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九宝宝网 → 宝宝教育 → 学龄段教育 → 正文

中西教育本质上的差别都有哪些?中西教育本质上的差别都有哪些

更新:01-06 整理:39baobao.com
字体: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儿子到加拿大留学,他所在的小学总共才300多人,每个班十多名学生。在加拿大,班级学生的人数若超过20名,家长们就可以向学校提出抗议。儿子学校的设施是国内小学无法比拟的,棒球场,...+阅读

在教育目标上,西方教育是公民教育,中国教育是应试教育; 在教育理念上,西方教育强调自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中国教育强调纪律和秩序,泯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在教学方式上,西方教育是温和的启发诱导式教育,中国是严厉的填鸭灌输式教育; 西方教育是平等、对话和交流,中国教育是虎妈狼爸式的高压,等等。

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脸谱化”比较在去年夏天那部很火的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教育》中达到了高潮。 在那部纪录片中,中式教育被塑造成一副僵化、刻板、严厉的“狰狞面目”,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最后的考试较量中,它竟然战胜了英国人引以为豪的英式教育,并由此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关于中西教育比较的讨论。

令我困惑的是,尽管讨论铺天盖地,但几乎很少有人去质疑这部纪录片的真实性。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纪录片是假的;我的意思是说,纪录片是真的,但纪录片所展现的问题可能是假的。 当初,第一次看片子时我就产生了一丝疑惑: 中英课堂之间的差异有那么大吗?纪录片里展示的所谓“中式课堂”,看上去更像是按照一个事先写好的剧本导演出来的。

事实证实了我的猜测。 5位中国教师中的3位,目前都在英国工作和生活,而那位被认为是最“中国化”的严厉老师,实际上从1997年起就定居英国了。 他们真的了解今天中国课堂里的教育实践吗? 另一个被披露出来的事实是,在拍摄过程中,当中国教师试图根据真实情况作出调整时,却被导演组要求必须按照事先确定好的模式去呈现所谓的“中式教育”。

也就是说,“面目狰狞”的“中式教育”很可能是BBC纪录片导演组想像出来的产物,未必符合今天的中国教育现实。 事实上,它只想实现一个戏剧性的传播效果: 一个不被认可的中式教育模式最后战胜了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英式教育模式。 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也许早在开机拍摄之前就被预设好了。 那些呈现了“中式课堂”的中国教师,不过是BBC招募的演员罢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部“真实记录”中英教育差异并引发巨大关注的纪录片甚至招致了英国本土人士的不满。 从某种意义上说,BBC纪录片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目标,却并没有同样成功地帮助我们增进对教育的理解。 好的中西教育并无本质差别 我的观点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乃至气候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中西教育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现象上的差异,但是从“好的教育”出发,事实上二者之间并无本质差别,至少差别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大。

这里所说的中式教育,并不只意味着当下中国的教育,而是包含了自孔子以降中国数千年来的教育理想、教育传统和教育精神。 我们之所以对当下中国教育产生诸多不满和批评,并不一定说明中式教育本身存在多么严重的问题,恰恰相反,是因为我们现在背离甚至丢弃了古代中国教育先贤的优良传统。 解决当代中国的教育问题,不仅需要眼睛向外,学习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更需要的是眼睛向内,从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论语》是人类的教育圣经,那才是中国人取之不竭的思想宝藏。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那些“脸谱化”的中西教育比较所存在的问题。 比如,西方强调价值观教育是事实,今天中国缺失价值观教育也是事实,但在我们的老祖宗那里,价值观教育却始终是教育的核心。 这个价值观就是教人如何做人。 孔子的最高教育理想是“仁”。

“仁”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 什么是“仁”? 子曰:“爱人”。 孟子也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这样的教育理念,不仅与西方最有影响的柏拉图的“哲学王”教育思想、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不谋而合,而且要远比后者更为丰富和超越。 在古代中国,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道德,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学》则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韩愈的教育世界里,“传道”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授业”则在其次,先后顺序十分清晰。 20世纪以来,痛感于专业化教育所带来的狭隘和封闭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所产生的局限性,西方顶尖大学纷纷进行了以通识教育为标志的本科教育改革,中国大学目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为了克服高等教育中日趋严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凝聚社会的共识,培养出一个对于自身、对于自身在社会和宇宙中的位置都有着全面理解的完整的人。 这样的思想其实早就存在于孔子的教育实践之中,而且境界要更为高远。 因为西方教育只意识到了“通识”的价值,而孔子则强调的是更高层次的“通德”,“通识”尚在其次。

道义要远重于职业。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分列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 其中,德行为最高科,言语次之,政事又次之,文学(即知识)在最末。德行科的代表人物颜渊——也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用之则行,舍之...

本文地址:https://www.39baobao.com/show/31_74257.html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以下为关联文档:

关注孩子眼中“家庭差别如今,孩子对家庭变得越发敏感。在自己的家庭与别的家庭的比较中,他们很容易感觉到其间的种种“差别”并呈现不同的心理反应,作为家长,既应科学引导,同时也要进行反思,努力创造适合...

重视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读利用平时教学的间隙时间,我读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本书是通过剖析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事例,阐述了数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技能有哪些、怎么教等内容。下面就来...

儿童美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一起玩,是本书最重要的使用法则。这本书轻松时尚,专门为年轻的父母们设计,书中没有长篇理论,没有教条的文字,而是由一堂堂生动有趣的美术游戏课组成。其中有一节...

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本质与内涵的对于幼儿来说,体验是他们对待世界更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对事物、对人都倾向于采用体验的态度。荷兰文化人类学家胡伊青加曾说过:"游戏的乐趣究竟是什么?何以幼儿要愉...

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本质与内涵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本质与内涵的 对于幼儿来说,体验是他们对待世界更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对事物、 对人都倾向于采用体验的态度。荷兰文化人类学家胡...

简述科学的本质和特点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科学。它涵盖两方面含义: 1。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这一观察,通常指可通...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什么首先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所谓把握内涵,也就是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对...

美国加拿大读研究生有什么差别学校体制的差别 美国有1000多所大学,有公立、私立之分,差异性很大,而且排名居世界前列的美国大学中大部分为私立大学,其经费主要来源于个人及公司或校友会捐赠。而加拿大90多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本质是什么1.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2.“生活即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是浓缩在生活教育中的本质内核,是生活教育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理论。它解决的是什么是生活...