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百科 → 宝宝知识 → 正文

淳朴自然的课堂《孔子拜师》听课反思

更新:10-2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孟子主张与孔子主张有什么关系]孟子,有一种说法是子思(孔子孙孔伋)的弟子,在朱熹的《中庸章句序》里称孟子受业于子思,而子思受业于曾子。曾子是孔门之学的重要继承者,所以也说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虽然儒家传统...+阅读

《孔子拜师》曾经在去年听过,当时就觉得这篇课文挺难的,特别是一些词语的理解,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 深奥 ,怎么把难理解的词语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可能这也就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吧?

郁老师的课给我一种非常淳朴又自然的感觉,一节课下来,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热闹非凡的场面,有的只是涓涓如细流般地品味,学生们的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得到提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深入浅出解析重点词

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对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上,郁老师真正做到了 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词语所包含的意思。比如在理解 风餐露宿 时,郁老师没有直接问学生是什么意思,我想假如问也只会是照着词语手册读一读而已,但却没有真正落实这个词的意思的。而郁老师的处理我认为相当精彩

,她先让学生想象当时孔子赶路时是怎么样?学生说到了:他可恩能够因为没地方睡而睡在地上;衣服穿得很单薄,晚上睡觉会很冷。老师又问:当他饿了的时候又怎么样呢?学生说:他会挖野菜吃。老师纠正可能是摘野果子吃。学生还说 会吃树皮吧? (但这郁老师说那没这样辛苦的。)渴了只能喝一点河里的水等等。通过学生的想象,得出了 饥一顿,饱一顿 ,孔子在走去洛阳的路上异常的辛苦,这就是可以说是 风餐露宿 ,使人觉得这个词语的理解是水到渠成,信手拈来。同样的,对 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 的理解也让人觉得很自然,有种顺理成章的感觉。特别是 纳闷 的理解,因为这个词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很难说得清,而郁老师却非常巧妙地引着学生朗读老子的话,并感悟到老子对眼前的年轻人的不解,在反复地读和说中,老子的疑问在增加,学生的问题也在增加,接着老师就很自然地说 这么多的问题一下子就涌进了老子的脑海中

,这就是 纳闷 呀。 这真是天衣无缝啊!从这也看出了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的扎实,又对课进行了精心的预设,才能在实施的过程中体现的较为完美。

二、简洁、干练的导入

由于这是第二课时,在课的导入时往往有老师从字、词到段的使人疲累,但郁老师显得那么简洁又干练。从听课老师的到来想起孔子的一句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既与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帮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运用了孔子的话,真可谓是 一举两得 啊!接着,郁老师还非常谦虚地对学生们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暗示我们将在相互的交流中会学到更多。然后再出示课文的第一段,在老师的引读中,让学生们再次感受了孔子其实已经是一位年轻的老师了,但他却希望自己的学问更渊博一些。短短的几分钟却涵盖了老师的一番苦心,也让每一位听课的老师对课文有了大概的了解幼儿教育m.smtxjs.

,看死平淡的开头,却为沉静的课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三、精彩的延续(拓展)

当课进行到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时,我们对孔子和老子这两个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郁老师向学生们拓展了孔子的弟子们编的《论语》,并出示了 温故而知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学生读后,想知道它们的意思吗?(想!学生们大声的回答。) 那就要像孔子那样,多学习,就会知道的。 郁老师没有当场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进行了延续,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好奇而去看书,想了解其义;一部分学生因为好学而去查找有关资料,从而就会把课文中学的知识进行延续,从课内走向了课外,也充分地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真正落实了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这句话的含义

,使我们的学习没有终结的时候,只有不断地探索、发现、学习,才会像孔子那样有渊博的知识。

看似平平淡淡的课堂,却是那么的暗潮汹涌,学生就在这份看似平淡的氛围中知道了孔子的谦虚好学、不怕辛苦、彬彬有礼,知道了老子的毫无保留、诲人不倦;在这份平淡中,学生们被感动了,被感染了,课也就不再平淡了。

当然,假如郁老师本身能再投入一些,也许课堂还能有一些小小的高潮,一点粗浅之见哦!~~~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9_59081.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乌克兰第二所孔子学院揭牌成立新华网基辅11月28日电(记者穆黎明)由中国吉林大学和乌克兰国立基辅舍甫琴科大学合作创办的孔子学院28日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在乌成立的第二所孔子学院。中国驻乌克兰大使周力在仪式上...

孔子还是苏格拉底孔子还是苏格拉底? 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先师恐怕非孔子莫属了,而西方也有一位哲人教育家——苏格拉底。这两个人似乎可以从一个角度凸现中西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 孔子是圣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