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备孕知识 → 营养 → 正文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耳针刺法

更新:11-10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毫针刺法]毫针刺法:(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2)体位: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阅读

耳针刺法:

(1)物品准备:

治疗盘、75%酒清、无菌棉签、胶布、镊子、无菌针盒(内盛无菌揿针或王不留行药籽)、探测仪或圆头压棍。

(2)操作方法:

①根据病情,在耳壳相应部位用探测仪或压棍测定反应点

(一般局部可见变色、凹陷、小丘疹或压痛明显者),并作标记。

②用棉签蘸75%酒精消毒内壳针刺部位皮肤。考试大网站整理

③以无菌镊子夹取揿针的针圈,将针尖对准穴位或反应点垂直揿入,用小块胶布固定针圈。若用王不留行药籽,可将药籽放入小块胶布中间,以镊子夹取胶布,将药籽对准穴位,压紧即可。

④固定后以手指压迫穴位处,以疼痛明显为宜,留针期每日按压3~4次。

(3)护理:

①耳壳结构菲薄,末梢血管不丰富,感染后较难愈合,故应注意无菌操作。

②取穴以少而精为宜,应根据主要病症取其反应明显的穴位。

③留针期间,避免洗涤针处,若留针处出现剧痛或发热不适时,应及时取出并局部予以消炎处理。

④留针时间一般3~7天,夏季出汗较多,可减少留针时间,以免感染。

(4)在护理中的应用:

①头痛:取神门,皮质下、额。

②失眠:取神门、心、肾。

③胃脘痛:取胃、交感、神门。

④鼻炎:取内鼻、肺。

⑤尿潴留:取肾、膀胱、外生殖器。

⑥痛经:取子宫、内分泌、卵巢、肾。考试大网站整理

⑦止痒:神门、内分泌、肺、枕。⑧口腔溃疡:取口、舌、心、神门。

⑨便秘:取大肠、皮质下。

⑩腹胀:取大肠、小肠、胃、交感。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8_6668.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放血疗法放血疗法就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刮痧疗法刮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铜钱或瓷匙等器具,在体表的某些部位反复刮动,使皮下出现红色或紫色瘀斑,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方法,具有开泄腠理、祛邪外出、调理气血之功效。1、物品准备...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梅花针刺梅花针刺法:(1)物品准备:治疗盘、75%酒精棉球、无菌梅花针(即以5~7枚不锈钢针固定在略有弹性20~30cm长的针杆一端制成)、无菌镊子、弯盘。(2)体位:以充分暴露叩刺部位,病人感舒适,不易...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指拔火罐、水罐、药罐的治疗方法。临床最常用的是拔火罐法,即运用特殊的玻璃罐或陶罐、竹罐,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以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或穴位上,引起皮肤充血...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贴药法将特制的膏药或新鲜中草药直接贴于患处的方法称贴药法。具有疏筋活络、散结止痛、活血化瘀、消肿拔毒的功效。 1、物品准备 治疗盘、膏药或新鲜中药叶子,根据需要备添加的药...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敷药法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 1、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具有扶正驱邪、健脾和胃、散寒止痛、疏筋活络、导滞消积等功效。 1、操作手法介绍临床最常...

针刺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为了安全有效地使小孩接受针灸治疗,在针刺前医生都会充分做好各种准备。 首先是选择针具。目前,针灸时都用不锈钢针具,因不锈钢不仅能防锈蚀、耐热,而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弹性和...

针刺痛症状乳房里有针刺痛症状一直都吃奶水和奶粉补充,但是我就这几天开始,乳房里有针刺痛症状,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说是不是小孩吃奶的时候把气吹进去了,但我觉得不太可能,也没有见他吹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