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别再忽视宝宝的感官知觉,这4种类型家长一定要了解

更新:08-2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亲子操开启宝宝感官能力]亲子操,能够让孩子通过身体去学习和建立对大小、高低……的认知,彻底开启孩子的各种感官能力。如下节奏,将带您进入“感官之旅”的身体动动操,请你和孩子一起去除学习的框框,让孩...+阅读

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的宝宝对各种颜色特别感兴趣,拿起笔、贴纸或卡片开始玩得不亦乐乎,脸上和头发上都是颜料,瞬间变成了一只小花猫。有的宝宝却毫无兴趣,自己走到别的地方玩去了。

这有时并不是孩子不合群,而是他们的感官知觉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宝宝感官知觉各不相同NAEY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一份资料里说到:宝宝的神经结构可以帮助他们处理环境中的信息和自己身体上的各类感官知觉,而每个宝宝整合并处理感知信息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理论指出,可以根据宝宝的「感知阈值」和「行为策略」这两个维度对其分类。

首先,「感知阈值」可以理解为敏感性。环境中的信息(如光线、声音、温度)会给宝宝的神经系统带来一定的刺激。对于敏感性高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感知阈值」比较低,也就是说,一点点刺激就足以让他们的神经系统活跃起来了。但是对于不那么敏感的宝宝来说,他们则需要更多的环境刺激去激发他们的神经系统。

比如,小 R 就属于比较敏感的宝宝。每当周围闹哄哄时,特别是当其他宝宝尖叫或者哭闹的时候,就会把耳朵捂起来,所以推测小 R 的「感知阈值」相对比较低,环境中的响声会对他造成过度刺激。

其次,宝宝的「行为策略」是第二个维度。采取被动策略的宝宝哪怕感觉不舒服了,也不一定会立马作出反应,而主动的宝宝则会马上作出反应。

比如,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被动的宝宝可能一直不作声,自己默默地忍受着,忍了好一会儿才会爆发。主动的宝宝遇到嘈杂的环境,可能就会立马离开。

根据感知阈值和行为策略,我们可以将孩子大致分成四类:

淡漠型孩子:多刺激淡漠型的孩子对于环境刺激并不敏感,而且表现得较为被动。他们对周遭的人和事似乎没有太大兴趣。

比如他们不会注意到有一个新同学走进了教室,又或者你问他身上的淤青是哪里来的,他也回想不起自己是什么时候碰到了或者磕到了。这类孩子需要的是老师或家长提供更多的环境刺激去引起他们的注意。

小贴士:

和淡漠型的孩子说话时,试着把音量调高。当你发现你喊了好几次孩子的名字,他都没有反应时,你可以通过肢体接触去引起孩子的注意,试着轻轻地拍一拍他的肩膀,或者摸一摸他的头。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尝试着多提供一些小物品让他摆弄。上课前预留一点时间让他们进行简单的肢体运动,比如可以放一首歌让他们跟着跳一跳。

另外,给淡漠型的孩子提供充足的光线很重要,还可以试着把孩子的房间或者教室布置得花哨一些。总之,淡漠型的孩子需要的是大量的触觉、听觉、视觉、甚至是味觉的刺激。

敏感型孩子:创造稳定环境敏感型的孩子通常也会采取被动的策略,但是他们比淡漠型的孩子更敏感。哪怕是环境中的一些小的刺激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举个例子,小 H 只有 5 个月大的时候,平时不戴眼镜的老师有一天戴了框架眼镜来学校。老师在小 H 身边趴了下来陪她玩,小 H 盯着班主任的脸看了看,似乎没什么反应,可是过了一会儿突然哇地一下哭了起来。老师的框架眼镜对于小H来说,是一个新的视觉刺激,当老师的脸离小 H 凑得很近的时候,小 H 并没有立马作出反应,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爆发。

小贴士:

如果你的孩子是敏感型,建议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光线不要太强,声音也不能太响。可以在家里或者教室里给孩子布置一个安静角,如果环境中的刺激已经超出了孩子可以承受的范围,你可以陪孩子去安静角待一会儿,冷静一下。

