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乖孩子往往没出息,淘气的孩子也许能干大事!

更新:03-1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父母前的“乖孩子”,学校里的“捣蛋王”]前言:学习本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小孩子们却需要靠父母看管才会学习,这究竟是给自己学本领还是在给父母学呢?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一个现实的例子,相信会使许多的...+阅读

而殊不知“听话”却已成为我们孩子重大的人生阻碍!当我们培养的孩子成功摆脱了以下“听话”孩子带来的缺点时,那我们的孩子必将会具备干大事的潜质!

我们平时陪伴孩子时,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孩子太调皮、不听话,我们有时候总是羡慕那些听话的孩子,也常常教育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多听话啊!从来不调皮、也不顶嘴!”,似乎我们小时候也常常听父母用类似的话教育我们,现在我们终于成了父母,也开始用这样的话教育孩子了!

可是随着教育的发展,我们似乎感觉到了这句话是存在问题的,经过大量的案例证实,这句话确实是不准确的,因为从小就一直听话的孩子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听到这里,家里有“熊孩子”的家长是不是非常开心呢!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当年看的《亮剑》,政委赵刚受伤时,李云龙与赵刚的一段对话,赵刚说:如果他是独立团的团长,可以把队伍带成一支遵守纪律的模范团,这支队伍绝不会干出圈的事,会坚决执行上级命令,可遗憾的是这样的团队未必是一支强悍的部队、一支嗷嗷叫拖不垮打不烂部队。李云龙说:乖孩子往往没出息,而淘气的孩子也许能干大事。

仔细想想这段话,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只听家长话的孩子,一定是只会遵守家长给设定的规则,而越是听话的孩子,你也会发现,家长给他设定的条条框框也会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细,这样的孩子在密密麻麻的框架下成长起来,在一定的年龄和情况下一定是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我记得前几年我与山师大的一位心理学专业的教授做过简单的沟通,有许多出现成长问题的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去找她咨询,她发现那些在青春叛逆期没有叛逆过的孩子和从小“听话”的孩子,当他们20多岁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都是相对非常严重的。

其实听到这里有许多家长可能不太明白,为什么听话的孩子反而现在变得不好了?其实我们不能这样理解,有时候孩子听不听话不取决于孩子,而是取决于家长,下面我们先来与家长们说一下“听话”孩子带来的问题。

一、“听话”的孩子往往没有主见

总是过于听话的孩子,面对问题总是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听话”成了自己的习惯,非常容易形成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甚至和朋友在一起玩也会听别人的话的这种性格。除此之外,自己往往对事缺少自我主见,往往遇到问题很少会去主动想方法解决。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定是可以遵守纪律,并且听从于上级安排的好同志,但总会跟着别人的思想走,很难成为领导者!

二、“听话”的孩子往往缺乏想象力

总是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主见,并且自我意识较弱,很少会有思考问题的习惯。你也会发现听话的孩子总是比较老实与内向,无论是在玩耍时还是思考问题时,往往都是曾经的经验或家长的教诲,长此以往,缺乏想象力就成为自己的最大弱点。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说调皮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呢!因为调皮的孩子总是敢于反抗一些思想,在玩耍时总是会想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法,甚至是让一些家长不可接受或感觉奇怪的想法,而这种大脑思考的活跃,恰恰让孩子的想象变得更加丰富,并且敢于去实现,造就了孩子创造力强的能力!

三、“听话”的孩子总会顾虑别人,而忽视自己

总是过于听话的孩子,总会为了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听话”的孩子,往往会去体会和思考别人的感受,而在此同时却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习惯成了孩子的性格之后,往往孩子会因为外在(亲人、朋友、环境等)的原因导致自己的情绪波动,非常容易让自己的内心变得痛苦、变得忧郁、变得自卑。健全的人格是既要在乎别人的感受,也要在乎自己的感受。

四、“听话”的孩子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是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总是听从于家长或别人的思想或建议,长此以往,自己却失去了主动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懒散和不够灵活。

这样的孩子非常不适合自己处理问题,将来对学业也会有很大的阻碍。

五、“听话”的孩子容易变得固执

总是过于听话的孩子,思考能力比较弱,对自己以往的经历和对于自己信赖的人所说的话往往容易深信不疑,对事情总会缺乏思考与判断,容易因此让自己变得固执,很难听从别人的意见。

六、“听话”的孩子叛逆期更叛逆

总是过于听话的孩子,在青春叛逆期时有一些听话的孩子往往会比其他孩子出现更大的叛逆反应,就像弹簧一样,长时间的的压制造成更大的弹力,孩子青春期更想要自己做主,孩子很可能会把之前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或曾经向往而不敢做的事情进行尝试,有时又因之前缺乏思考或处理问题较弱,更容易出现不好的局面。出现叛逆的这些听话的孩子,无论是心理还是行为举动将会变得相对更加严重。

