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如何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美工活动

更新:05-23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幼儿园大班多形式复合美工活动:伞的世界]活动目标1.尝试用剪、贴、绕、粘的形式制作纸伞、毛线伞、宫廷伞等。2.培养对民间工艺的喜爱之情。3.培养相互间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彩纸、毛...+阅读

一、明确不同阶段幼儿美术学习的特点

(1)3——4岁幼儿(小班阶段):这阶段幼儿的手肌肉,骨骼发育欠完善。这时他们握拿的蜡座应软一些,便于幼儿涂画;块头应大一点,便于幼儿握拿;最好是为幼儿选择油画棒,它硬软适中,粗细合适,幼儿用它画出的画面颜色鲜艳,非常适合于此阶段幼儿。

(2)4——5岁幼儿(中班阶段):这阶段的幼儿有了基本的美术功底,想象力也逐渐丰富,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涂鸦。

此阶段幼儿应培养他们一定的构图能力,对色彩的敏感度。开始围绕一个主题思考如何在画面上表现,但是构思常不稳定,仍然边构思边作画,极易受环境或情绪的变化转移而偏离主题。

(3)5——7岁(大班阶段):初步体会色彩变化的规律,对颜色的敏感度提高,能注意各种图像的大小、位置及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能较灵活地安排,使画面情节更清楚。

此阶段幼儿常常不满足于简单的白纸作画,开始尝试各种方式作画,将美术运用到手工、娃娃家装饰、语言角画信等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画内容了解了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后,再来制定幼儿美术活动的绘画内容,绘画内容的选择应从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出发,所选择的内容应为幼儿所熟悉的,接触较多的事物。

为此必须根据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制订好教学度。

(1)3——4岁幼儿(小班阶段):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物体进行涂鸦,如小鸭子涂色,给小猫的花裙子涂色等等。进行简单的添画,学习简单的线条,如学习直线(小雨点)、学习波浪线(河水)等等。利用萝卜、马铃薯、纸团、布团(布包泡沫块而成)、串珠(小铁丝穿上木珠而成)等材料进行印章画。

(2)4——5岁幼儿(中班阶段):学习各种图形替代单一的线条,扩大对物体特征的认识,注意主要特征部分不遗漏。变化人物或动物各部图形组合的位置,并表现它们的某些细节,使图像更为生动。学习简单的写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构图的基本功。尝试让幼儿玩色,如粉刷房子、印染等利用颜料进行美术活动。

(3)5——7岁(大班阶段):以情节画为主,又目的地安排画面,注意个总图像的位置与动态,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去表现情节内容,逐步体会布局的均衡与变化以及美感。

可以尝试让幼儿听完故事以后把故事画下来,又或者让幼儿把国庆节、中秋节或其他有意义的事情画下来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利用已经掌握的美术功底进行其他美术创作,如在图书角自己创作一本故事书。手工角给妈妈设计一条花裙子等。认识一些有名的画家,欣赏一些名画,可以让幼儿尝试临摹等。

三、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常用的指导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对于喜好新鲜事物的幼儿来说,采用灵活多变的小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起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1)游戏情景法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的情境来感染和调动幼儿。如:情境表演、看录像、讲故事、变魔术等活动都是幼儿喜欢的游戏,这些游戏里又包含着丰富的美术知识,而创设宽松、有趣的游戏环境,更易于幼儿把自己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2)观察引导法美术活动是视觉艺术活动,离不开观察。引导幼儿观察时,首先是启发幼儿对生活和事物的热爱。

如引导幼儿观察、回忆最喜爱的动画片里的人物或动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进行交流之后再画。从而启发幼儿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调整,并把自己的感受和联想表达出来,使他们的画面生动而充满儿童情趣。

(3)过程指导法幼儿作画时,教师即不能无目的的巡视,也不能过多的询问干扰幼儿的原有思路。老师要做到因人而导、因需而导。

如对自信心不足,不敢下笔的孩子,可以采取手把手或在纸上示意,帮他迈出“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在幼儿不知道如何继续丰富画面时,老师应及时指导其丰富画面,帮他添上关键的几笔,起到拓展、丰富画面的作用。

(4)欣赏法通过欣赏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或其他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产生感受,理解和发现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含义,使他们在获得艺术“营养”的同时,激发他们大胆地表现与创作。

