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对成功数学教学活动要素的思考

更新:09-15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思维有多种特性,如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他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阅读

导读: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们不但要让教育生活化,而且要从生活中发现教育的契机。让教育真正的源于幼儿的生活。

缙云县机关幼儿园:尚丽

每每看到一次成功的公开教学,我都会为老师设计精巧、课堂缜密、教具的恰到好处而为之动容,殊不知这用兵一时背后所付出的种种。我也曾经为公开教学表演过、甚至花样想尽,为的是怎样能出采。但反过来思考?这是否就是儿童真正的需要?它离幼儿有多近?能随时、随处朴素地开展吗?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它又无时不刻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一片树叶、五只小鸟、马路边的广告牌是方形的、我的纽扣是圆形的……既然它如此贴近我们,我们为何就不能让孩子主动去发现、去探求其中能自己解答的奥秘?因此,我设计《玩夹子》这活动,让孩子能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一些数的规律,知道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的各个环节,喻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学具、教具生活化

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们不但要让教育生活化,而且要从生活中发现教育的契机。让教育真正的源于幼儿的生活。

此次教学活动中的学具——夹子,非常的普通,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因此,许多班级从小班开始就把它放在了区角里,让幼儿操作。幼儿已经有了丰富的夹夹子的经验。就算以前没有操作过,幼儿也一看就会,不需太多的铺垫。而且利用每个幼儿的自身玩转夹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夹子的数量和颜色的不同,挖掘出夹子在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操作,生动地体现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深刻理念。

二、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的各个环节

《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构思了本节数学活动。活动中,以小夹子做游戏为整个线索,设计了:

1、幼儿了解方位:小夹子在衣服上玩,让小夹子夹在着装的各个部位。让幼儿在活动中对方位有一定的认识。并在玩的过程中,用语言表达出夹夹子的不同位置。

2、点数,说出总数:环环相扣,看着自己身上夹满了夹子,小朋友点数的积极性就很高。但为什么把点数数的范围扩大到20以内。依据是《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中明确的提出:

首先,随着真个课程的进展,幼儿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优势已有明显的表露。

其次:大多数中国家庭对数学教育有自发性的重视行为,幼儿在入园前对数已有感觉性基础。

再次:我们主张生活中学,幼儿学数的机会势必增多、为扩展数学认知提供机会。

当然,我们允许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

3、颜色分类、认识相关数字:以游戏形式,幼儿将颜色分类、归类。两种颜色的分类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很容易达到的。但此过程中“生生互动”的环节给了幼儿帮助别人的机会。更重要的在于,分类后的表述,是此环节的设计意图。

4、排列夹子:排列中,教师巧妙的运用了颜色差异的这一特征,在“师生互动”的情况下,很好的帮助了幼儿理解了排序最粗浅的概念。但又不局限幼儿的思维,放手让幼儿尝试去找其他的排序方法,使幼儿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回观整个活动,没有其他过多的教具。幼儿从始至终都只有夹子,利用自身的身体条件和夹子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丰富而有趣、连贯而自然,幼儿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真正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喻教于乐。将一系列的游戏整个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三、体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中曾提到:幼儿的思维特点和数学的基本特征,即逻辑性、思维性、应用性为基础,让幼儿在生活中自然而有序地学习数学最启蒙的知识,追求数学教育与幼儿思维发展的同步。在本次活动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逻辑性:数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但教学中容易枯燥、乏味,影响幼儿的积极性。不过《夹夹子》却让幼儿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很巧妙的避免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思维性:排序中,教师巧妙的运用了颜色差异的这一特征,在“师生互动”的情况下,帮助了幼儿理解了排序最粗浅的概念。但又不局限幼儿的思维,放手让幼儿尝试去找其他的排序方法,使幼儿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同时,活动中,“生生互动”自然而巧妙,幼儿在检查自己的同时,还能关注到别人、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应用性:夹子的点数、分类、排序,迁移到生活的其他媒介上,也有着相同的作用。有了操作夹子的经验,生活中的其他物品在幼儿的手中,也会成为他的教育、学具。

当然,一个好的活动,除了要有好的题材、好的构思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亲和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技巧……。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是我的人生信条。相信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的。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22990.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体育新课程课时计划构成的要素课时计划的设计,并不强求一致,要能体现出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一定的灵活性,要体现主动学习的方式,要在时间与空间上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来说,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

建构课程时要注意几个要素说起 园本课程 似乎大家慢慢都着手在做,但做的同时又在不断生起担心:我们能 建构课程 吗?在读了《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一书后,我的疑惑渐渐消除,其实 园本课程 不是什么 时尚 的新...

《合理运用技能建构型游戏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王璨] 一、研究缘起。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觉得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对于练习课更是没劲去听、不愿去做,从而造成数学成绩不理想,进而转...

《一课研究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理解与教学创新——以斗转星移,转眼间培育站一个学期的研修进入了尾声。2019年1月22日上午,培育站全体学员在长江路小学参加了本学期的最后一个集中研修活动,活动中聆听了仲崇恒老师做的一场《一课...

“统计与概率”教学不容忽视——《小学数学教学论》读有幸作为太仓市首批 民工学校种子教师培训班 小学数学组导师的我在第一次集体活动时领到了教育局发的三本厚厚的专业类书籍,其中有一本就是马云鹏先生的《小学数学教学论》第...

全国“学成导航·活力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2011年5月,我来到了美丽的江海门户 海门,参加《全国 学成导航 活力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和潘小明的课,参加了专家学...

海内外学者有关家庭教育要素述评[摘 要]本文介绍了欧荚学者、我国台湾学者和大陆学者有关家庭教育要素的观点,对家庭教育要素的称谓问题、研究的学科视角问题及其结构与成分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家庭教育...

学习资源支持型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是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因此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以及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而分层教学是提升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