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怎样正确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幼儿早期音乐教育

更新:03-1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崔玉涛推荐幼儿绘本崔玉涛推荐的儿童图书]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又勇敢,为了能够更好抓住孩子性格培养的时期,很多的家长都会选择绘本来帮忙!崔玉涛介绍说,绘本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绘本的目的就是更好帮助宝...+阅读

幼儿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和开端。而早期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启蒙期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表达能力,继而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即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乐一乐的过程中,让幼儿去感知和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即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在客观接受和主动创造的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萌发幼儿去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

(一)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含义

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与幼儿教育的交融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它科目的教育一样,有能力、有责任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各个科目的教育有各自的特点,把握科目特点施教,是获得教育成效的关键。同时,各个科目的教育随着科目特点之不同,其教育功能也有所侧重。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幼儿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奏乐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审美特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幼儿音乐;二是用音乐进行教育。[1]当然这两方面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既不要把音乐看成纯知识性与艺术性的东西来追求,也不能追求脱离了音乐特质以外的所谓创造性,而是要遵循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真正做到教音乐,并通过音乐进行教育。 教音乐 ,就是教幼儿认识表现音乐的各种符号手段,掌握必要的演唱演奏技巧,并同时学会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用音乐进行教育 则是指除了教授音乐知识、技能技巧和感受理解等音乐本身的东西外,还必须使幼儿在精神与心灵方面获得更多有益的东西。

(二)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

新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音乐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我认为应该摒弃那些完全功利性的、单纯技能性的教学,重视音乐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发掘。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也指出: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 从上述教育家的言论和实践中不难看出,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重要。也正是因为音乐的这种特点和作用,在当今竞争激烈、更重视人才素质的社会中,音乐教育正逐渐成为家庭乃至社会时尚、流行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学习音乐越来越便利,物质生活的充裕使许多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学习专业技能的情况下,我们的周围对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为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理解得往往非常狭窄,认为培养幼儿音乐素质就是让孩子掌握某种技能。根本不明确一个音乐活动过程要使幼儿发展什么能力,锻炼什么技能,获得什么情感,形成什么态度,也不明确幼儿音乐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处于什么地位。于是乎,在目前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学普遍偏重音乐技能而轻视音乐思维。还有许多家长将幼儿的音乐教育演化成片面地强调技巧、技能的培养,在乐器的选择上,他们完全不顾孩子的喜好;在音乐学习中,他们又完全忽视孩子的天性。他们过早地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功利的种子,音乐教育已不再是美感教育、情感教育,而蜕化成了一种单纯的、赤裸裸的谋生手段。

上述种种,无疑是从根本上违背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初衷,音乐教育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地走入了死胡同。苏霍姆林斯基说: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2]这就明确了培养幼儿音乐素质的首要目标是育人,而不是把人当成一种机器,追求一种功利的目的。我认为幼儿音乐教育应以素质为主,这主要包括音乐感受力、音乐表现力、音乐审

美力和音乐创造力等。从幼儿时期加强音乐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能帮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和身心和谐。通过音乐,我们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记忆能力,甚至是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等。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审美、认知能力的提高,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慧的启迪,敏感性、精确性、协调性、控制力、合作性、情感、性格、信心、听觉、感觉、观察、注意、反应、理解、分析、思维、想象、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都有作用。良好的音乐教育,会影响幼儿的性格,使幼儿乐观、积极、自信、灵活,并进而影响其品格的发展和形成,促进幼儿社会性的提高,并使其经常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

(三)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培养

(1).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我们应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难以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富有浓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方法力求生动、新颖。例如:教《春天在哪里?》一歌时,事先在黑板上画好一棵大树,然后随着口唱 春天在哪里呀? 。画出太阳,地上长出小青草,画出一些小草,树上小鸟吱吱叫,花儿都开了。在地上画出正在开放的花朵,这些简单生动的画面不仅揭示了歌词的内容,也能引起幼儿对自己所感受的春天景象的联想,对一些童话故事般的歌曲。如:小兔乖乖、数鸭子等歌词形象、较为口语化的,可让幼儿边唱边表演,边唱边游戏,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幼儿只有在兴趣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情趣。为此,在音乐教育中,应采用愉快活泼的音乐游戏活动,如《动物园里小动物的叫声》[3]让孩子模仿动物的叫声、走路的姿势,使他们有兴趣随着音乐的节奏合拍地做游戏。

引导幼儿准确地随音乐变化做游戏。使他们感受动中的欢乐,静中的优美。幼儿在听听、动动、玩玩中。培养和发展音乐听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2)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愉悦这一阶段的幼儿在情感上的需要是得到成人的支持、赞许和爱抚,成人的情感态度是非标准,是幼儿快乐和兴趣的源泉。幼儿的感受性强,模仿性强,易劝导性强,情绪活泼愉快、明朗,同时缺少控制,易任性,所以应该以快乐 兴趣的色调为中心,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教育的任务应考虑用什么办法使幼儿感到兴趣和快乐,道德上、认识上、审美上的一切要求,音乐活动中充满了愉悦性,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在尝试中感受与体验,变 要我学 为 我要学 ,他们在 玩中学 , 学中创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例如在节奏学习中,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物品名称,变成有趣的节奏型。 麦当劳 ( X X ), 薯 条 ( X),加上教师丰富的语态,好吃的变成了好玩的,首先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又让幼儿在玩中获得了知识体验。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又将自己的知识进行吸收再加工创作,尝试自己创作与节奏相符合的 语谱 ,从中又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小班打击乐器活动《大象和小蚊子》[4]故事:有一只大象,它的头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长的大大的,走起路来 咚!咚!咚!有一天,大象来到一片草地上,它觉得很困,所以就睡着了。大象刚刚睡着,一群小蚊子飞来了。它们围着大象的屁股说: 哇!好大的屁股呀!我们一起来叮一叮它吧! 小蚊子叮呀叮,叮呀叮??大象觉得屁股又疼又痒,就甩甩尾巴,再甩甩尾巴??小蚊子们都吓得飞走了。大象又睡着了,小蚊子又飞回来了,它们围着大象的屁股,叮呀叮,叮呀叮??大象又觉得屁股又疼又痒,就甩甩尾巴, 再甩甩尾巴??小蚊子们都吓得飞走了。大象刚睡着,小蚊子又飞回来了,大象很生气,用力地跺了跺脚 咚!咚!咚! ,小蚊子们都被吓死了。

