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宝宝知识 → 正文

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评价

更新:10-2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阅读与思维]各位家长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邹琦妈妈,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 阅读与思维 ,主要分享一下我对邹琦早期的一些启蒙教育,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借鉴和启示,我分为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

今天,有两堂我们校际教研组的区公开课,我有幸在教研员的支持下,为这两堂课做主讲,下面呈现的是我的讲话部分内容

从上学年开始,我们都在思考并设计主题式教学设计,今天呈现的两节课天体的运动与日月食正是我们第六组思考的一个主题教学内容中的两堂课。纵观我们的一至五年级教材,和宇宙相关的主题内容有许多,我们将这些内容重新梳理并组合成一个主题:天体在运动(PPT)。在这个主题下,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课时:(PPT)天体的运动;太阳高度的四季变化;月相;日月食。这四课的内容,天体的运动属于母课,也就是另几堂课的基础,因为随后所学的各种天文现象都是基于天体的运动而产生的,那么除了天体的运动,在这里建议(PPT)我们还可以把第八单元的光的直线传播先学完,这能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后面几课。而太阳高度的四季变化、月相、日月食这三课的内容属于并列课

,无所谓先后顺序。

现在,我代表两位执教老师就这两节课的教学设想构思在这里和大家做交流。先说第一堂课,天体的运动(PPT)。我们知道,无论是月相变化,日食月食,太阳高度的四季变化等天文现象的产生都是基于天体的有规律的运动,这节课从设计上先抛出问题例举一些天体名称,而后从学生自以为比较了解的地球入手,了解地球的基本运动,因为有二年级的白天黑夜的变化作为基础,学生对于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用事例来证明自转方向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在这里提出有哪些自转方向的可能,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而后,用日常水槽放水时的视频,通过观察水的漩涡来推导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逐步,黑板上的板书表格也渐渐形成,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天体的运动,主要要研究的内容,通过老师对第一个星球做出的扶着学习

,继而请同学用学习地球运动的方式来自行探究其他几个星体的运动,在这里老师提供比较多的途径让学生寻找资料,同时,配合以学习任务单,任务单的作用在这里除了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也是对学生学习如何找寻有用的资料的一种提示,即,在一堆相关资料中怎么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料,而后,通过小组交流,小组信息互补来达到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最后,通过板书表格的完善得出天体在有规律的沿着自己的轨道运动。

第二堂课,(PPT)日食与月食。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本主题要建立起的有关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这节课我们要突破的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模拟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日月食的存在,当学生已经认同天体都在有规律的沿自己的轨道运动之后,我们设计的模拟实验是否还需要团团转?学生在团团转的过程中

,他的注意力究竟在哪里,他是否观察了该观察的现象,而本次研究课,基于学生已经认同天体的有规律的运动,所以(PPT)我们尝试以摆一摆,放一放特殊位置来观察(PPT),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正确引导了学生的观察,同时,对于学生找到的特殊位置进行存在可能性的分析。和第一节课相同的是,老师教了学生学习日食成因的方法,之后用自学月食成因来作为对日食成因学习效果的评价。老师高效的使用了模拟材料,黑白球、地球仪和手电筒,尤其是在学习理解日偏食,日环食与日全食的时候模拟方式不启用手电的光,而是用学生的眼睛视线模拟地球上人类视线,关闭的手电圆片玻璃模拟太阳,黑白球模拟月球,移动黑白球的位置观察手电的圆片玻璃,产生三种日食效果(PPT)

月相一课。我们也可以用表格研究驱动的方式进行学习(PPT)仍然强调观察三球的位置

,我们可以设计这些活动,月相排序,月相变化模拟,任务表格交流,月相排序。可以设计一个拓展观察,就是白天看月相记录,指导学生白天我们可以在清晨上学时或傍晚放学时观察月相。

