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用生活中的小东西启发孩子

更新:10-2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宝宝误食塑料小东西会拉出来吗]宝宝误食塑料小东西会拉出来吗 气管异物 宝宝误食塑料小东西,如果卡在气管就拉不出来了,且十分危险。1、原因:气管异物,指气管中有异物的情况,包括鼻腔异物、咽喉部异物、气管...+阅读

对孩子来说,一样简单的小东西可以让他玩上半天不嫌烦,一个简单的图案在孩子眼中可变成无数可能。在大人的世界,很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有另一番天地。生活中的许多小东西或是小巧思可以启发孩子的创造力、观察力、数理以及逻辑等许许多多的能力,让孩子的生活更丰富,只不过大部分的大人忽略了。

创造力的启发

很多种能力可能有些人觉得具备了也没什么用,或是对生活、工作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事实上,多培养一些能力,也许不能在短期内看出有什么帮助或效果,不过对孩子来说是利多与弊;而且许多能力并不需要刻意地培养,大人只要在生活中多一点巧思,就可让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具备一些能力。

一、与生俱备的能力——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生命演进过程中重要的能力,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仔细观察幼儿,你会发现孩子有无限的创造力,孩子在没有被干预的情况下,喜欢探索,喜欢创造,不过由于大人的态度通常孩子守规矩,大人一些死板、束缚、权威的态度,会在不知不觉中限制孩子的创造能力。

如果孩子的创造力被压抑,会负向发展成具有破坏性的创造力。如一位平日严格的老师,当他在教室时,孩子会非常安静,可爱,一旦离开,孩子就马上闹成一团。

二、大人错误的观念

当父母了解创造力对孩子的益处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观念,一心一意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于是用了错误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如此一来,孩子的创造力不但无法被启发,还可能因此被抹杀,所以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a、不要催促孩子

有的父母会催促孩子赶快想,想一些和别人不同的点子,以为这样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更有创造力的方法。其实所谓的创造力是一种随机的东西,并不是制式化的能力,只能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启发,不能强求。

b、大人本身要有创造力

如果你是一个一板一眼的权威式父母,要如何去启发孩子呢?所以父母本身平常就应多动脑,让自己的想法灵活一点或有弹性一些,这样才能随时随地给孩子一些启发。

c、赞许孩子的创意

当父母看到孩子神来之笔的想法、做法时,要以欣赏、同理以及赞许的态度对待孩子,建立孩子的信心,孩子有信心之后,会更能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三、启发孩子创造力的方法

创造力对一个人来说是重要的,它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它可以使生活更加丰富、有变化,也可以运用在不同的工作领域中,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多一点创意,也可增进人际关系。要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其实不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东西就可达成,不过要启发孩子的创造力,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唯有在安全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自由活泼,变通地创造;其次,父母应记住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原本就具有的创造力流失。分页标题

1、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类技巧

二到三岁的大的孩子最喜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此时大人的问话要有技巧,否定名以及不信任的语气都会打击孩子的信心,使孩子停止去思考;所以要多用肯定或思考性的问句来鼓励孩子,让孩子因此继续去思考。

生活小东西的运用

a、纽扣

纽扣有不同的大小、颜色以及不同的打洞位置,让孩子在众多扣中去分类,孩子可以这个游戏中学会分辨扣子跟扣子之间哪里不一样,让孩子动动脑;另外还可以问孩子,扣子除了可以用在衣服上以外,还可以做什么或是用在哪里,这种开放式的问法可以让孩子自由发展他的想法。

b、贝壳、植物的种子、各种图片

这些东西对孩子来说可能不仅仅是它们原先有的样子及功能而已,父母拿出这些东西时,可以问问孩子它像什么,它还可以做什么,种子与种子间,贝壳与贝壳间哪里不一样。这样让孩子在思考中学习替代和运用的技巧。

2、化腐朽为神奇法

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的东西,只要多一点劳动力,都可以废物利用,让废物摇身一变为有用的东西或是美丽的装饰品。

我们来变魔术

a、造型的变化

先收集一些使用过的盒子、包装纸、瓶瓶罐罐,让孩子去做造型,比如在盒子上加一条尾巴变成什么?加上眼睛变成什么?在盒子加小盒子变成什么?使原本不相干、不起眼的东西让孩子天马行空地去做造型,说不定会有令人激赏的作品出现。

b、组合的变化

让孩子利用这些废弃物,去组合成孩子生活中相关的东西,比如花瓶、动物的运送或是交通工具等等。

3、锦上添花法

所谓的锦上添花是将原来孩子熟悉的玩具、游戏方法或是故事内容做增加或改变,而在过程中引发趣味性。

熟悉游戏及故事的运用

a、童话故事改编

比如大家熟悉的三只小猪的故事,故事中三只小猪分别用茅草、砖块等东西盖房子,在盖房子的情节部分,可以问孩子,盖房子还可以用什么盖?有的孩子会说用糖果或是饼干,盖成一间糖果屋,自己就可以住进去无奇不有享用点心;当然,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想法,让孩子改编故事的内容,说不定还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故事。

b、改变游戏规则

以孩子常玩的123木头为例,这个游戏玩入了,当木头的都会很灵活,当鬼的人很难抓到另一个人来当鬼;当游戏进入僵局时,可以问孩子,木头最怕什么?当孩子回答木头最怕樵夫时,可以让鬼变成樵夫去砍木头,此时安静的声面会一下子动了起来,等变成樵夫的鬼砍到一根木头后,又可以恢复成原来的玩法。分页标题

