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成长 → 成语寓言 → 正文

谁能教我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更新:02-22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古代汉语语法有哪些?请一一列举]文言句式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阅读

我就不说书本概念了,白话说吧。

1.介词就是介绍进来一个动作的地点、时间、工具、方式、办法等的词,后面通常跟名词。比如“于”:卫灵公问陈于孔子。这个“于”就是“向”。又如“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就是拿或用的意思。

2.介宾就是介词+后面的宾语(名词),如上面的于孔子,以子之矛,都是介宾结构。

3.动宾就是一个动词加一个宾语,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代词动词等。这个就是一般的吃饭,喝水这样的词都是动宾。

4.意动,是词类活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是一个名词做动词用也可以是形容词做动词。意思是把……当成或看做……。

例如:公子乃自骄而功之。这句里的“功之”就是意动。功本来是名词,功劳。这里当作,认为自己有功。这就是意动用法。

又如形容词意动:民各甘其食。这里的甘是形容词,甜美的意思。意动作动词,是民认为或觉得食物香甜。

5.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是古汉的一种语法。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常常放在动词前面。

例:举以败国,将何贺焉? 这里“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做宾语,放在动词“贺”的前面。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有”是动词,“之”是代词。这句是否定句,所以“之”放在“有”的前面。就是“没有这样的情况”的意思

6.复指前置宾语:就是除了宾语外,还有一个代词(一般是“之” 或“是”)放在动词前面,这个代词和前面的宾语指的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东西,动词一般是一个字的。

例:姜氏何厌之有? “有”是动词,何厌是宾语,那个“之”就是复指,这句的意思是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啊?

例:唯利是图。这句话的意思是唯图利,就是只想要利益。那个“是”就是复指利益的“利”

7.副词:修饰动词的词,表示动词的程度方式等。忽然 偶尔 很 非常 只 都是副词

8.反诘:就是反问。在古汉语里有一些表示反问的句型。

如“不亦……乎?”“得无……乎?”

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意思就是“不是……吗?”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13_44383.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谁能教我Excel2010怎么自动套用格式经典11、excel2007以后的版本并没有直接的“自动套用格式”选项,得把此功能调出来才能使用。 2、把以前的版本功能调出来的方法如下3附图...

古代汉语助动词有哪些助动词也常常被称为能愿动词。它经常用在主要动词前起辅助作用。但有时助动词也能够单独作谓语。古汉语中常见的能愿动词有“可、能、得、愿、宜、敢、肯、欲、足”等。 助...

古代汉语中状语有哪些用法举例说明主要有两点:一是名词作状语,二是状语后置。名词作状语的情形主要有6点:在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作状语是非常普通的现象,是名词本身固有的语法功能之一,不一定非要看成名词活用为副...

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有什么区别1、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2、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词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有什么不同大类还是分实词和虚词类。不同主要是对于代词的归类。古代汉语将代词划为虚词,现代汉语将代词归在了实词里。 此外,还有以下一些不同: 一、古代汉语中极少量词,多是在名词前直接...

古代汉语常见虚词讲解总结古代汉语的虚词 也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五大类。有的语法书将文言虚词分为语气词和关系词两大类。不管怎样分类,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古今大体相同。但除虚词外的...

古代汉语中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间(会意。古写作“闲”,“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jiàn) 本义:门缝)间:jiàn 引申为:挑拔,使人不和*谗人间之。——《...

如何学好古代汉语自考里的汉语言专业你可以考虑一下,这个专业里有《古代文学作品选》(我记得这门有六七本课本还全是繁体字啃得特辛苦,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弄懂呢),这一关也很难过,但是有兴趣的话就...

古代汉语中五倍用那个字表示",五倍用"蓰". 倍数表示法 倍数是指一个数的若干倍的数.古汉语的倍数表示法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用专字表示固定的倍数.两倍用"倍",五倍用"蓰".例如: 夫物之不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