太阳高度的四季变化(PPT),这节课可以基于天体的运动,同时又能基于二年级的温度的变化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太阳高度大时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气温低。我们可以设计的活动有,学习使用太阳高度测量仪,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太阳高度与四季的关系,(PPT)并用提供的数据进行折线图的统计来进一步验证太阳高度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本学期我们第六组根据区教研精神,在每一堂课中重点设计并关注了(PPT)课堂评价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评价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1、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评价

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科学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或合作,交流讨论,是否从不同角度获得了问题的解决途径?能否用科学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对别人和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怎样的反思结果?等等。教师不断要评价学生思维的结果是否具有创造性,更要积极评价学生思维过程是否具有创造性。要正确评价学生探究中的错误和新奇想法,要仔细研究它暴露出的思维过程,不能简单加以否定,因为科学上很多重大发现都是在与错误不断周旋中得到的。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创新型学生。

例如:《日食和月食》一课中,王老师让学生们研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在运行过程中,比较特殊的位置。学生可能找到其它位置(如 L 型,不是 一 字横线),这种情况就不能简单的加以否定

,而要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再让其它同学的思考结果来 说服 他们。

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课堂练习,实验操作及作业评价学生对 双基 的掌握情况。评价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例如:叶老师《天体的运动》一课中,叶老师做作业单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寻找自己所需的问题的答案,然后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叶老师通过老师评、学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继续后一节课继续学习的动力。

3、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个性评价

课堂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双基 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课堂上个性的张扬和发展,积极评价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在两堂课中都有所体现。

有时,课堂上的探究还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课外的探究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打破时空界限,开展后续性研究活动,将课堂内的探究延伸到课外,可以使学生形成探究的意识,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如在学生认识了天体运动,知道他们都在自传、公转,并且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的运动会形成日式、月食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观察和探究自己想继续知道的知识。长此以往,他们的探究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

总之,在自然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去进行探究,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一个自然学科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采用何种策略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是自然教师恒久的探索主题,我们第六校际教研组这次做了抱砖引玉之举

,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9_58380.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注重起每个小小的环节小班的宝宝们刚上幼儿园,对一些活动都还处于 懵懂 状态,有的宝宝情绪激动,在高兴的时候很难控制自己,常常会忘乎所以。特别是在音乐活动中,好听的音乐常常能让孩子们情绪亢奋,在演...

《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读书| By: 18孙元华 ]《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 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一书是董毓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共包括十章,系统的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第一章批...

注重师资配置,优化队伍结构1.队伍趋于年轻。近年来我们幼儿园引进了较多新教师,教师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3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近了一半。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快,工作热情高,有一定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但青...

《创新文化与思维创新》讲座反思周六上午,我园二十多位教师统一在幼儿园门口集中,坐班车去白峰幼儿园聆听一位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顾海兵教授的讲座,顾教授的《创新文化与思维创新》的讲座,句句话让我回味无...

让学生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案教学片段:师出示一正方形纸,问:正方形有几个内角,每个内角各是多少度?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为什么?生1: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 ,因为每个内角都是90 ,有4个内角,就是4个90 ,也就是360...

“耐心、细心”——注重保育,强化常规1、营造温馨祥和的班级氛围。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温馨凝聚的大家庭,如何把这个家经营好,首先班内的三人要统一思想,我们大家心往一起使,劲往一处干,朱老师是一位能干的中年老师,阿姨...

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差异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班级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回顾这一个学期我们班级走过的历程,在有工作艰辛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完善和提高。我们根...

追求理解的教学——自主开放思维可见例谈摘要:我们很多时候,都只是关注自己的 教 ,而不是学生的 学 。我们首先花大量的时间思考的是:自己要做什么、使用哪些材料、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是首先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

通过“思维导图”扩充与梳理在既定了我的论文选题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通过 思维导图 软件进行我的想法的扩充与梳理。 杂绪二中已经清晰地道出了我的写作缘由,即说明了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那接下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