教学思路:活动前,鼓励幼儿自由地玩一玩大鼓、串铃和蛙鸣筒,听一听三种乐器的音响,在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幼儿感受在先的原则,通过倾听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滑稽、有趣的打击乐故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幼儿主动地探索,进一步认识三种乐器各自的音响特点,理解乐器与相应动物的匹配关系。因幼儿亲身感受过三种乐器的音响,发现大鼓发出的 咚咚咚 的声音很像大象走路时发出的声音、串铃发出的细碎的 铃铃铃 声可以表现一大群蚊子 嗡嗡 地飞行的声音、蛙鸣筒发出的 刮 声就像极了大象甩尾巴的声音,因此当幼儿和教师分别扮演小蚊子和大象角色持乐器演奏时,大多数幼儿都能开心地听着故事录音为故事配乐,还创造性地边演奏乐器边表演大象走路、甩尾巴、小蚊子飞的身体动作。这样在欢快的教学活动中就能让幼儿了解到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乐器也能表现不同的事物及声音。

(3)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因材施教

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活动的需求及被接纳的需求,只有幼儿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就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艺术活动是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表现其创造性的良好活动方式,作为教师要尊敬幼儿,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自由表现。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我们应要在一日活动中创设音乐环境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中。如来园时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使幼儿入园就进入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艺术环境;进餐播放音乐;午睡播放宁静、抒情、缓慢的摇篮曲,一日生活每个环节集合时,用小铃敲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节奏形式乐曲与各学科配合的音乐活动等。如语言节奏,听音乐画画等等。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听觉能力,提高幼儿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响声。

幼儿各自有着先天不同的遗传特点,又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因此,幼儿的个性、爱好,有不同的倾向性,音乐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5]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既要看到幼儿不同年龄的特点,又要看到孩子的个性差异,针对孩子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和评价,并创设广阔的表演舞台,让每个孩子都产生成功感而逐渐对音乐产生兴趣。

(4)要鼓励幼儿进行音乐表现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表演被称为 二度创作 ,音乐的演唱、演奏是极富个性魅力的。教师必须对音乐的美有充分的感受、认识和欣赏能力,了解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和特点,把握音乐艺术的表现规律,允许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以他自己个人化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乐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才会充分尊重幼儿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才不会以自己主观的、唯一的、以成人为中心的 好 和 不好 的模式化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幼儿的艺术表现。总之,如果我们无视幼儿音乐能力表现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无视音乐表现的个性差异,要求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都达到整齐划一的地步和水平,不仅违反了音乐艺术的表现规律,更有可能扼杀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

(四)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家庭培养与家庭音乐氛围

许多家长都错误的认为,自己对音乐了解甚少,所以音乐教育的任务应该完全交由学校和老师来完成,但家长天生就是孩子最好的教师,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极大。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家庭音乐教育,首先应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孩子的音乐活动中,并多与孩子交流,这不仅能加强亲子关系,也能为孩子积极地投入音乐学习起到心理支撑作用。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20862.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幼儿园孩子的最新五篇表扬信幼儿园孩子的表扬信篇一 尊敬的小二班的张老师、韦老师、唐老师: 你们好!我们是杉杉的父母,我们的宝宝现在快3岁了,宝宝今年9月1日入园,至今已有2个多月了,在这两个多月里,通过...

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作者简介:王桂忠 、教龄:17年、职务:教师、职称:小教一级、 单位:兴化市机关幼儿园 内容摘要:环境是幼儿进行生活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

一封给幼儿园的最新五篇表扬信一封给幼儿园的表扬信范文篇一 尊敬的幼儿园领导: 您好,我是星星四班郑凯瑞的妈妈,非常感谢幼儿园对郑凯瑞的培养和照顾。我要特别感谢一下星星四班的任奕晨老师,彭洋老师和程勉...

2020幼儿园员工辞职报告幼儿园员工辞职报告范文【一】 尊敬的园长: 您好!首先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心!祝愿#在您的管理下能够步步高升,更上一层楼! 感谢一年来您和诸位领导对我的悉心栽培和备至关怀,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筷子的乐趣》筷子是由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是中国、韩国以及日本等地方才使用的餐具,也是我们一日三餐都要用到的一个 工具 。 对于年龄尚过幼小的宝宝来说,筷子对他们的一日...

试析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摘要: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有的发展。我们要根据《纲要》的精神来创设幼儿喜欢的教育环境,促使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产生交互作用,从而获得主...

幼儿园教师辞职报告5篇幼儿园教师辞职报告范文【一】 尊敬的李园长: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你正式提出辞职申请。 来到这个幼儿园也有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里,得到了园里各位同事、园长们的多方帮...

幼儿园主题墙—课程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机融合寿光市寒桥社区幼儿园 董爱葵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前几年,老师们还没意识到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还没能将班级环境创设与课程之间建立...

幼儿老师的最新精选五篇表扬信幼儿老师的表扬信范文一 : 我是点点的家长,从 年9月6日开学典礼至今,小豪仔在这里渡过了快乐、开心的两个月时间,在老师的教导下,孩子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少的进步,不但增长了知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