另外,像玩一些在富翁等盘面的游戏,也可以改变原来只能前进、后退、停顿的游戏方式,改成的移动或是制造一些有创意的陷阱。改变游戏的规则或步骤可以创造不同的游戏东趣,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想想熟悉的游戏有没有新的玩法。

4、无中生有的游戏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比较狭小的空间,所以生理创造空间小,既然无法提供给孩子足够的生理创造空间,就提供给孩子无限的想像空间吧!父母可以用“假如”为开头的问句去引导孩子,比如可以问孩子,假如你是一颗握,可能会飘到哪里去?可能会碰到什么东西?让孩子随着这个假想的问句发挥想像力;当孩子发挥想像力诉说他要变成握后所遭遇的事时,父母可以跟着与孩子对话,让想像无限地延伸。

孩子有自己的想像力,大人对于孩子的想像力要给予认同感,而不是纠正孩子,强加大人的想法给他。其实孩子在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很多想像力,所以她个人反对给孩子有格式的图画本,最好给孩子空白的图画本,让他自己去发挥。

启发想像力的方式:鼓励孩子去想

尽量发挥孩子的想像力。比如当在教孩子认识“=”这个数学符号时,会先不告诉孩子这个代表的含意,先问孩子这个图形像什么?孩子的答案往往会出乎意料,虽然这些答案与其原来的意义没有什么相关连,不过孩子在你问他问题的时候,已经发挥他的想像力了。所以说想像力可以在任何时候培养,只要大人不僵化自己的思想,多给孩子想的机会,这个能力自然可被启发。

数理、逻辑思考能力的启发

数学对许多孩子来说是一门困难且艰深的学问,很多孩子也有数学恐惧症,但是数的概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却息息相关,很多思考的模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从数学演变而来,所以拥有数理、逻辑的能力对孩子来说是重要的。数学是相当生活化的东西,可自许多生活中的小东西中学习,而且可以在孩子还小时就给他不同的数学启发,二岁半到三岁是一个启发孩子数理、逻辑能力很好的时机。

一、分类概念的运用

数学中最基本的是分类的概念,当孩子有这个概念时,可以整理自己的玩具、衣服、日常用品等东西,等长大后,更可自己有条理地整理家具、用品。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整理的能力很强,比如学校的笔记可以做得很好,搬家时东西可以地分类打包好;而有些人不但平日家中就乱七八糟,要他东西,可能老半天还理不出一个头绪,所以从小让孩子习得分类的概念,对孩子将来帮助很大。

生活小东西的运用分页标题

a、玩具、糖果、饼干

利用这些小东西让孩子学习分类,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让孩子在分类的过程中了解每一样东西的特性,这样东西和那样东西有什么地方不同。

b、罐子

收集家中的瓶瓶罐罐,这些东西有圆有方,让孩子根据瓶罐形状的不同做分类。

c、各种豆子

比如蚕豆、豌豆、绿豆等,将豆子分类除了可以分类的能力外,更可以训练孩子手指等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d、不同材质的东西

让孩子根据物品摸起来的触感不同来分类,比如同样是圆形的球,有软硬分类。

e、衣服

衣服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有长袖的、短袖的,长裤、短裤,各色袜子等等,妈妈每次洗完、洒完衣服后,可让孩子将不同种类的衣服分类叠好。

二、数量的概念

在分类的概念有了之后,就可以让孩子明白对应的关系,比如有几个人在悍就要有几副碗筷,有多少人就应准备多少份水果。让孩子知道两个人对应两个水果的观念。

生活中的小东西的运用

a、碗筷

让孩子在吃饭前先到餐桌排碗筷,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要排几根筷子、拿几个碗;若家中有客人来吃饭,让孩子排碗筷,更是一个让孩子学习数量概念的好时机。

b、水果

吃完饭后让孩子分水果给大家,让孩子学习有几个人就要分几个水果

三、配对的观念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6_81990.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BB人小东西多房间布局需合理传统的家具放置在一个婴儿的房间会占用大量的地上空间,只留下了很小的自由空间,也不利于存储其他物品或者放置其他家具,而且带给人拥挤和不安的感觉。尝试不同的空间安排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