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小儿尿床成因面面观

更新:10-18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妈妈怎样做让宝宝不再尿床]尿床,是病吗? 安安3岁了,白天大小便都不成问题,可是一到晚上,如果不在半夜叫醒他的话,第二天肯定就要支起竹竿“晒地图”了。最让我头疼的是,有时候叫早了,安安还没有尿意,又哭又闹不...+阅读

1、遗传因素:研究显示,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几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几率患病。

2、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一般来说,遗尿儿童的膀胱容量比预计的要少30%,膀胱内还没容多少尿,就收缩排尿了。

3、心理因素:这种原因引起的遗尿多为继发性遗尿,发生于2至4岁儿童,常是间歇性的或暂时性的。这类精神因素有:父母离异、亲人去世、家庭气氛紧张、遭受虐待等等。另外,有些孩子在幼年时没有养成控制排尿的习惯,一旦尿床便遭责骂,精神总处于紧张状态中,使遗尿症经久不愈。提醒一点,心理因素不但可使已有控制能力的儿童重新出现遗尿,还可使少数患儿逐渐形成习惯,甚至持续至成年。

4、睡眠过深:孩子睡得很熟,很难唤醒,以致遗尿,这是较常见的现象。原因在于白天玩耍过累、学习紧张功课过多、睡觉太晚等入睡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使之发生反射性排尿,形成遗尿。

5、排尿训练不当:(1)夜里训练过多,如夜里要叫醒孩子3~4次,甚至4~5次,结果使膀胱未得到扩张,不能产生明显的尿意;(2)夜里训练过少,如给孩子使用"尿不湿",不管不闻;(3)训练过早,如在孩子几个月时就开始进行训练,由于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反因排尿紊乱而尿床;(4)强迫训练,如夜里把孩子叫醒排尿,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只要不排尿就不允许离开便盆。这样,使孩子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

6、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控制尿激素ADH是一种由人体自然产生并可减少尿量的激素。专家认为,儿童遗尿主要是由于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功能尚未成熟,夜间不能分泌足够的抗利尿激素控制排尿,并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整体发育不完全有关。

7、疾病:泌尿系统畸形、感染,或患多尿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病)有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疾病均可引起遗尿。尤以隐性脊柱裂伴有遗尿症者较常见。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7_8328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专家支招让宝宝不再尿床避免尿床,妈妈该做的事 知道安安的尿床是正常的情况后,我松了一口气。但宝宝老是尿床也不是个事儿,该怎么做才能减少宝宝“晒地图”的次数呢? 专家支招: ①睡觉前尽量少给宝宝喝...

少饮水不是控制尿床的办法为了不让孩子尿床,有些父母所采用的办法是限制孩子喝水,以此避免孩子尿床的发生。专家表示,这种方法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因为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单位体重所需要的水分比成...

关于儿童尿床的诊疗新观念一、诊断篇 人们通常说的小儿“尿床”,即儿童在熟睡时发生尿失禁的现象,5岁以后每月至少出现2次尿床者可诊断为遗尿症。小儿尿床尽管不是什么致命的缺陷,但是长期遗尿会对孩子...

父母不该说“他有个尿床的毛病”他有个尿床的毛病 一位母亲跟人闲谈,话提扯到孩子身上时,“他有个尿床的毛病……”话刚出口,一旁的小男孩羞红了脸,露出怨恨的表情。 尿床这类生理缺陷,属于“难言之隐”,孩子对此...

尿床对孩子本身有哪些危害孩子尿床,父母光知道烦恼,每天晚上要惦记着叫孩子起夜,孩子尿了还要换被褥。本来没睡好,白天工作没精神,晚上回来还要洗洗涮涮。说,孩子听不懂;打,孩子哭,大人更闹心。可当父母的知不...

小儿尿床的中医疗法绝大多数小儿在2岁以后能自行控制排尿,即使是夜晚熟睡之后,也能够醒来告诉妈妈“我要撒尿”。但是,也有一些小儿在夜里不能控制排尿,甚至天天尿床。医学上将5岁或5岁以上小儿出...

怎样帮助尿床宝宝告别尿床引起遗尿的原因通常有: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小时候均患遗尿,其子女遗尿敲发病率约为77%;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时候患遗尿,其子女途尿的发病率约为44%。 膀胱容量小:上海杨浦区中心...

小儿尿床的医学治疗办法尿床又称夜间功能性遗尿,在应该有自行控制大小便能力的年龄,4岁的儿童夜间遗尿的发生率约30%,6岁约10%,12岁约3%,18岁约1%。遗尿通常发生在成熟晚的孩子中,并随时间而缓解。仅有1%...

教您告别尿床宝儿尿床是每个宝宝都会做的“坏事”,哪个宝宝不尿床呢?可是如果遭遇一个每天都尿床尿床宝儿怎么办宝儿?五招将您如何预防“尿床宝儿”。 一、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前几天,有个同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