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成长 → 成语寓言 → 正文

25古代寓言两则的教案

更新:02-0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白兔与月亮这则寓言的寓言]白兔和月亮 一、整体把握 这一则寓言,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首先必须把握的是,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试想白兔得到一把青草,会有这样的“得失之患”吗?小白兔得到月亮,固...+阅读

25 古代寓言两则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矛与盾》全文仅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答。《郑人买履》也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两则寓言都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第十一册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 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每课时可以集中学习一则寓言。两则寓言除具体内容不相同外,有许多相同之处。现以《矛与盾》为例,建议如下教学步骤: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和背诵是教学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嘘自己的盾和矛的两句话,要适当突出对应的部分,语气语调比较张扬;后面部分“其人弗能应也”则语气改缓变沉,与之形成对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读出问句的语气(尾音稍上扬)。还可以设想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语气、节奏:年轻气盛者问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问得舒缓些……都可表现一定的幽默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思考·练习”第二题“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此题目的在于将文中较难的句子列出来重点理解。引导关注文言文的词句运用特点,领悟用现代汉语表达文言句子意思的方法。做这一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注释理解句意并结合指导朗读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读好课文、理解寓意之后进行。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这项练习,都宜采用整体感悟、通句揣摩的方法。千万不要讲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的知识。以下是列出的五个句子的大意,供参考。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很,特别)坚固(结实),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或:我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特别,非常,很)锋利,对于物体(东西)没有不能穿透的。或:我的矛锋利得很,什么东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或:用您自己的矛戳...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13_34641.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依索寓言的白兔与月亮的内容是什么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其故事流传于民间,到公元前三世纪成书。相传其中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所做,"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 伊索,生于公元前6...

伊索寓言里的春天和冬天读后感使人向往的和煦温馨——读《春天与冬天》有感 不久前刚在《伊索寓言》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那就是《春天与冬天》。 冬天讥笑春天,春天一到人们就变得好动,开始“放肆”。同时自高...

求关于老鼠和猫的寓言故事 300字左右很久很久以前,猫和老鼠是很好的朋友,一起去玩,一起去树荫下睡觉……但是有一次,老鼠欺骗了猫,从此猫和老鼠就成了冤家,成了天敌。 老鼠欺骗了猫什么事呢?是在一次猫和老鼠的计划中,...

写一只猫和一只老鼠的寓言故事展开全部 猫和老鼠合伙的故事 有一只猫认识了一只老鼠,便对它大谈特谈自己是多么喜欢老鼠,原意和它交朋友,弄得老鼠终于同意和猫住在一起,共同生活。 “我们得准备过冬的东西了,...

用猫和老鼠编寓言故事《猫和老鼠交好记》 主人家里闹鼠荒,东西经常被咬坏,主人尝试用下老鼠药、老鼠夹子的方法都不能凑效,于是,主人索性买了一只大花猫,专门用来灭鼠。 起初的几天,倒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有关于猫和老鼠的寓言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

解读驴和狼的寓言故事5oo字驴在牧场上吃草,看见狼向他冲来,便装出瘸腿的样子.狼来到跟前,问是怎么瘸的.驴说:“过篱笆的时候,扎了脚.”劝狼先把刺拔出来,然后吃他,免得吃的时候卡住喉咙.狼信以为真,便举起驴腿...

伊索寓言故事一则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 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 是酸...

寓言写作指导一、首先要培养对寓言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肯定的情感体验,使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积极地去接触,认真地去认识研究。反过来,如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