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新生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寻学前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更新:02-08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有什么区别]1、学科分支不同 学前教育专业是研究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 学前教育学专业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 2、学习内容不同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学前教育...+阅读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B )。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32633564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 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A.直接刺激 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 直接反应C.直接刺激 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 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D )。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C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D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B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 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C )。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 填空题(10分)

1、 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_图形_、图表、__符号_,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 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分类法 _、排除法、解释法_、守恒法。

3、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 _四岁左右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 _直觉行动思维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 名词解释(20分)

1、 问题言语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 情绪情感情绪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3、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

4、 能力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

5、 理智感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四、 简答题(30分)

1、 创造想象有何表现?

(1)独立创造,一定新意性

(2)提出不寻常

(3)讲故事,编结尾

(4)讲出画面中没有画出的情节

(5)脱离现实与现实混淆

2、 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

(1)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3个月)

(2)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岁)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3岁左右)

3、 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4、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

5、 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5)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 论述(30分)

1、 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1)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2)中期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为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

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

(3)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2、 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这与幼儿两种信号系统的特点及其协同活动的发展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幼儿的头脑中,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都不是某一个信号系统的孤立活动,而是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活动,再形象记忆中,固然是事物生动的形象起主要作用,但词所表达的事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记忆材料。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7_9329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个人目标及实施步骤学前教育课程是幼儿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活动。在课程所持的教育理念上,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是“...

我想自考教育学大专应该看什么教材1,自考无任何限制,小学文凭没有都可以报考,只用身份证或户口簿(16周岁以下无身份证可用户口簿报名)去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报名。每门课程40元(湖北省)。2,先在省自考网上报名,然后...

依恋心理学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是指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 依恋心理学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

电大学前儿童心理学试述婴幼儿的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的发展如何体现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对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归纳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依恋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依恋对象是婴幼儿情绪的...

预科学前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作文一、重在习惯、贵在坚持 其实现在的孩子由于优生优育,智力不会相差很多,关键是习惯。平时我就和孩子说过做任何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坚持而且要尽力做好,即使是玩某项玩具...

学前教育学科知识类书籍读后感今年我有幸参加了 “构建主题式园本科技课程评价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但对于课题的解读自己理解的还是不够深刻,带着自己的疑惑,我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学前教育评...

为什么亲子游泳教练一定要学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儿童心理学在儿童成长、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中具有积极而...

如何写幼儿教育学幼儿园中如何对幼儿进行多元智能化学习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但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显示出其独特性,在八种智能方面每个人所拥有的量是不同的,八种智能的组合与操作方式各有特色。长期以来,我国的幼...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水果利用了哪些心理学原则【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感官感知水果的色、香、形、味,知道水果的基本特征。 2、能大胆地在集体前表述自己的见解,在活动中感受交往分享的快乐。 3、感受水果的丰富性,喜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