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评语心得 → 正文

让阳光普照每个孩子《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书心得

更新:03-17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小教室大世界—“留心观察”重点]很多教师都阅读过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今年暑期,我之所以翻出这本旧书一再复读,是为了迎接小蜗牛们的三年级语文学习生涯,这块语文教学上的 鸡肋 ,必须啃一啃,心里...+阅读

在阅读常生龙先生的著作《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时,我突然茅塞顿开,灵光闪现,想到自己所在学校、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平时的课堂教学和管理班级的实践,从而有了下面几个方面的认识,现总结如下,以飨读者;另外也有待各位同仁的指正。

一、要成为一个读书人

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传授知识,解答疑难,传播道德的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否则如何能做到以上提到的几点? 因此作为老师,理应是读书人。因为读书可以获取很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同时可以为学生解答疑难,传播知识。因为读书可以修养身心,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以身示范,影响到学生的行为。由此可见,作为一名老师,读书又是多么重要啊!成功无捷径,读书最必要。阅读,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肩膀,站的更高,行的更远。阅读的确 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正如书里所说的, 阅读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有些话虽然不是第一次读到,但仍能引起很多共鸣。看完本书后,感同身受。

另外,老师的阅读习惯,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也会模仿老师的样子去阅读。而且老师在教学当中,也会时不时地把自己阅读的知识,或者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并且也能随时随地的把阅读的快乐分享给学生。

二、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说的多好呀, 教师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 而不能挺起腰杆,板起面孔,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本来学生就惧怕老师,而老师再像家长一样的训斥恫吓学生,那学生怎么能会跟你说实话、谈心语、交朋友?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放下成人的架子,怀一颗真诚的心,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教育他们,管理他们。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挡风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以成人的思考方式、观察物体的视角、处理事务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思考,这样你就不可能了解学生,以至于出现师生互相不理解的现象,甚至出现学生叛逆的现象。其实,这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老师要 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于永正先生也说过: 要让自己先变成孩子 。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够变成 孩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宽容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这样就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成为学生的朋友。

学生们也才会真正信服老师,效仿老师的做法,接受老师的建议。这就叫 亲其师,信其道 吧!

其实,在这种相处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互相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

三、让阳光普照每个孩子

书中作者对教师提出的 两个希望 一个变化 让我印象深刻。 两个希望 是希望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说出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把回答的权利交给学生;希望教师要求学生有问题时才举手,而不是想回答问题时才举手。 一个变化 指教师不能只让举手的人回答问题,而是随即抽取学生,以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这种教学技巧正好符合我们的 学讲计划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变课堂教学的 主宰者 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协助者。老师要做 站在学生后面的 参与者,要更多地 参与 到学生的小组学习中去。要微笑期待,赞扬鼓励,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学生回答,替学生总结。要大胆地放任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学习,互帮互学,大胆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放手走下 神坛 ,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让学生大胆讲出来,而不能急于给出答案。这就像 学讲计划 讲的那样,要 让一步 ,让学生自主发现、感知,提出问题,而不是老师事先计划好问题,引导学生去提出老师想要的问题。

要 慢一步 、 退一步 、 停一步 、 缓一步 ,给学生留下思考、研讨、交流、争辩、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使全班学生,使各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得到参与的机会和互动的机会,这样比过去的老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好得多。过去那种 满堂问 的教学方式,学生回答问题也只能是少数学生参与,而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效果可想而知不会太好。最起码没有让阳光普照到每个学生,而只能是几个优秀的学生。

胡适先生曾说: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书籍中的那些专家们的思想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一面面明镜,翻一翻,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读一读,心中的尘埃可以在书中得到净化。人因读书而智慧,大脑因读书而通透,思想因读书而深邃。我读了常先生的这本书,的确感到心明眼亮,收获颇丰。在此我也跟着他一起呼吁:在教书育人这条漫漫长路上,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0_1434.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理念决定教育果效《教育的理念与信念》读书心得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念与信念》这本书,不仅仅教会我们教育方法,更重要是在阐述一种理念。理念比方法更重要,一个深刻的理念可以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学生阶段是人...

带领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数学中的美》读书笔记最近我读了吴振奎的《数学中的美》一书,本书引导人们去欣赏数学之美,发现数学之美,研究数学之美。通过阅读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在小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中很多美的东西,使...

《行者思者探索者我的科学教学之路》读书笔记(宋小宇)做一个 懒惰 的科学教师,这里的 懒惰 绝非随意的懒,而是一种教学,艺术是经过冥思苦想、精心设计后的科学的 懒惰 。这样的老师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探究的机会,把最大的...

教师的反思与学识《课程与教师》读书心得利用暑假的时间,我阅读了《课程与教师》一书,这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籍,在书中让我对课程与教师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关于课程与教师的专有名词有了了解,一定程度...

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让学生进入深层阅读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

如何教学生进行有效读书徐州市火花学校----刘志惠,现代社会是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什么都讲究高速的、高效率,现在学生的课业任务由比较繁重,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现在的孩子却不会读书了,虽然教学...

创建学习共同体》读书心得陆晓绒,期阅读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中,通过佐藤学教授提到的幸子与高志相互学习的小故事,让自己对 合作学习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机智地为孩子们创设了互帮互...

读书心得《环境素养测评报告》江苏省地理教研员于蓉老师在省学业质量分析会议上做了《环境素养测评报告》,从概念界定、测评数据、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提升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解读,读后收获和感受颇多。 于...

家校沟通其实不难——《教师怎样与家长有效沟通》读书陈陶冶 ] 阅读之前,据我所了解到的家校之间的沟通几乎都不太顺畅,甚至很多情况下的沟通是无效的。就我研究的课题而言,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横亘在我研究的道路上,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