如果孩子对各种声音和光线特别敏感,要提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比如火警演习前,详细解释演习是怎么一回事,可以怎么做。这样孩子会有充分时间做心理准备,就不用担心过度刺激。

回避型孩子:创造多样环境回避型的孩子的敏感性比较高,而且在遇到刺激时会主动采取策略。上文提到的小 R 就属于回避型的孩子,一旦听到噪声,他就会主动捂起耳朵,甚至直接起身离开现场,尝试着去降低环境给他带来的过度刺激。

小贴士:

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孩子,看看哪些情况容易给孩子造成过度刺激。由于回避型孩子喜欢逃离环境,容易脱离和其他孩子玩耍的环境。所以可创造多样的玩耍环境,比如较强的刺激(如颜料、沙和水),较低刺激的玩耍机会(如吹泡泡、蜡笔、胶带等)。这样回避型的孩子也会有足够的机会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了。

探索型孩子:多鼓励探索型的孩子敏感性比较低,而且会主动寻求环境中的各类感官刺激。

有的小孩特别喜欢玩颜料,小 A 就是这样,不仅会把双手沾满颜料往身上和脸上抹,还会伸出舌头去舔颜料(颜料是可食用的)。有一天小 A 活脱脱变成了一个小蓝人,而且当天拉出来的粑粑都是蓝色的。这就是典型的探索型宝宝。

小贴士: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不要因为嫌脏和嫌麻烦就阻止孩子去寻求不同的感官刺激。

带孩子去玩沙和玩水的时候,可以预先给他们准备好替换的衣服,或者是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让宝宝脱光了玩。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给探索型的宝宝提供他们所需的感官刺激。比如鼓励宝宝自己用手吃饭,让他们感受不同食物的温度、触感和味道。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26032.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如何从感官上判断皮疹类型宝宝是妈妈的骄傲,一颦一笑都会令妈妈欣喜。宝宝是妈妈的珍爱,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妈妈的心……如果宝宝的身上出现了一点点状况,哪怕仅仅是几粒皮疹、几块风团,都会让妈妈担心不已...

对孩子感官进行早期刺激1、触觉方面 多爱抚孩子,这是促进触觉系统安全的有效方法。 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让孩子在地上自由爬行并接触周围物品。 对触觉比较敏感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们洗澡、洗脸...

游戏中培养婴儿感官能力一、开合窗帘 游戏目的: 通过这种活动可以锻炼孩子对光的刺激的反应。 游戏内容: 将房间的窗帘反复几次开合,也可以反复将房间的台灯打开,或者打开手电照射墙壁,看看孩子是否将头...

怎样对新生儿进行感官刺激一、视觉刺激,六周以下。1.由于婴儿常将头转向一边,可在小床的左边或右边挂一些会动的小东西,让婴儿躺在床上可以看得见。2.对婴儿唱歌或说话时,将脸靠近婴儿约距15~20公分。这个...

婴儿期宝宝的感官发育以一种个体存在的方式而从宇宙中分离了出来,这使婴儿发现:我受到限制了,同时也唤醒了个体特征的意识:这是我,那是别人。由此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关于相互关系的问题。 我对别人而言...

新生儿的感官刺激和学习令人惊奇的是,生后3周的新生儿能将来自不同感觉器官的信息在大脑中联系起来,他们已经开始学习客观事物的抽象信息了。试验分两步,第一步,用一个光滑的或一个表面卵石样的橡皮奶...

母婴交流,从4项知觉开始触觉交流:母婴间的触觉交流,最常见的是母亲为婴儿授乳。因为,授乳已不单是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而且为婴儿大脑的触觉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婴儿以其最为敏感的口角、唇边和...

小儿感官训练一个都不能少身体是人类学习能力的“根”。“根”不牢固,则一切学习皆成虚幻。而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六种感觉则是身体向外探索的“门”。它们决定着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及各个感官...

感官触动带动多方面成长——幼儿园管理培训班个人小园领导告之自己成为太仓市第二期幼教管理干部培训班中的一员时,那兴奋、忐忑的感觉还未完全褪去,将近一年的培训已经接近尾声了。虽然每一次参加培训的前后,都要连着上一整天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