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评语心得 → 正文

浅谈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更新:09-15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美术组工作总结]高慧兰,时间转瞬即逝,繁忙而又紧张的一个学年即将过去。回首来路,几多充实,几多感慨!此时此刻,想由衷地道声感谢:感谢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身边同事的无私帮助和理解! 现将本学期...+阅读

(概要)

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环境,增强审美情感的体验;

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种生活经验,扩大其知识面;

三、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

四、教师要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

五、教师要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也就是说,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及从内容美到形式美的美术作品,逐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不但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教给幼儿美术方面的简单技能,培养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且还要通过知识教育、艺术教育去发展幼儿智力和创造才能。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环境,增强审美情感的体验。

幼儿的美术活动是在其学习动机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这种学习动机,只有在教师调动幼儿的情趣之后,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愉快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按照自己所选择的活动内容,思路进行操作。同时,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充满感情色彩的审美环境,以引起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形成精神上的兴奋。这样,他们的身心才会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激发出创作的动机。反之,如果教师总是闭门造车,要求幼儿机械地临摹范画,令他们缺乏日常生活的体验,则美术活动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也便激不起幼儿的兴趣。例如,要求幼儿画太阳,就应该把孩子带到户外,让他们亲身体验夏天和冬天的太阳有什么不同,观察和欣赏早晨、中午、傍晚的太阳的变化。这样,他们再画出来的太阳就不是一红圆周围画几条光线这样一种模式了。

二、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体验,扩大其知识面。如教师如果要幼儿表现“美丽的公园”这一活动,那么,在他们的头脑中必须有“美丽的公园”这种表象,这个表象的存在,就是教师要带领他们去公园亲身的体验,这样他们在头脑中才会形成“美丽的公园”的表象。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幼儿的兴趣,就应带领幼儿嬉戏于丰富的自然美景中,引导他们欣赏鸟飞蝶舞、柳暗花明、小桥流水、红梅白雪;怪石奇峰,聆听鸟语蛙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带领幼儿徜徉于优美的生活环境中,引导他们观赏整洁美观的室内布置、新颖多变的橱窗设计、丰富多采的节日装饰,生动有趣的玩具,引导他们参观展览馆、电影院、街道、商店等幼儿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师还须多与幼儿谈论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情况及小伙伴,让他们回忆生活中有趣的事以丰富幼儿的创作题材,加深他们对自然与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采的工具和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美术活动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活动,多种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可直接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促使他们从事具有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幼儿的美术活动主要有绘画和手工两大类。绘画的工具材料有:油画棒,水彩笔,棉签,水粉笔,水彩颜料,宣纸,水墨,毛笔,印章等比较常用的。手工包括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工具材料主要有橡皮泥,泥工板,浆糊,剪刀,色纸,布头,纸盒,蛋壳,花瓣,米粒等。无论何种工具材料,都必须能让幼儿凭想像进行操作。例如,各种树叶,可供幼儿欣赏,又可供幼儿粘贴,剪贴,撕贴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和形象。

四、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指导,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所进行的探索、创造,远比一幅作品的意义要大的多。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要注意让幼儿独自探索,同时,教师本身对美术活动要具有浓厚的兴趣,带着极大的热情同幼儿一起参加美术活动。要多用提问,暗示,创设情景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以开阔他们的思路,引起他们的想像。例如,教师要求幼儿用圆形组合成各种形象时,教师要在活动室里多放一些由圆形组合成的玩具及物品,墙壁上多布置一些由圆形组成的各种形象。让幼儿在这种情景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后,再去创造作品。这样,就会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五、教师要正确评价幼儿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评价作品时,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例如,在纸盒造型活动中,能力差的幼儿只要制作出简单的造型即可,而能力强的则要求他们能独立地做出像卡车,轮船等组合起来的,较为复杂的作品。在评价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评价每位幼儿的作品,肯定点滴的进步,增强其自信心。对能力差的幼儿要有的放矢,用建议、商量的口吻提出作品不是的地方,使他们逐步由冷淡到热情,由被动变主动,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激起他们对美术活动的浓厚兴趣。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相互评价作品,进而更加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还培养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通过美术活动,可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使之富于同情心,善于和勇于帮助同伴解决困难,摆脱困境,并为同伴的进步和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愉快。这些品质,正是创造个性的性格特征。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未来的艺术家,更重要的是启发幼儿的想像和培养其创造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0_4951.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研讨课《美丽的鱼》美术教学思路学生通过欣赏鱼的图片、录像或实物等,了解海洋鱼类的多样性,从外形、颜色等方面加深对鱼的认识,并用肢体作即兴表演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情形,从而加深对鱼的了解和体验,在此基础上...

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美丽的郁金香〉活动计划主要是以画郁金香为主,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的事物。在活动前讨论时,我突然想到:“何不让孩子尝试着画故事呢?!”于是我就决定让孩子们画一张关于花的故事,一...

美术活动中的教师指导我们知道,幼儿期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幼儿的许多想法与现实都有很大的距离,但美术可以使他们把自己的想像、愿望变成可见的作品表达出来。尤其是绘画更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事...

美术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摘要】: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家本身就是想象家。”所以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好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教...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如果说幼儿美术创作的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常常因为幼儿作画完成的速度不一,使教师难以进行集中性评价,导致评价这一环节...

美术子课题“美术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一、前期状况: 上学期末,我园根据《纲要》中绘画活动的目标制定了大、中、小三个年龄段幼儿绘画的测评工具,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测查,并且保留了所有作品,留待以后验证研究成果。...

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导读:过多的话只会让孩子觉得没劲,从而失去兴趣,而太过简单的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云里雾里,一时摸不到头脑,不知道教师在说些什么,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有详有略,生...

新课程新理念新天地浅谈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观新课改是以新教材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新教材传达了新课标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这表明,教材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传...

小学美术教师的“最爱”数码相机是在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数字影像设备,进入学校的时间很短,但由于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很快成了学校教师尤其是美术教师的“最爱”。我校就如何运用数码相机提高小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