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情绪调节5法则

更新:09-1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为单亲孩子成长护航的法则]1.在孩子面前保持表面上的和谐 父母离婚不是孩子的错,没必要在孩子面前流露离婚大战中的敌意。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也到了该为孩子想想的时候了, 3岁以前的幼儿还不能了解离婚是...+阅读

情绪是人对某一事物的感应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人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0-3岁的宝宝情绪极端丰富,且起伏变化很大。

生气、哭闹、委屈、开心……宝宝多变的情绪,常使生活在他们周围的大人无所适从,倍感头痛。了解宝宝情绪变化中隐藏的信息,是每位父母迫切关注的话题。而只有正确解析了宝宝的各种情绪行为,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情绪的积极发展。

情绪的6个关键词

想要了解宝宝的情绪就要对其表达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宝宝的情绪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生气

这是宝宝早期最常发生的一种情绪反应。因为触发生气的原因太多,也因为宝宝很快就明白生气是一种获取需要的既快而简单的方法。

当有趣的行动受到干扰;当欲望受到挫折;当要求没有被满足……宝宝都会表现出生气,甚至会“勃然大怒”。哭、尖叫、顿足、踢脚、跳上跳下、敲打、躺在地上等行为表示自己的不满。

2. 害怕

随着智力的发展,宝宝可以领悟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危险状况从而产生害怕的情绪。一般的反应是跑开、躲起来、逃离引起害怕的情况,或是说一些话,如“把它拿开”、“我不要去”或是“我不会做”等,并会经常啼哭或呜咽。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的反应也会发生变化。

3. 嫉妒

嫉妒是以人为对象的愤怒反应。嫉妒永远存在于社交活动之中,尤其当宝宝所爱的人也在场时。例如,父母把热心与关怀转移到其他人身上时——特别是新来的客人,宝宝就会产生嫉妒。

宝宝早期的嫉妒反应,与生气的表现一样,只要嫉妒的对象是另一个他认为夺取了他被爱地位的人。年幼宝宝嫉妒时,有时候会回归到新生儿式的行为。例如:咬姆指、尿床、顽皮或是拒绝人家的关怀等。一般来说,女孩子的嫉妒心较重。

4. 好奇心

宝宝对环境中任何新鲜、奇怪、特殊、神秘的东西,都会作出正向的反应,他会去接近、探究、拨弄这些东西。宝宝需要,也很希望了解更多有关自己或环境的一切。因此他会不断环视周遭,寻找新的经验,并加以不断的观察与探求。

5. 愉快

宝宝所感受的快乐,与其形容为“愉悦”或“欣喜”,不如形容为“高兴”更恰当。高兴的快乐程度胜于愉悦或欣喜。对宝宝来说,有太多事可以让他们高兴与欢笑。生理方面的舒服和愉快、滑稽的不协调状况、忽然发生的嘈杂声等,都能博得宝宝一笑。愉快的反应有:微笑、欢笑、鼓掌、欢呼、跳上跳下或是拥抱使他高兴的东西或人。

6. 爱

宝宝爱那些能够使他们感到愉快和满足的人或物体。宝宝在表现爱时,和表现其他情绪一样,都是不受抑制的。他可以拥抱、拥吻或抚拍他所爱的人与物。希望与所爱的对象在一起;当被爱的对象离开时,他会哭泣;喜欢与被爱对象做相同的事等。

喜悦、愉快的情绪能促进宝宝身体的健康成长,使他在成长的道路上从容地面对陌生的环境,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甚至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现自己的优势。反之,恐惧、悲伤等情绪不仅会危害宝宝的身体健康,更会歪曲了他的人生观。因此培养宝宝的积极情绪,对于他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 如何来培养宝宝快乐积极的情绪呢?

情绪加油站

1. 成人要以愉快、喜悦的情绪感染宝宝

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影响的,尤其是宝宝。父母要有意识地以愉快、喜悦的情绪去感染他们。经常发怒和情绪焦虑的宝宝,很多情况下都是因受父母的影响所致。有的宝宝虽然父母的情绪控制较好,但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迁就,也会导致脾气暴躁、经常发怒。

2. 要细心了解宝宝的需求,给予恰当的满足

宝宝有生理和心理的种种需求,有些需求是合理的,也是父母力所能及的,此时,父母就应当给予满足,这样可使宝宝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如果宝宝表达不清自己的需求时,父母也必须细心体察、了解,然后正确对待。

3. 给宝宝留有"情绪准备"的时机

父母在教育宝宝时,往往习惯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宝宝立刻听从,不给他们留有思考及情绪准备的时机,这样容易引起宝宝的“逆反心理”,甚至出现对抗情绪。因此,在教育宝宝时,必须尊重他们,以理说服他们,让宝宝自然滋生积极情绪。

4. 引导宝宝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体验“成功”的欢乐情绪

不要让宝宝仅仅在满足吃、穿需要时才产生愉快、喜悦情绪,应同时让宝宝在完成学习、劳动任务或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比如,让宝宝经常和小伙伴玩,或在家里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宝宝会获得满足和愉快。

5. 引导宝宝不将爱集中于一两个人身上,避免分离产生的痛苦情绪

婴儿对于直接养育照料他的人特别依恋,这是正常的。但随着月龄的增大,应该引导宝宝对更多的人产生爱,这样不致于他们因为同某一个人分离而产生忧虑和痛苦的情绪。同时,要注意防止宝宝产生恐惧、忿怒和紧张等消极情绪。如果宝宝出现了情绪障碍就要马上求助于心理医生的治疗,以免对他的人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23001.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6种心理调节策略及利弊1发泄:这是孩子使家长比较尴尬和为难的极端方式,他采取一些攻击性、伤害性、破坏性的情绪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宣泄自己的愤怒。除了①所表现的捣乱和破坏以外,其他还有尖叫...

照顾幸存儿童需要心理调节不要让孩子忘记灾难 儿童的情绪表达,和成年人不同。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对了解他们很有帮助。许多孩子不会主动表达,但在询问下能试着去做。 倾听孩子的经验和情绪,让孩子知道,不舒...

心理调节策略你注意到了吗你带着孩子到饭店参加同事聚会。饭菜已上桌,但还有人没到,大家便边聊天边等待。孩子饿了,想吃,你不让,要求他再等一会儿,这时你的孩子可能是什么反应—— ①他生气地拍桌子或者踢...

不同调节策略对孩子的影响不同的心理调节策略对孩子有不同的影响 以上1和2属于消极策略,3属于中性策略,4、5、6属于积极策略。 面临同一情境时,年龄相仿的孩子由于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不同,采取的调节策略...

准妈妈怎样调节心理天平孕中期 (第三个月到第六个月) 关键词: 松懈 平安度过孕期的前三个月,准妈妈已经开始习惯,看到自己身体和宝宝都很健康,容易松懈,认为可以不到医院做定时检查。 张咏梅表示这是一...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bgcolor="#FFFFFF">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组习题,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通过学生试做例1...

培养宝宝用餐好习惯5法则一提到宝宝的用餐习惯,不少妈妈会皱起眉头,无奈地倒苦水:“实在拿孩子没办法,让他好好吃上一顿饭真是太难了!”妈妈们碰到的难题,倒不是宝宝“拒吃”,而是宝宝吃饭打“持久战”,或饭...

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bgcolor="#FFFFFF"> 教学目标 (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小数...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bgcolor="#FFFFFF"> 教学目标 1.通过例2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