以上是列举的“听话”的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因为以上六点,“听话”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造成交际能力弱、有较强的依赖性、做事缺乏胆量等性格的特点。因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表现出来的问题自然也会有所差异,而这些差异不是我们思考的关键,关键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说到这里许多家长可能会说怎样才算是听话呢?难道我们说的话孩子都不听那才好吗?稍安勿躁,我们慢慢来讲!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天生下来就伴随着情感,孩子不像我们成年人,我们成年人不开心你也可以假装开心,进行伪装,而孩子不会这样的,孩子有什么情感就会自然流露出来,比如:孩子说我不想跟谁玩,那孩子就真的是不想和谁玩。当孩子的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开心,没有满足就会心情低落或哭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情感来区分孩子的表现。

在孩子的成长中,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听家长话,甚至与家长对着来的现象。只是在我们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在教育孩子时总希望让孩子变成一个“好孩子”,当孩子得不到家长的满意的时候,往往就被认定为不听话,而这个“好孩子”唯一不变的最高标准就是“听话”。所以孩子的“听话”并不是孩子天生这样,而是往往被家长的教育改变成了这样!

所以,家长们所问的怎样才算听话,其实这个问题答案已经在每个家长的心里了。我们要学会利用刚才所说的,可以通过孩子的情感来区分孩子的表现,孩子把他最真实的情感流露给我们,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感,然后我们通过孩子的情感表现来选择对孩子的引导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不耐烦和生气。

接纳情感的同时需要注意,不要放纵孩子因情感而出现的行为,比如,孩子因生气而打人,孩子生气的情感我们可以去接纳,但要引导纠正孩子出现的打人行为。还要学会尊重和鼓励孩子,允许孩子有与你不同的思想,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分析与引导。避免为了让孩子成为“听话”的孩子,而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思想去行事,一味的剥夺和抨击孩子的思想。

切记:家长们请勿把内向与“听话”混淆,内向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与主见,内向的孩子也有外向孩子没有的优势。

所以根据之上所说,无论是从孩子的能力方面还是孩子的心理方面,“听话”的孩子未必就是好事!所以孩子的调皮与思想活跃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我们要知道,我们不能因此就去放纵孩子,请不要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教育孩子永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所以教育孩子永远要掌握好那个“度”,你要问怎么才能把握好这个“度”呢?那只有多去学习,多去观察孩子,自己多去付出改变!就像一个优秀的厨师可以做出一桌美味的菜肴,没有哪个厨师是在书中或听别人说就可以掌握好火候的,必须要去付出!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7_17017.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你是个乖孩子奥奥是个非常活泼、聪明的孩子。刚来幼儿园的第一个星期,发现他做什么事情都不专心,总是走来走去,吵着要爷爷,对阿姨说自己要睡觉,对老师说要打电话给爷爷,让爷爷快点来接他,但是到...

乖孩子”的心理你懂得多少前言:目前乖孩子常常被称谓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许多的小朋友也因为做乖孩子而失去了自己成长的机会,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乖孩子的心理损伤吧,希望父母们都能够走近孩子的心...

让宝宝做个乖孩子其实也不难妈妈:这才是乖孩子。 罗伯特的妈妈大可以不必这么粗鲁地教孩子学习礼貌,而效果也会更好。她可以说:“谢谢您送他这么可爱的礼物,帕特丽夏姑妈。”相信罗伯特会跟着表达他自己的...

别被“乖孩子”忽悠了“我女儿患了多动症,怎么可能?”当雯雯被医生诊断为“多动症”时,妈妈的反应很强烈,她怎么也想不通:文静、听话的女儿,会和“多动症”联系在一起。 的确,雯雯与人们印象中的那种“...

乖孩子不等于好孩子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家长称赞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乖,有多听话,甚至因此而觉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够乖,不听话。把乖孩子当成是好孩子,而不乖的孩子也就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其实父母这...

如何面对会顶嘴的乖孩子孩子年幼,缺乏生活经验,从那些“顶嘴”的话中,你可以感受出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常常不切合实际。也许让你很生气,有时还会使你很感伤。那么,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顶嘴...

孤独症患儿多是“乖孩子阳阳已2岁半了,自10个月断奶后他一直是由外公外婆照看的,两位老年人非常疼爱外孙,尽管孩子讲话较晚,现在吐字不清楚,令他们感到很高兴的是,阳阳可以不吵不闹地自己玩上1—2个小时,...

乖孩子”身上隐藏的弊病需及时挖掘早操后,孩子们分组有序地如厕,我习惯性地去关注一下厕所里的孩子。发现李佳俊撵着胆小老实的冯金雷出来,边走边用两手去绞冯金雷的手臂,一个活脱像个猴子精,一个却张大着惊恐的眼...

乖孩子也需要安抚涵涵是个适应能力很强的小女孩,和其他孩子一样她也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上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可她却一点都没哭。当我从她妈妈手里抱过来时,她就好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