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备孕知识 → 营养 → 正文

2006一例急性心肌梗塞救治成功的护理体会

更新:11-1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执业护士内科护理之心肌梗塞病人的健康指导]1、 心理指导正确认识心肌梗塞即不要失去安全感,整日担心,不敢活动,心情忧郁,又不要产生无所谓的心理。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劳逸结合心肌梗塞病人...+阅读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病人无疼痛),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因此,观察病情,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2004年6月,我科成功的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因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余而抬入院。患者自述于当日八时余在河边洗衣时突感胸前不适、闷痛,伴上腹疼痛、大汗、精神不振,无恶心及呕吐。被同在河边洗衣服的人发现急送本村乡村医生处治疗,当时患者大汗不止,血压低,经口服消心痛等胸闷不能缓解。乡村医生疑为“急性心肌梗塞”于是急呼我院120而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急性重症面容,表情痛苦,全身皮肤潮湿出汗,四肢厥冷,无紫绀。体温:36摄氏度,心率60次/分,血压125/80毫米汞柱。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后侧壁心肌梗塞。入院后,立即予以输氧、建立静脉通路、24小时心电监护、抗凝、溶栓、缓解心绞痛等对症支持疗法。治疗一个月,康复出院。

2、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患者发病时露出焦虑、恐惧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轻、稳、准、快,稳定病人情绪,主动关心和病人的起居及做好生活护理。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绝不能由于自己的负性心理状态影响病人的情绪,要言语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融洽护患关系,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心理状态,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2、2 吸氧

间断或持续吸氧,氧浓度2—4升/分钟,吸氧是心肌梗塞治疗中的重要措施。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

2、3 卧床休息

发病后一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谢绝探访人员,床上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病员的洗脸、喂饭、翻身、大小便等由医护人员协助进行。护理操作和治疗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避免影响病员休息。第二周可下床在床边活动。第三至第五周,如病情稳定,可离病室活动及散步。对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应适当延长。

2、4 饮食和大小便护理

心肌梗塞病人第一周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周后给半流质或软食。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忌暴饮暴食。食物结构中应给低脂肪、适量的蛋白、水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尽量少食盐、茶、咖啡。忌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用通便药物甚至灌肠,防止大便过程中诱发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2、5 疼痛护理

心肌梗塞患者常有剧烈的胸痛,疼痛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导致心肌梗塞面积扩大。因此,需要迅速的给予有效的止痛剂。遵医嘱给予吗啡、硝酸甘油等药物镇痛时,应注意随时观察病人疼痛的变化情况,专人守护。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8_9066.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梗塞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梗塞应尽早及时地治疗,虽然不及脑出血凶险,但是病人大多年老体弱,诸多慢性病缠身,在治疗上有许多谨慎用药的情况,加之梗塞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还会发生许多合并症,所以脑梗塞的...

心肌梗塞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什么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主要并发症,合理的饮食,对心肌梗塞治疗有重要意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要严格卧床,营养不宜过多,进食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发...

梗塞急救和护理措施梗塞应尽早及时地治疗,虽然不及脑出血凶险,但是病人大多年老体弱,诸多慢性病缠身,在治疗上有许多谨慎用药的情况,加之梗塞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还会发生许多合并症,所以脑梗塞的...

心肌梗塞的心理治疗与护理1、心理治疗 平时病人精神上要保持舒畅愉快,应消除紧张恐惧心情,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并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感冒等。因这些因素都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急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