进的商品全部实现对外销售。

第二种:内部购进的商品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形成期末存货。

第三种:内部购进的商品部分实现对外销售,部分形成期末存货。

在购买企业将内部购进的商品作为固定资产使用时,则形成其固定资产,因此,对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进行抵销时,应分别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考试大为你加油

6、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合并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流出数量以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现金流量表要求按收付实现制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所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其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我国已经明确规定企业对外报送的现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编制,在采用直接法的情况下,以合并利润表有关项目的数据为依据,调整得出本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数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现金流量情况。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9_5290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示范家长学校申报表示范家长学校申报表学校名称中心幼儿园建校时间96.7校长姓名***联系电话E-mail通讯地址***中心幼儿园主要事迹***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建校12年的幼儿园;是一个充...

在excle表格中如何合并两列数据2然后,我们选择合并情况项里面的第一项格子,在里面输入=c3d3因为数据一是在c列的第三行,数据二是在d列的第三行。3输完之后,我们直接点击enter键就可以显示出来了。4我们选中...

财务报表附注的列示财务报表附注的列示 1.财务报表附注应当提供关于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和企业针对重要经济业务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对财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解释,以及未在财...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并不是企业合并后都需要编制合并报表。只有在合并中形成母子关系的情况下,才需要由母公司编制合并日的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下面我们主...

个人财务报表概述 用以反映个人或家庭财务状况和财富增减变动的会计报表。主要有财务状况表和净财富变动表两种。主要用于个人或家庭的财务计划,如取得分期付款购货优惠、缴纳个人所得税...

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一)应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被投资单位。 母公司应当将其控制的所有子公司,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以控...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前期准备事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涉及到多个法人实体。为了使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集团的真实情况,必须做好前期准备事项。前期准备事项主要有: 1.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

企业年金基金的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报(一)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设置相应会计科目和账簿,对企业年金基金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二)企...

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顺序财务报表附注应当按照一定的方式披露,财务报表中的项目应当与财务报表附注中的相关信息相互参照。财务报表附注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 (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2)遵循企业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