(5)注重幼儿情感体验的表达绘画也是孩子们的一种表达情感“语言”,他们的画表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孩子的大脑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容易激动,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常常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都倾注出来,使之成为他们自己天真的语言,他们时而自言自语,时而互相对话,表述欲望非常强烈。

幼儿作画时,教师不要总担心或关注幼儿的造型能力,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能以“好不好”、“像不像”的标准,而是要使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主的创作过程,建立起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面对幼儿的作品可以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述自己想要诉说的内容。

四、关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反思

(一)充分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可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儿童的心灵,如:我们带孩子们到古城参观,孩子们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和人们的各种劳动及古色古香的建筑物,非常开心。回来后,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 用...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1、绘画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儿童用各种笔、纸等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学习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例如,蜡笔、油画棒、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油画笔、毛笔、水粉色、水墨、油墨、棉签、印章、铅画纸、宣纸、白报纸等等。

(2)学习用线条、色彩、构图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认识和学习绘画的形式语言:①线条: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的变化:线条的形态:直线、曲线、折线;线条的变化:垂直、平行、交叉。②形状:是由线条构成的轮廓和结构。如:基本几何图形、组合、自然图形。③色彩:色彩的色相、明度、饱和度的辨认:色彩的色相:相貌、名称;色彩的明度:明暗;色彩的彩度:含色味(纯)。

色彩的表现性:创作者的主观性:象征性:所赋予的特殊象征意义;装饰性:色彩的面积、位置等。色彩的运用:随类附色、主体色和背景色;色彩的装饰、色彩的情感。④构图: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零乱式构图:不作安排;并列式构图:放置在基底线;散点式构图:四面八方散开;遮挡式构图:相互重叠;罗列形象构图:各物体无联系;形成主题与背景:所有形象与主题有关。

例如,命题画(物体画、情节画)、意愿画、命题意愿画(含装饰画)。

(3)学习正确的绘画姿态、握笔方法和集中注意完成作品等良好的绘画习惯。

2、手工 学前儿童手工:指学前儿童徒手或借助简单工具,运用折叠、切割、组合等加工、变形手段或物质材料形成占有一定空间的具体形象的造型活动。具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学习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例如,工具:剪刀、泥工板、切片刀、胶水等。材料:点状:沙子、纽扣、种子等;线状:绳子、线、吸管、树枝等;面状:纸、布、树叶等;块状:泥、萝卜、纸盒等。

(2)手工的基本技法的学习:①泥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团圆:两手配合来回团成球状物。搓长:前后搓动成圆柱形。压扁:将长条或球形物拍压。捏:用拇指和食指捏泥。

挖、分泥、镶嵌。②纸工材料的基本制作技法:折:对边折、对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组合折。剪:目测剪、沿线剪、折叠剪。撕:目测撕、沿线撕、折叠撕。粘贴:反面涂胶水.③废旧材料的制作串连:从物体的中间穿过;弯曲:将纸卷曲 连接:用浆糊等将物体连接 渍染:将折好的纸插入染出点染:用笔蘸色点在纸上。

(3)学习塑造和制作不同形态的手工制品来表现自己的意愿。例如,平面与立体的玩具、礼物、布置环境的装饰物、演出的道具等。

(4)在塑造和制作活动中,学习锻炼自己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动作的协调和灵巧。

(5)学习干净、整洁、有序等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

3、欣赏 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儿童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

具体地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学习欣赏和评价幼儿可理解的各种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的造型、色彩、构图所表现的对称、均衡等形式美。①欣赏对象及内容 :绘画作品:工具材料:水彩、水粉等。题材内容:人物画、动物画、风景画。存在形式: 年画、连环画、宣传画。雕塑作品:雕:从完整、坚固的坯土上把多余的部分删除。

塑:用具有黏结性的材料联结成所需的形状。工艺美术作品:实用性,如:餐具、茶具、灯具、服装、玩具。陈设性,如:壁挂、地毯、陶艺。民间工艺,如:面具、脸谱、风筝、花灯。建筑艺术:纪念性,如:北京故宫、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宗教性,如:福建圆楼、北京四合院: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大桥。儿童作品:同年龄孩子有童趣的作品。

