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备孕知识 → 营养 → 正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反应和护理

更新:11-1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对于慢性肾衰竭需长期透析的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其后果不仅导致引发免疫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风险,因此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1 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

1.1 疾病因素 由于其肾功能多为不可逆性损害,患者一旦了解到除肾移植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它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正常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往往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1.2 经济因素 昂贵的透析费用是透析患者的沉重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1.3 社会支持 有资料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1]。

1.4 自身形象 长期透析患者多存在身体水肿、萎缩,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改变,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性功能减弱、性欲减退的改变,因而容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1.5 治疗因素 透析治疗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常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2 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患者,以抑郁和焦虑最为常见[2]。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产生的原因,护理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心理护理。

2.1 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建设,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服务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其次要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一种理念和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中,要理解尊重患者,与其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既要多关心多体贴患者,又要维持患者的独立人格。另外,掌握沟通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要注意言行的得体,把握好分寸,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其做得不够甚至拒绝配合的方面,比如未能很好地控制体重、拒绝药物治疗等,避免使用责怪批评的语气,应善意的劝导,促使患者自觉领会其中的利害关系,主动改变不良习惯,积极配合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主动征求患者对治疗的看法,交流双方意图和需求,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耐心细致地劝解开导,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树立信心。

2.2 健康教育 由于血透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缺乏,常造成血透患者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对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患者开始接受透析治疗时,由于不了解肾功能损害的不可逆性和血液透析的长期性,常表现出盲目乐观,此时护理人员应通过宣传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科学的治疗方法,不要去做有害无利的尝试。

一旦患者认识到只能通过肾移植或依赖透析来维持生命,常表现出焦虑、抑郁的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方法、作用及新的技术进展,让其明白如果做到充分透析,能达到很高的生活质量,并鼓励患者回归社会,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经济收入,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同时充实自己,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应告诉患者治疗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如饮食的宜忌、体重的控制、内瘘的保护、药物辅助作用的重要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并告知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使其做到心中有数,就能消除他们紧张、恐惧心理,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部分自费患者一方面求生欲望强烈,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要求延长透析间期、减少透析频率,一旦透析频率减少,病情加重,各种并发症随之出现,常表现出绝望的心理,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是血透护理中的一大难点。针对这类患者,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以亲切关心的语气、以极度的耐心面对患者,应告诉患者由病情加重、并发症所花费的治疗费用往往高出于正规透析的费用,良好的饮食控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既而减少治疗费用,同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对其任何异常行为加以重视,严防自杀现象的发生。此外可帮助病友间建立联系,通过相互多交流、多沟通,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3 生活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血液透析,长期承受病痛折磨,部分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不得不依赖家属[3],同时昂贵的透析费用又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常表现出多疑、敏感、自厌等情绪,因此做好与透析患者家属的沟通非常重要。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多与家属沟通,让家属对治疗方案、生活护理中的有关注意事项详细了解并积极配合,同时告知家庭支持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家属了解患者未透析时的情况,另一方面将治疗期间掌握的患者病情、心理变化反馈给家属。对于部分自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控制水分和钠盐摄入的患者,应让家属发挥监督、协助的作用,从而多方面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敬丽,史建莉,姜玉芳.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57-58.

2 杨晓叶,边菲,刘畅.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52.

3 周安琪,季建林,徐俊晏.终末起肾功能衰竭透析病人心理问题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3,2:73-75.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8_647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