自然景物,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周围环境,如,室内环境(家庭、幼儿园)、室外环境(广场、园林)。②欣赏知识学习与技能的培养:形式分析:造型、色彩、构图,造型:物体的构图方式。如:线条造型、几何图形造型、涂染法、自然图形。色彩:认色(单颜色、同种色、类似色)、对色彩的喜好、均匀涂色。构图:形象在画面上所占位置。

如:单独、并列、均衡、分层、遮挡构图。主题分析:如:创作意图、意义。对作品的联想:如:看到下垂的树叶想到秋天、身体不佳等。对作品的表达:如:采用对比、对称、均衡、统

一、夸张。对作品的背景知识:如:艺术家的生平故事。

(2)学习安静地、集中注意观察、欣赏的良好习惯,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什么特点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属于普通艺术教育范畴,是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学前儿童,并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适应孩子身心发展需要的、以提高其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美术教育的特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处于学前期的孩子明显地表现出情感因素在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喜欢想象,往往有惊人之作。孩子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喜欢这里画画,那里画画,喜欢做色彩游戏。幼儿时期,其心理发展的一大特色是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将自己的情绪情感投射到物体身上,用身心感悟着我们的世界。正是儿童的这种特点,使得美术活动成为孩子进行情感沟通和满足的重要途径。有心的家长不难发现,你的孩子总是喜欢把墙上的裂缝看作一只大怪兽,把天上的星星当作点亮的小灯,把落叶看作树妈妈的宝宝,他们的色彩也在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家长要为孩子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让孩子通过美术活动把自己的情感或想法表达出来,并鼓励他们用作品和别人交流,在交流中孩子获得一种来自他人和自我的肯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在交流情感,又在获得新的情感满足。

(2)是以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强调儿童的创造性。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力。在学前儿童美术发展过程中,从涂鸦期儿童的乱涂乱画,逐渐画出个什么东西,并给它命名,到象征期儿童为事物象征性地再造一个多半是不完整的、粗略轮廓的形象,再到图式期儿童用画来表达多种概念或凭自己的主观经验重新组合、加工变形的画面等,都显示出孩子独特的创造力。当然,这种创造力与成人的创造力是不同的。成人的创造 力是指他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或思想等的能力,儿童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能力。具体来说,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是他们利用物质材料及过去的经验并加以重新组合,制作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的、有价值的美术作品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创造力是基于对儿童自身的个人价值,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衡量,成人要有发现的意识和眼光。 儿童的创造性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制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在孩子的美术作品中,成人有关美术创作的许多条条框框被打破,出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非常可爱的现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主观想象的色彩、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超常规的、独特的表现,蕴涵着孩子天然存在着的大胆想象和神奇的创造。孩子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是一个极具个人色彩的过程,由富有个人情感色彩的感知、审美加工和创作性表达组成。家长正是要保护孩子的这种创造性,既要有发现孩子创造的眼光,又要有积极的鼓励行为。

(3)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还应当重视儿童的操作。操作教育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孩子正是在操作中亲身体验某种情感的发展,体验美术活动自身的乐趣,进一步获得审美感知和审美创作。 学前儿童的美术活动包括心理操作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手、眼、脑并用。用多种感官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去交流自己的审美感受,用手去操作美术工具和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操作教育一定要依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进行。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101085.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美工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都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无全国统一的教学用书和具体的课程形式。因此,富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开发...

创设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环境亲亲爸爸,亲亲妈妈,高高兴兴离开家。玩玩游戏,听听故事,幼儿园也是我的家。”这是小班孩子们踏入幼儿园学的第一首儿歌,为什么儿歌要强调“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呢?这是由于小班孩...

美工造型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美工造型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 从化市幼儿园黄小芳 美工造型活动中,幼儿直接用双手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

浅谈如何创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区角环境区角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主题活动目标创设的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效运用各种活动形式,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合、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

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区域材料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开放、互动的活动境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1)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刨设情境性的美工活动区环境。小班幼儿的好奇心很强...

谈如何创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区角环境1区角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主题活动目标创设的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效运用各种活动形式,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合、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

儿童游戏的特点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根据简论幼儿文学为什么要特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精神之一,也是今天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进行简单的梳理和解析,贴近儿童文学的本质,廓清...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幼儿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幼儿,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特点创设教育环境: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选择适合幼儿...

小班幼儿对颜色的年龄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对颜色的年龄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家长会:1、动作发展快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动作发展又是其重要标志。他们身体和手的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